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病毒究竟对生命意味着什么?

科普小知识2022-07-30 21:41:27
...

“无形的敌人是最可怕的。”这些天当我在家的时候,我经常想起这句话和那种可怕而可恨的病毒。

据说,法国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在1882年左右第一次意识到这种病毒的存在——由于狂犬病的病原不能用显微镜看到,他猜想这种装置一定比细菌小得多(后来他知道它的大小通常是细菌的千分之一)。直到1931年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人们才第一次看到这种病毒。

这个小东西曾经非常令人困惑:当它单独存在时,它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正常的生命活动,但它含有储存生命信息的分子(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具有以增殖和遗传为特征的生命形式,并能在竞争中不断进化。它的生存手段是感染宿主细胞,将其用作廉价的生产车间,不费力地大量复制自身,并杀死细胞甚至宿主。

在病毒被发现之前,科学界实际上对生命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即生命可以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生存、生长和繁殖。病毒进入人们的视野后,引发了关于病毒对生命意味着什么的争论。随着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到来,大多数生物学家倾向于认为病毒只是类似于生物的一种存在形式,而不是真正的活体。他们缺乏一些完整生命所需的重要基因。

2013年,生物学家被在智利海岸发现的直径1微米的巨型病毒弄得眼花缭乱。这种病毒被命名为“潘多拉病毒”。尽管它不能自我繁殖,需要寄生细胞(能够感染变形虫),但它有多达2500个基因,其中只有6%的基因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基因相似,其他的是未知基因。

此后,生物学家在西伯利亚冻土中发现了直径达1.5微米的巨型病毒,并在动物体内发现了潜伏的巨型病毒。就在十几天前,根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12日的报道,一个病毒领域的科学研究小组在巴西的一个湖里发现了一种巨大的病毒,挑战了传统的认知。这种病毒90%以上的基因序列从未被人类解码和记录。

巨型病毒的出现似乎澄清了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特别需要弄清楚的是,这种病毒如何区别于其他生物,以及它如何与其他生物形成一个连续的进化谱。与此同时,这也表明是时候用“微生物的眼睛”重新认识活的有机体之间的共生关系了。

科学家已经认识到,包括病毒和细菌在内的微生物是最早定居在地球上的古代生命形式。不同的微生物形成一个复杂的平衡系统。在我们身体的内部和表面,微生物的数量超过了我们自身细胞的数量。微生物塑造了生物圈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巨大差异。我们的生活依赖于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的无形多样性。

事实上,地球上生命遗传多样性的很大一部分包含在病毒中,甚至今天地球上的生命也可能起源于40亿年前的病毒。今天,“让我们生病”是病原体的“利益所在”,但为什么病原体会进化出这种明显弄巧成拙的杀死宿主的策略呢?

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