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支招治雾霾:解决PM2.5问题关键看决心
昨天(3月2日),在“我心中的美丽中国”座谈会上,两院的几位院士对“可吸入颗粒物2.5”进行了猛烈抨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中立直言不讳地表示,他认为中国用不了20年就能解决“可吸入颗粒物2.5”问题。目前,技术已经成熟,关键是要有更大的决心。
阴霾“不美丽的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儒说,最近的PM2.5,北京已经达到500到600,严重的900。“这肯定不是一个美丽的中国。”他介绍说,控制烟雾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有两种,“一种是不让它出来,把污染源移走,把煤变成电,控制灰尘,控制机动车辆,等等。,都是为了降低pm 2.5,但一旦它出来,根据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结果,只有一种方法可以降低PM2.5,那就是植物和水可以吸收和降解PM2.5。”
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中灿表示,中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并不完善。“我参加过许多大型工厂和企业的可行性评估,而关于工厂建设的环评报告毫无用处。因此,中国空气质量的改善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也是权力和金钱的较量。”
改善烟雾不一定需要20年。
“伦敦花了20年才解决这个问题。美国说中国将在20年内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不这么认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中立说,环境污染确实很严重。三年前,他推广了一个PM2.5项目,“我们称之为烟雾的起因和控制。”
他建议在普通人和各级官员中树立几种观念。首先,目前中国的环境标准必须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严格。第二,严格的环境保护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矛盾。第三,我认为人们仍然需要为环境改善付费。第四,技术是成熟的,关键是要有更大的决心。“北京的雾霾不需要20年就能改善。”
精彩演讲摘录:
北京的蓝天是吹出来的,不是吹牛,但第二天刮风的时候一定是蓝天,要么是无风,要么是阴霾。
——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立体绿化小组副组长王先民
今年1月是25天的雾天。你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致富的目的是死亡吗?绝对不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