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论文系列报告会首次举办
选择在国内外期刊上有较大影响力的热点、前沿、广为关注的论文,邀请十位作者与院士、专家进行深入交流……9月20日,北京市备受关注的学术论文系列讲座和北京市科协主办的第22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启动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举行。这份报告将向首都科技工作者展示良好的学术风格和精神风貌,并为祖国70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学术宴会。
根据“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牢记使命”主题的教育工作计划,深入贯彻*和市委加强党群工作的工作精神,深化市科协*改革的实施方案,以及管理者学术实践的工作理念,本学术月首次在北京推出了一系列广受关注的学术论文报告。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委书记,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郑教授出席讲座并讲话。报告将由北京化学学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孙根班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教授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北京生物医学材料实验室主任方卫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化学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玲,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美国化学学会晶体生长与设计》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开村;北师大化学系党委书记陆等著名学者和专家出席会议并与记者进行了交流。
会上,北京大学的郭雪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清华大学的、张强、中科院化学所的侯建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赵立东、北京化工大学的孔晓明、北京师范大学的博、阎、北京建筑大学的王等10位“北京市广受关注的学术论文”被提名者,对自己的论文和科研成果进行了汇报,并与现场的学者和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记者们纷纷表示,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举办的一系列评选和举办广受关注的学术论文的报道,为更多的年轻人交流科技研究搭建了平台,与院士和专家交流,可以更好地学习老一辈科学家高尚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郑教授在讲话中指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离不开化学领域的不断创新、突破和进步。北京师范大学能够举办这样一场化学学术盛宴,必将对大学化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1952年,重组院系,辅仁大学化学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00多年的光辉历史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许多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先后在这里学习或任教。经过几代学者和师生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方卫海院士十多年的领导下,学校的化学学科迅速发展成为学科布局合理、特色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的系统平台,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马林指出,这份在北京引起广泛关注的学术论文报告,是北京市科技界送给祖国70周年校庆的礼物。在过去的两年里,科学技术协会深化了*改革,实施了管理人员的学术实践。科协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科技工作者的学术热情和科研产出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市科学技术协会将重组并重新出发。在第22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期间,北京将首次推出一系列备受关注的学术论文报道。
马林强调,学术交流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催生新技术,新技术形成新产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对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素质,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的指导下,市科协将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将与全国学会、高校和科研机构携手共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学术交流主平台,努力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北京广泛关注学术论文系列报道”是第22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北京市科技管理人员协会学术理念的又一具体体现。在深化北京市科协*改革的成果平台上进行重组和重新启动也是一项重要实践。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围绕数学、化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三大学科,选择了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基础化学、应用化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五大领域。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选取了2014-2018年北京学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100篇热点、前沿、广泛关注、影响较大的论文。从9月20日至26日,它还选编了25篇论文,并举行了5次“北京地区广泛关注的学术论文系列报告”。该系列讲座将由北京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有12个社会组织参加,包括北京化学学会、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北京科技期刊学会、北京理化分析与测试技术研究所、北京运筹学学会、北京人工智能学会、北京数学学会和北京计算数学学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将全力支持此次讲座。参与该报告的专家普遍认为,该系列报告是中国第一份此类报告,其活动专业性强,涉及的学科范围广,专家学者多,学术成就高。这足以称得上是中国最高水平的大型学术活动,也将成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的标志性活动。
300多人出席了会议,包括相关学会成员、高校和研究机构化学学科的科技工作者、相关企业的科技人员、院士专家以及北京广受关注的学术论文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