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解析华北地下水治污“处方”
■本报记者甘晓
3月22日是又一个世界水日。
地下水污染令每个中国人担忧。在华北平原,地下水是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但其污染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目前,一些调查显示,在华北平原的许多采样点,约有一半的水样受到严重污染,污染物包括无机盐、有机难降解物质和重金属。
因此,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问题几乎成为中国地下水污染的一个典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
3月8日,环境保护部宣布,《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14日,环保部长周生贤公开表示,“我们有治理方案,并已向国务院报告”。该方案是自2011年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2020年)发布以来,环境保护部针对地下水污染问题发布的第二个“处方”,也是针对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问题专门发布的“第一个处方”。
那么,这个华北平原地下水的“第一药方”是如何产生的呢?它真的能有效控制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污染吗?科学家、*和企业家还有什么担忧?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的记者走访了许多业内专家。
这就是高分项目的提炼方式。
“首次”查明华北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为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示范作用。
记者注意到,就在环境保护部《规划》批准前两个月,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研究所发布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的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提到,该项目“第一次”发现了华北平原地下水的“有机污染”,为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示范作用,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最终“以94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评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陆耀如是项目评估专家之一。在接受《中国科学》记者采访时,陆耀如透露,该计划是基于这一高得分项目的一些结果。
作为水文地质专家,陆耀如经常参与科研项目的评估,很少遇到得分如此之高的项目。卢耀儒说:“这个项目得分高的原因是因为它在研究问题的重要性指数上得分很高。”
中国对地下水的关注由来已久。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六五”期间,中国设立了一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其中第38项是“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评价”。
卢耀儒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当时,水质监测标准相对较低。地下水更突出的问题是硬水、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水污染只涉及“三氮”指标: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
随后,华北平原钢铁和化工企业的发展,加上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促使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始重视水污染问题。
今天,中国北方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如何?哪些污染物进入了地下水环境?这些问题仍然是个谜。
2006年,在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的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在华北平原进行了系统的地下水调查。调查的具体工作由地球科学研究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环境研究所)承担。
根据水环境局的记录,2006年3月,在项目开始时,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培训班”。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河北、天津、北京、山东等省市地方*及地质环境监测站的主要成员学习了本项目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技术。
4月,水环研究所成立了一个综合项目小组,有6名常驻办公室人员和一名组长和一名副组长。经过协商,综合小组将项目划分为11个工作项目,确定2006年项目重点是开展供水水源地下水污染调查和一系列现场采样工作规范。
项目主任、水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张在接受《中国科学日报》采访时表示,他希望该项目制定的技术标准能够推广到全国。
2009年,该项目完成了15万平方公里的1: 25万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结果表明,36%的采样点为未经任何处理的直接饮用地下水(即第一类至第三类),24%为经过适当处理的可饮用地下水(第四类),39%的地下水(第五类)在使用前需要特殊处理。该项目还建立了有机污染物实时质量监测和管理系统,开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下水样品采集设备,最终被评为2009年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步项目之一。
2010年,该项目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现场验收。当时专家组花了10天时间对唐山、天津、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现场采样路线沿线各采样点的采样记录进行检查,确定质量符合要求。同年,建立了地下水污染数据库。
该项目还导致了对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的一系列研究。例如,2009年,水环研究所承担了中国第一个地下水“973”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化机制与调控”,由水环研究所所长石坚担任首席科学家。据悉,该项目起止期为2010年至2014年,总资金4500万元,其中国家“973”专项资金3000万元,自筹资金1500万元。
在项目开始时,卢耀儒作为顾问参加了许多学术研讨会。"这也是为了配合国土资源部进行更好的调查."他说。
这个高分项目是逐步实施的。
从大科学到大政策
在为期6年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控制科学研究项目的基础上,环境保护部通过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控制工作计划”
2011年10月,该项目接近尾声。就在这时,一个插曲发生了。记者联系了张和石坚省,对项目的调查结果进行了采访。该报告指出,最终调查结果“由于敏感问题而无法公布”,这一度使项目小组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
当时,这份报告在各大网络媒体上被广泛转载,引起了公众的巨大反响。他们当中有许多批评家。公众舆论指责科学研究没有对公众保密。相关管理部门也批评他们未经许可披露未完成的研究成果。负责该项目的张曾向同事们诉苦,“感到有点委屈”。
然而,调查项目的继续没有受到影响。现在,张和他的同事已经将完成的调查结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2012年9月的《吉林大学学报》上。相反,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对调查项目重要性的更多关注。
按照惯例,在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将以咨询报告的形式向决策部门提交阶段性成果,以促使科研中发现的问题成为具体措施,进而在现实中得到解决。有些人甚至会提交内部参考资料,向国家高级*介绍研究的重要性和结果。
卢耀儒透露,此次调查也不例外。“研究人员已经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报告,强调了地下水污染的严重性,并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重视。”他说。据卢耀儒了解,除了调查中发现的日益严重的污染外,该报告还涉及了今年春节前后向地下含水层抽水的传闻。
2012年初,国务院总理*在舆论哗然中看到了这份报告。不久,总理的指示下来了,提到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环境保护部将共同解决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最后,我补充说,由环境保护部牵头."卢耀儒说道。
此时,为期六年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控制科研项目已经完全走出实验室。
从去年3月到4月,在接到*总理的指示后,环境保护部开始制定进一步的政策。2012年10月,环境保护部通过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2012-2020)》。该计划预计国家将为此目的投资200亿元的专项资金。
该计划最终被国务院批准,并正式成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控制的“第一药方”。规划提出两个目标,即2015年初步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络,了解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状况,2020年全面监测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
今年3月8日,环保部网站公布了这一消息。该规划提出了三项任务:一是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监测网络;二是确保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严格执行地下水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法,对地下水饮用水源进行分类,防止超标。三是加强重点污染源和重点区域污染防治,加大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和堆放场地污染物泄漏防治力度,积极推进重金属、有机物、氨氮、硝态氮和亚硝酸盐氮等污染严重地区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
此外,该计划还要求进一步改善地下水监管系统、健全的投资和融资机制和经济政策、增加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加强公司和地方的预防和控制责任。
毫无疑问,正是环境保护部推出的这一计划,真正将中国北方的地下水“第一药方”从“大科学”转变为“大政策”。
避免“多头管理”
有许多机构参与地下水管理,但当局的职责不明确。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和规划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谈到对该计划的评估,接受采访的专家说,他们没有阅读全文。甚至连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卢耀如也没有看到该计划的全文。
“从现在开始,这个计划只是提出了初步的期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卢耀儒说:“目前还不清楚各部门如何合作,重要的防控点是否正确,如何投资以及涉及哪些力量。”
记者了解到,《规划》的编制由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饮用水处长石效应卷主持,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吴顺泽担任主编。记者随后向环境保护部提交了一份申请,要求采访该计划的编制者。截至出版之日,尚未收到任何答复。编制计划的过程就像一个“黑匣子”。
专家们正试图根据现有的单词和短语来解释这个“第一药方”的初步轮廓。
首先,“计划”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由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住房和建设部共同编制,这意味着未来的污染防治责任也将由这些部门分担。
长期以来,中国的地下水污染管理一直受到批评。对此,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宋先锋说:“业内有句谚语说“环保不入水,水利不上岸”。“在宋先锋看来,目前中国的地下水管理涉及到城市建设、地质、水利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部门。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调查和监控系统和标准,信息在这些部门分发。”宋险芳告诉《中国科学报》:“有许多机构参与其中,但权力机构的职责不明确。”
宋先锋建议,如果各部门的职责能够进一步明确,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将更有利于这项工作。他还指出:“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正如地下水问题必须与地表水结合起来一样。因此,在环境保护部的领导下,各部门的合作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
卢耀儒还认为:“如果《规划》中规划的监测网络仅由环境保护部重建,不仅浪费,而且无法达到长期数据积累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利用现有的监测点和数据。”
卢耀儒强调:“2015年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这方面的工作。”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有机污染物仍然是通过人工采样和化学分析来检测的,还没有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宋先锋认为:“要在2015年实现监控网络,我们需要加大传感器的发展。”
总之,业内专家一致认可这一点。环境保护部发布的计划只是为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未来蓝图勾画了一个粗略的轮廓,但它发出了一个信号,即*决心从国家层面推进这项工作。
改变*的“一个肩膀”
地下水修复费用昂贵,市场规模受到业内专家的青睐。吸引民间资本无疑是中国环保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管该计划的细则如何,市场通常对来自国家层面的信号特别敏感。伊利姆环境资源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彭勇对《中国科学报》表示:“虽然他没有参与规划的制定,但作为相关行业的一员,他仍然非常关心和期待规划的制定。”
彭勇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环境保护咨询。他说:“今后,当地下水防治措施的实施相对成熟时,环保咨询业将更深入地参与进来。”
陆耀如回忆说,当“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刚刚提出要重点调查有机污染时,一家专门从事有机分析的澳大利亚公司立即看到了商机。
“大约在2006年,该公司派人在上海举办了一个培训班,把专家带到了中国,仪器也被带了进来。我们后来使用的仪器和技术都是从那里进口的。”卢耀儒说道。
在他看来,单靠*很难支持如此昂贵的地下水调查甚至修复。“从事分析和监测的企业可以在良好的机制下进入。企业可以做任何事情,从钻井、监测到实验室测试。”卢耀儒建议道。
中投咨询行业研究中心环境保护研究员潘玉红告诉《中国科学报》:“水质监测、污染治理和相关设备制造业将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其中,水质监测是整个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影响着下游加工环节的发展趋势。”
然而,中国的地下水污染控制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重点污染城市仍缺乏高效、完善的水质监测系统。据报道,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投资27亿元建立一个水质监测系统,重点是饮用水水源,化工厂,工业园区和其他重污染地区的分布。
因此,潘玉红认为,建立水质监测系统是污染处理行业拓展市场的第一步,这一环节预计将是未来几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监控设备制造、技术引进和合作的企业前景广阔。
未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考虑到地下水修复费用较高,市场规模将更受业内专家青睐。业内人士认为,吸引民间资本,改变*目前的“一肩挑”局面,无疑是中国环保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实习生温超也为本文撰稿)
中国科学新闻(2013-03-22,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