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黄智敏欧阳自远:科研人员搞科普有多难
一个孩子在观看科普大篷车展览“窥视盒”中的图像。
主持人:姜(本报记者)
贾斌:黄智敏(农业气象高级工程师)
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经验远远少于欧美。最近,网上的调查结果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然而,面对大量需要科学解释的新闻事件,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国的科学普及水平不如欧美?为什么研究人员不想做这些事情?一些科技工作者表示,外国科学家愿意从事科普写作,这与科普作品的大量流通有关,可以提高社会知名度,获得相对丰富的经济收入。一些写了科普名著的科学家,他们的版税收入甚至比他们官方职位的工资还要高。除了版税之外,举办科普讲座也很有意义。我们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
一些专家把我国的科普现状概括为:50-60岁的创作,30-40岁的编辑,30岁以下的阅读。有人建议将科普纳入一些科研项目的评估项目,作为推广科普的动力之一。也有人建议培养专门的科普队伍,设立科普岗位。哪种方法可行?科学研究人员不愿普及科学的症结是什么?能否通过有效的手段实现合理的分工?记者采访了农业气象高级工程师黄智敏,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在此前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的面对面交流活动中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科普属于公益事业,一般环境没有严格规定。
科技日报:在当今竞争的世界,经济发展和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竞争力。此外,光有高水平的科研机构、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和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是不够的。普及和提高全国的科技水平和质量也是必要的。但是在我们的现实中,有一个不可理解的现象:为什么一些科技人员不愿意做科普工作?
黄智敏:一些研究人员,甚至那些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和实践的人,都不热衷于科学普及。难怪在评估技术职称和检查论文水平时,评委们也会听到一些贬义词,比如针对低水平论文的“科普文章”。从那以后,一些科技人员甚至把写科普文章视为“禁忌”,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写过,不用说,发表过科普文章。
事实上,科学技术的普及不是我国发明的,而是西方国家也提倡的,被称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很明显,无论是“普及”还是“理解”,都是通过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和手段来普及和传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它也包括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规则、科技成果等。
科学普及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由于中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人们对科普的基本认识是,它属于一种社会教育,一直被视为一项公益事业。可以说,社会公益教育受到*的高度重视。然而,也许这就是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大多数人员都是由国家支付工资的,而“铁饭碗”就在他们的尽头。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一些人“下海”从事私营企业。如果有些人不得不处理生产资料,如种子、肥料、杀虫剂等。,如果他们不宣传自己的商品,不解释实用技术,他们应该关闭。因为在一般环境下,国家和部门对是否从事科普工作没有硬性规定,当然也没有对个人进行评估,在一些科技人员的心目中,多就是少。
欧阳自远:的确,科学普及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从十几二十年的科普工作中,我体会最深的是,我们要弘扬科学精神,要传播各种科学方法,使人们深刻理解,还要灌输一种必须遵守科学道德的思想。
首先,科普创作是科学家的科学责任。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科学家的主要责任是完成他们的科学研究任务并努力达到最佳水平。这也是科学家的责任。在科学家领域中,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是传播科学,而不是把科学当作你欣赏的花瓶,而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走进他们的科学,改变他们的未来和改变他们的生活。这也是科学家的责任。
第二,科学交流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方式进行。我不能告诉你这件事。我会教你科普。这样,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我想,我们都坐下来,冷静下来,互相交流,讨论,尊重观众,这对你做好科普工作非常重要,这是我自己的经验,人家会尊重你的。我们不能只培养研究人才,我们能培养一些写科普文章的人吗?我们国家太需要它了。有些人在这个领域很有天赋。我们应该把它们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组织一些年轻的力量。我们还应该利用集体和公众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人的优势。我们应该一起努力做好科普工作,效果会更好。
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增强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科学日报: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你的实际经验,我们怎样才能提高科技人员参与科普的积极性?
黄智敏:首先,我们需要解决一个基本的理解问题。从本质上说,无数不断的科普活动正是企业发展的推进器。对气象部门来说,天气预报是一种公益性社会服务。试想一下,如果一些公众甚至不能理解天气预报中使用的语言,他们能很好地使用它吗?对于降雨强度的预测,规定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10.0毫米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暴雨;50.0毫米或以上为暴雨;100.0—249.9毫米为暴雨;暴雨为250.0毫米或以上。如果不进行科普宣传,一些公众会把夏季强度变化大的雷暴(俗称暴雨)视为暴雨。还有固体降水,通常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毫米的是小雪;2.5-4.9毫米是中雪;5.0-9.9毫米为大雪,10.0毫米或以上为大雪。然而,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它的标准与液体沉淀的标准相同。试想,即使气象部门的报告是准确的,也会被用户误读,毫无疑问,也无法达到真正的预报效果。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除了人们的一般生活之外,饮食与日常生活和天气的相关性非常大,尤其是农业生产,作为“露天工厂”,与天气和气候的关系尤为密切,而气象灾害占农业灾害的70%以上。农民更加重视灾害天气的预报和预警。科普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帮助广大用户如何利用预测,通过趋利避害、防灾减灾,达到增产增收的最佳效益。
欧阳自远:973、863项目申请立项。我说1%和2%应该用于科学普及,应该拿几张光盘来说明整个过程。比如说,嫦娥一号一整套,只要花掉百分之几的钱,但我被告知,这个项目不包括科普,而科普应该分开支付。这个项目是研究。因此,如果没有资金支持,你推广科学就更加困难。我认为应该有可能拨出少量资金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你也许不必自己做,但别人也应该做。让公众知道。让公众知道。我认为这仍然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从来没有一个项目允许为大众科学拨款。我认为应该呼吁,不要太大的比例,也不会伤害肌肉和骨骼。
《科技日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当前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有没有科技人员认为自己的知识是单一的,害怕被怀疑是科普的“门户视图”?这是他们不愿意参与科普的原因吗?
黄智敏:这种情况不排除。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科普在三个维度上纵横交错,这无疑使气象科普更加客观,减少了一些偏颇的“门户观点”。
正如我刚才所说,科普应该是一种贯穿整个社会的公益教育。当然,大众科学的目标也是任何需要它的人群,没有选择。除了一般特定的工人、农民、公众甚至领导*之外,还包括“交错如山”的科技人员。在流行科学中接受“再教育”也是无处不在的。正是因为多年的科普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科普应该是科技人员的一贯职责,“科普他人”并不排斥“他人自己普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