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汶川地震10周年,科技防震减灾大跨越

科普小知识2022-07-30 20:31:09
...

十年前,5月12日汶川地震突然袭击,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十年来,人们一直把这种痛苦铭记在心。

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此后,每年5月12日,全国各地都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科技防震减灾也成为最受关注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下,科技防震减灾在过去的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防震减灾的科学体系日益完善

汶川地震是中国防震减灾的一个转折点。业内人士表示,汶川地震后,中国开始大力加强各方面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2018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成立*应急管理部,旨在加强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国家应急管理水平。

地方*在完善防震减灾体系和机制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四川省减灾委员会副主任、省民政厅厅长易希达瓦表示,我们一直在探索具有四川特色的防灾、减灾和救灾新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四川一方面加强了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建立了联动、高效、规范、有序的防灾减灾体系和机制。另一方面,四川继续推进地震灾害监测和预警。他介绍说,四川自主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地震预警技术体系,涵盖地震预警监测、地震预警信息生成、信息发布、信息接收和应用,填补了我国地震预警领域的一系列空白。

“天人合一”,地震科技的大发展

汶川地震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给从事地震科学技术研究的科学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张衡一号”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沈旭辉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汶川地震后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每个人都非常沉重。

今年年初,“张衡一号”的发射被认为是中国地震科技领域的一件“大事”。这是中国地震立体观测系统的第一个天基平台。它可以获得全球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和高能粒子观测数据,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效弥补地面观测的不足。

如果“张衡一号”是“天堂”,那么“地下之光”计划就是“进入地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勇院士带领研究团队推动了“地下之光”项目,该项目通过人工地震“照亮”地球内部,并使用活动震源研究地下结构。

不仅如此,针对唐山、汶川和玉树等典型强震区的详细“解剖地震”计划也已提上日程。地震科技创新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中国地震局发布了新编制的《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该项目经过近百名学者和专家的艰苦努力,相信将全面提高我国地震科技水平和防震减灾能力。

科技防震减灾深入人心。

也许汶川地震对人们造成了太大的影响。人们对诸如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发生的时间、如何预警以及地震发生后如何救援等科技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为增强防震减灾能力,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该法将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要求加强农村住宅建筑的抗震管理,提高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建设项目的抗震要求。此外,文章还增加了县*及其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的相关规定。这些内容使更多的人关注和思考防震减灾的话题。一方面,人们有需求;另一方面,法律有规定。上下结合将使科技防震减灾更加普及。

(北京,5月10日,《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