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捕捉地震,用上“超级大脑”

科普小知识2022-07-31 12:57:21
...

如何提高地震监测和风险防范能力?近年来,尖端科学技术经常出现在与地震相关的研究中。

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智能地震”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深入研究,可以监测微弱的地震波信号,并在两秒钟内报告地震参数信息。借助超级计算机,灾害模拟评估具有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防震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地震发生在何时何地?震级是多少?当值时,杜光宝和他的搭档,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快速报告员,应该在大约10分钟内检查地震参数信息,纠正自动快速报告结果并给出正式的快速报告。

杜光宝的工作周期是24小时。"值班日是不眠之夜。"他说,每当地震来临时,自动快速报告系统就会启动,他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当大地震后余震频繁发生时,该中心的快速报告人员将被全面部署。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给出地震参数信息?现在,一套人工智能全自动地震监测系统——“智能地震”有望为地震实时监测提供新的手段。

深入学习历史地震数据可以在两秒钟内计算出位置等参数。

“智能地震”系统是由中国科技大学张捷教授的团队与中国地震局合作完成的。自2018年12月以来,“智能地震”系统已在中国地震局投入试运行。它与四川和云南地震台相连,实时处理两地100多个地震台的数据。根据2019年446次地震评估结果,发现“智能地震”系统与专业人员人工计算处理的结果非常接近。研发团队还利用“智能地震”测试了俄克拉荷马州的相关地震数据,地震定位误差在4公里以内。

“智能地面运动”是一个人工智能软件系统。张捷说,与传统的监测系统不同,它具有深入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记忆中收集的数百万地震数据和地震学理论,快速处理正在发生的地震数据。例如,传统的监测系统是一个简单的理论专家,而“智能地震”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记忆的理论专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当于所有地震学家一起工作,处理地震数据。"张捷说。

由于它能不断“学习”历史地震大数据,并“智能移动”,因此开发了一双监测地震的“金眼睛”——它能有效地去除各频段的噪声,识别能力强,从而监测微弱的地震波信号。传统的监测系统一般处理3级以上地震,而“智能地震”可以报告1级以上地震的信息,从而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张捷说,小地震可能是大地震发展的前兆,能够自动识别它们是地震监测的一个重要突破。

准确定位地震和推断破裂机制是地震监测的难点。“智能地震”系统可以直接从地震波形中记录和推断位置和深度。同时,借助强大的内存数据库,系统可以在1-2秒内计算出地震的位置、深度、震级、震源机制等参数。

“两秒钟内的结果”是什么意思?张捷说,地震后早期报告信息可以对尚未到达的地区发出预警,从而为公众采取保护措施和*确定救援计划提供宝贵的时间。

在试运行中不断完善,达到了常规监测的技术指标要求。

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一直受到国际科技界的关注。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了开发人工智能监控系统的计划,但其中大多数仍处于科学研究的早期阶段。“智能地震”是世界上唯一的实时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其核心任务是协助中国地震局监测四川和云南的地震。在地震预警预报研究中,该系统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地震信息不是小事。目前,世界各国在采用新的地震标准和系统时都非常谨慎,通常需要5到10年的测试。此外,国家网络中心发布的地震信息已经过专家的仔细计算和修正。“智能地面运动”是一个无人系统,因此,一些专家认为,当机器给出一个结果,如果有疑问,人们很难追溯找到原因。

张捷坦率地说,这可能确实是人工智能系统的不足。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影响,在实际操作中,科研人员将人工智能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结合进行分析。如果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监控系统可以分析差异的原因并确定最佳结果,“不会比传统方法差”

“我们希望提高系统的运行能力,完成一些人工无法完成的事情。”张捷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测试和运行,“智能地震”系统已经达到常规地震监测和地震预警的技术要求。“将来,该系统需要长时间的试运行和改进,才能取代24小时值班人员。”

模拟系统等新技术有助于灾害评估更加准确和快速。

近年来,除了人工智能,一系列尖端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地震相关研究中。

地震后,城市的哪个区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损害有多大?传统的方法是依靠人工调查来调查和统计各处建筑物的损坏状况。经过六年的研究,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林旭川开发了一个模拟系统。该系统依靠关键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如房屋高度、结构类型和建设年份,对城市进行快速和精细的建模。只要输入监测的地震数据,就可以快速生成该地区房屋的震害分布图。

“现代城市体系非常复杂。地震中个别桥梁的损坏可能会影响半个城市的交通。”林旭川表示,结合实时地震监测数据,该模拟系统可以初步给出震后第一时间的城市受损情况,为救灾救援提供决策参考。除了实时灾后评估,模拟系统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支持。林旭川介绍,通过该模拟系统,科研人员模拟了不同震级地震发生时的情况,给出了各种房屋的破坏状态,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了完善的建议。例如,应该在哪里以及有多少个避难所、消防站和医院。

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仿真精细化程度的提高,林旭川认为通用计算系统不能满足要求,必须依赖更快、更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或云超级计算平台。有一次,他想对一座城市的巨型建筑进行精细的弹塑性模拟分析。如果他使用日常计算平台,可能永远也不会成功。可以放在“天河二号”上,几分钟后结果就会出来。“抗震救灾的每一秒都是宝贵的。使用超级计算机可以赢得更多时间。”林旭川说道。

总的来说,大地震不仅影响单个城市,而且该地区城市群的震害分析对于协调救援资源也非常重要。然而,大面积、细粒度的动态仿真对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旭川认为,超级计算机将成为智能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它的应用将为模拟地震灾害提供一个飞跃的机会。

■记者笔记

应用新技术解决更多问题

由于我们对地球内部的地质结构和应力变化了解不够,不能直接进入地球观察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地震预测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问题。

然而,面对潜在的地震灾害风险,我们不仅可以被动地应对,而且要有所防范。

无论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监测地震,尽快发出预警信息争取保护时间,还是利用超级计算机做好城市地震精细规划,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冷静地面对灾害。我们还可以通过制作可控的人工震源等方式,主动出击,推断地下情况,发现地震的“脾气”,提高反应水平。

普通人不容易直接感受到地震科技的进步。虽然人类还不能在短期内完全掌握地震的发生规律,但我们对地震的认识正在加深。一些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应用使科学家在应对地震时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