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为了撑起百姓的脊梁

科普小知识2022-07-30 10:21:01
...

杨慧琳(前排左)和一位美国教授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我们的记者杨舒婷·丁山和我们的记者温彩飞

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椎骨折被称为老年人的“隐形杀手”。许多病人因脊椎骨折后疼痛而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非手术病人的死亡率在4年内高达49.4%。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新增患者181万人,预计到2020年患病人数将达到5000万人。

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杨惠林教授领导的整形外科团队对这个世界医学问题发起了攻击。花了17年时间,最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使这项技术在全国成千上万的病例中得以普及。1月8日,团队牵头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微创治疗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也是骨科团队2004年后再次获得的国家奖项。

20世纪80年代,杨惠林跟随他的导师和中国脊柱外科的领军人物之一唐天思教授,寻找用螺钉固定脊柱“地板”的最佳方法——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技术。他是第一个在临床实践中成功应用这项技术的人,被业内专家评价为“中国脊柱外科领域的里程碑”。30多年来,这项技术仍然是脊柱外科手术的主要方法。2004年,经过两代骨科专家的艰苦努力,“脊柱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随着中国的老龄化,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病例越来越多。脊椎骨折后,用原来的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不可能了。“这就像地板本身出了故障,无法用螺钉牢牢固定。”杨惠林说道。

2000年,以杨惠林为首的骨科团队瞄准国际前沿,率先将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引入中国。只需要对骨折的椎体进行精确的“注射”,用一个气球支撑骨折的椎体,然后注射一种特殊的“骨水泥”来牢固地粘住骨折块并恢复其支持重力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快速地减轻疼痛,伤口也只有水填充的大小,而且一般病人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就可以行走。

在杨惠林的领导下,几十名骨科医生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也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疼痛性椎体”和“骨不连”的概念和标准。他们还建立了调制灌注阻断和骨水泥-骨锚定技术,以及椎体精确穿刺、定量复位和“骨水泥”梯度灌注等安全操作系统,消除了穿刺和灌注过程中的脊髓损伤或肺栓塞,解决了椎体后凸成形术长期存在的“短板”问题。该成果已在全国成千上万个案例中推广应用,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苏州理论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微创治疗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国际脊柱外科专家、中国教授、北美脊柱外科协会前执行主席袁汉生评论道。

“看医生时你必须小心,检查病人时你必须小心。就像*局在破案一样,你不能放过任何线索”杨惠林经常警告学生,准确的医疗是建立在准确的诊断基础上的,细节决定成败。有时,为了找出病因,杨惠林会直接与影像医生沟通,重点检查高度可疑的致病区域。

这种以病人为先的理念正是杨惠林多年来从董天华教授和唐天思教授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个人的身体不能做实验。如果他不确定,他不需要手术。如果他做手术,他必须成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这是附属于第一医院骨科的一个传统。”

临床上有时很难找到合适的骨科植入物内固定材料。杨惠林和其他医生经常不得不不辞辛苦地去张家港和其他地方。有时他们甚至骑自行车去找工厂,寻找合适的设备加工伙伴,并为病人特别定制内固定材料。

曾经有一个病人因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而反复骨折。经过治疗和康复,杨惠林经常主动联系患者,告诉他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并努力进一步指导他的健康生活。

杨惠林数十年的医疗服务赢得了无数赞誉,但在他看来,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是对几代骨科团队辛勤努力的认可。“我们希望进一步推广骨质疏松性骨折综合诊断和治疗的理念,增强公众健康意识。”

《中国科学报》(第8版,2018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