两会综述:原始创新“补短板” 科技专家话改革
3月3日,第十三届CPPCC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新闻社记者刘震摄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周干贤)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近日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大国,但其原始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如何补充基础研究的短板,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在NPC会议和CPPCC会议期间,许多来自科技领域的CPPCC成员从不同角度制定了“药方”,为中国科研机制的改革提供建议和意见。
-创新是项目评估的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科技评价指标过于分散,缺乏合理分类,激励机制肤浅。这一直是科技界要求解决的“长期”问题。建立科学、合理、充实的科技评价体系。
"把创新作为项目评估的首要标准,增加对跨学科研究的支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顾兴发认为,跨学科研究是新学科的生长点,也是创新的“温床”。我们应大力支持可能获得新发现、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跨学科项目,规范对“非共识项目”和“风险项目”的保护。
"与其他研究相比,基础研究周期更长."顾兴发表示,绩效评价指标应体现纯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区别,有利于长期集体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急功近利,克服“小、散、杂、低水平重复”的问题。
——人才评价不仅仅是一篇论文
顾兴发表示,要改变“轻重量”、“重形式轻内容”的人才测评体系,不要简单地以发表论文的水平、数量和项目成果作为评价标准,更要注重科研成果和基础科研的影响力和实际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徐旭东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实验推广等。应进行分类和评估,不应使用简单的定量标准,如出版影响因素和经济效益;二是要注意不同科技问题的“个性特征”。只有充分了解具体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困难,认真研究,才能更恰当地“衡量”成就的价值和水平。
-从全球角度看合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杰认为,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仍处于国际社会的主流之外,国际合作水平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在他的高能物理和核物理领域,中国还没有加入世界级的国际科学合作组织,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前几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在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世界最高纪录。对此,高杰表示,“更有必要融入国际科学合作的主流,通过合作收获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我们应注意吸引海外顶尖基础研究人才和团队,并在成果评估和待遇方面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高杰建议加强对海外华人高端智力资源的保护,成立“中国海外学者中心”,组织“世界中国科技大会”,为尚未回国的海外学者搭建交流学术经验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