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穆荣平:向科技领跑者跃升需从改革找动力

科普小知识2022-07-31 11:10:28
...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发动机,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一新发动机的必要点火系统。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显然,这是系统。*同志强调:“我们要以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和相关制度的深刻变革。”要实现我国科技从追随、运行到引领的转变,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深化创新人才管理*改革。人是科技创新中最关键的因素。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力量。我国现行创新人才管理*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与市场、**与地方*的关系,打破创新人才管理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完善人才计划,充分激发各种创新主体的活力。目前,我国人才项目种类繁多,政策目标也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在人才引进、人才选拔、人才奖励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完全不同。与此同时,人才项目的逐级报告和评价机制,特别是人才项目的“标签名”,在创新资源配置上引发了一些问题,容易导致人才项目的异化,使创新人才在追求“标签名”而不是创新活动上浪费大量精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一步改革人才计划管理模式。首先,人才计划的政策目标应进一步侧重于引进合适的人才。国家人才计划应旨在满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而地方人才计划应旨在满足区域发展的战略需求。两者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要注重人才素质,采取“一物一议”、“一人一策”的方法,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管理中的主体责任。二是推动人才管理模式从*通过人才计划直接管理人才向*引导用人单位通过人才政策完善人才管理转变,协调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防止人才计划的标签化倾向,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积极性。三是加强人才项目顶层设计,精简合并相关人才项目,优化完善人才项目引进,将激励性人才项目分别纳入*激励和社会激励。奖励制度中包含的人才计划可以采用推荐制。列入资源配置竞赛制度的人才计划应继续实行申报制度,加强对人才研究方向的指导。

深化科技创新奖励制度改革。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奖励制度不断完善,在激励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在主体、客体、过程和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制度大多以社会奖励为主,*奖励为辅。大多数奖项主要是给个人的。中国的科学技术奖主要是*奖,主要针对项目。学术界认可和市场认可在促进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科技奖励项目数量有限,一些项目参与者的贡献往往得不到体现,从而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隐患。此外,在科技奖励制度中,奖励评审成本高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国家科学技术奖需要一步一步地经过申报、推荐、评选和答辩等程序,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给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活动带来了一些麻烦。因此,深化科技创新奖励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是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科学技术奖应侧重于科学价值创造(自然科学奖)、技术价值创造(技术发明奖)和经济价值创造(创新发展奖)。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应主要面向科技工作者,创新发展奖应主要面向企业家。此外,要建立公开透明的评奖方法,改革科技奖励申报制度,加强对评选过程和结果的社会监督,将奖励目标从注重项目成果转变为注重创新人才,进一步区分*科技奖励和社会科技奖励, 应突出*奖的荣誉性质,鼓励符合标准的科学界和社会组织设立社会科学技术奖,更好地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

深化产业创新发展*改革。自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中国产业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工业R&D投资能力和工业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从需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争取新一轮产业国际分工的主动权来看,中国的产业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因此,必须深化*在创新领域的“放松管制”改革,明确*权力清单,完善市场准入管理机制,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一是着眼于重点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特别是大型飞机、高铁、燃气轮机等重大装备的发展需求,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和制造创新中心战略联盟,有效整合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创新资源。二是加强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制造创新中心,引导企业加大产业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赶超技术的“机会之窗”。三是支持海外技术并购,构建适合全球产销业务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加强国家重点产业基础和前沿技术研发计划的持续支持,组织开展产业技术预见和基础前沿技术研究,把握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权。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