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假论文被催生使研究生导师成新“高危职业”

科普小知识2022-07-30 13:06:44
...

记者邱《中国青年报》(07版,2015年6月5日)

毕业季节又来了。有些人快乐,有些人悲伤。有些人穿着学位服和硕士服拍照。其他人正在宿舍看电脑,等待毕业论文的结果。

这当然非常重要。如果论文不发表,你很可能得不到文凭。多年来,由于“只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后才能毕业”的规定,许多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和他们的导师绞尽脑汁,四处奔走。其中一些行为,如“为空间付费”和“雇佣枪手代表他人写作”,经常被媒体曝光,由此产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也受到学术界的批评。

现在,这一现象已经开始被国际知名期刊所注意。在最近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科学道德建设论坛上,《癌细胞》高级编辑、细胞出版社中国及亚太区发展部负责人杨晓鸿提到,她收到了一位中国研究生导师的来信,大意是该杂志不应让学生修改论文或等待交流评论,因为如果这篇论文不及时发表,学生将无法毕业。

“这真的是为了爱你的学生吗?”杨晓鸿感到遗憾的是,这是对科学精神的伤害。如果所有发表的论文都是“以不当行为为代价”的,最好不要发表。

只有论文发表了,你才能毕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送还是不送?”这一问题逐渐演变成那天科学伦理建设论坛的焦点。

毕业只有在论文发表后才有可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李莉》是一篇真正具有创新性的论文,能够在国际同行评议过程中脱颖而出。因此,那些一般标准的自然会被淘汰。一些学校规定论文必须在知名期刊甚至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以便通过介绍国际同行的观点来评估学生的成绩。

缺点也很明显,即“引进国际同行意见”的异化。大多数时候,这将被异化为对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数量的纯粹追求。具体来说,许多学校要求硕士和博士学生发表论文,以增加学校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数量,从而在国家学科排名或其他科研指标的竞赛中获得更多的筹码。

教育部的数据可以证明,从2011年到2012年,中国研究生对国际高水平论文的贡献为36.8%,对国内高水平论文的贡献为32.3%。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近80%的获奖者是在中国培训的医生。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在同一天的论坛上,中国科协副主席张勤向观众提问:“当论文发表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围绕这个问题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位大学老师说:“如果我的研究生毕业时还不能在一本好杂志上发表论文,我会说不客气,这个学生的水平达不到毕业的要求。”

然而,一些教师直言不讳地表示,“学生论文的水平可以通过论文答辩的形式‘测试’,而通过引入所谓国际期刊的同行评价,这只是国内国防教师‘偷懒’的借口”。会后,这位老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如果一篇博士论文发表在《自然》或《科学》杂志上,你认为辩护老师会认真审阅吗?”

正如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利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言所言,这一现象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国内许多高校的论文答辩流于形式。“博士和硕士论文答辩的失败率极低。想想看,这意味着什么?”

张勤说,根据实际情况,一个博士生学习的时间通常是3到4年,第一年学习,第二年学习,项目开始,至少要做一年成绩,然后开始写论文,找工作。在他看来,“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等到论文发表是不现实的。”

“这迫使学生在第一次阅读论文时就思考如何写论文。这种论文是捏造的,不是研究成果的自然表达。这纯粹是为了写一篇论文。”张勤说。

相比之下,一些美国大学没有这样的规定。在听到张勤的声明后,美国物理学会秘书长表示惊讶:“我们绝不会要求我们的博士生在论文发表在SCI期刊上后再回复。”

许多参与者问,我们的学生什么时候会为了写论文而停止写论文?

有7种“导师”:在大喊打老鼠的同时,他们自己也变成了老鼠。

这样的声音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并不陌生。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接受与会者采访时说,尽管南开大学仍然要求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但对研究生发表论文数量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

许多人认为,要遏制研究生论文的“流失”和“造假”,一方面要依靠制度约束,另一方面要“教育”。毕竟,这也是大学的责任。

然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严纯华认为,另一个需要警惕的现象是,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退化为“就业”与“被就业”的关系,一些导师已经习惯了“老板”的称呼。

他认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境界、视野和行为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就北京大学而言,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导师不够负责,不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思想状况,论文指导不够,博士论文抽查不合格的情况仍然存在。有些导师不承担教育人的责任,有时他们把学生视为劳动者。学术自律不够,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

严纯华认为,一旦导师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因为研究生导师自己必须首先记住,为了让学生学习,相应地,如果一个人在台上说,一个人在台下做,这将成为韩凯-德主席所说的,“一边喊老鼠,一边还在做老鼠”。

根据严纯华的统计,它被发现具有学术不端导师的共同特征——

一种是高调的官式学者或学者式官员。

其次,有太多的兼职来研究研究过程和实验细节。

第三,有太多的学生考虑每个学生的原始数据。

第四,方向太复杂,无法掌握每个方向的最新进展。

第五,师生失去了和平,“一白遮百丑”和“技”胜过“德”。

第六,规则不明确,教师责任缺失,科技伦理教育匮乏。

第七是渴望快速成功和立竿见影的效果,并把研究视为一种先进和有利可图的手段。

研究生导师:新兴“高责任、高压力、高风险职业”

根据最新数据,全国学校有近180万研究生,其中近30万是博士生。如果每个学生至少发表一篇论文,那将是180万篇。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科学前沿研究?有多少假文件充满水分?

在严纯华看来,导师必须做好这项工作。但是,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同行的经验来看,研究生导师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高责任、高压力、高风险的职业”,受到各种压力,如来自生活和家庭的压力、科研经费的申请和竞争、科研成果的评估和评价、科研岗位和待遇、人事关系和平衡、科研、教学、发展和管理的多重角色扮演等。

但是最大的禁忌和危险仍然在于学术不端。

严纯华以方的学术不端行为为例,说学生的论文有问题,教师很难逃脱处罚。

自2014年2月以来,日本科学与化学研究所发生和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的小林明子陷入了学术欺诈的漩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保罗·克诺弗勒教授和其他美国人公开质疑她在《自然》杂志上伪造文章的行为。那年7月2日,《自然》杂志宣布取消该报。

一个月后,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占据了日本各大报纸的头版——世界著名的再生医学学者、日本遗传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日本科学化学研究所遗传与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林佳树·岩井于8月5日在该中心位于兵库县神户的研究大楼楼梯扶手上吊自杀,享年52岁。

相应地,美国科学家查尔斯·瓦坎蒂从哈佛大学附属布里格姆女子医院辞职,并宣布“一年的假期”。瓦坎蒂是小鲍方·青子在美国学习时的导师。他是这篇文章的合著者,也是另一篇假论文的署名者。

在日本本土,悲剧仍在发酵。早稻田大学认为,小鲍方·青子2011年提交的博士论文被发现盗用了他人的成果。因此,指导教授常天聪被停职一个月。与此同时,大学校长傅天勋的工作津贴也减少了20%。

严纯华说,研究生导师的使命和责任应该体现在研究生招生、录取、选课、选题、研究、写作、毕业、推荐和就业的各个方面,甚至贯穿于研究生毕业后的整个生活和工作过程。要创造一个“家”的心态,至少应该有一个“营地看守人”的责任,“铁甲营地和流动的士兵”。

例如,告诉学生:你为什么想去研究生院?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原标题:“如果论文不发表,就不能毕业”催生了许多假论文研究生导师,成为新兴的“高风险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