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海良:马航搜救折射中国科技短板
澳大利亚的“海洋之盾”装载着黑匣子定位器、声纳探测器和美国军方提供的无人驾驶水下航行器,前往搜索疑似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失事区域。蒂姆·克拉克/CFP
40多天过去了,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未能结束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的损失。马来西亚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也在4月22日报道称,马来西亚航空国际调查小组将“重新部署”整个搜救调查,因为迄今为止,整个搜救工作甚至没有看到飞机的残骸。
相比之下,在这个大国的科技战场上,来自搜索和救援的公众舆论的耐心几乎已经耗尽,甚至它都迫不及待地要区分这两者。最近,一些外国媒体经常*的科技实力,因为中国多次发布线索,但都没有找到。一些人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缺乏精密设备的程度令人震惊”。矛头指出,中国的科技弱点是明确的。
然而,正如公众听到的那样,“只要MH370航班的黑匣子没有找到,马航事件的真相就无法揭开”。因此,只要国防和军队中的一些力量没有被完全揭露出来,就没有人能看到真正的力量。
《中国青年报》记者以开放的视角采访了相关专家,了解中国科技实力的答案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思考。
"这些设备完全从国外进口."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发生时,于正在澳大利亚。他没有想到澳大利亚会成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搜救行动的“领导者”。起初,来自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研究员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更加关注救援情况,“我们可以在中午聊天,我们都可以谈论它”。他甚至利用一些媒体信息来推测“阴谋论”是否真的存在。
直到4月6日,中国交通部东海海上安全中心海上测绘处处长王良宇说,“这些设备完全是从国外进口的”,很快就传到了于的耳朵里。他再也忍不住了,“脊椎被刺穿了”在他的博客中,他写了这样一个标题:“我认为这是中国科技最大的耻辱”。
交通部一名官员的这番话最初是对中国科技怀疑的回应。4月5日,中国“海上巡逻01”称在南印度洋听到了稳定的脉冲信号,一些外国媒体质疑中国海船的过时设备。因此,这位官员将中国设备列为“宝藏”:一个黑匣子探测器、两个潜水机器人、一个侧声纳和一个磁力仪,以及“这些设备完全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一看似有力的证据。最后,他总结道:“200米的设备可以探测4000米的海洋深度,这并不奇怪。”我不想马上“吐”出真相,引起公众舆论的批评。
此时,马航事件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过去一个月,中国投资的搜救队和设备都遭到了类似的指责。
早在飞机失事三四个小时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就被要求提供有关飞机飞行的信息,搜索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发出的握手信号。3月10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根据信息“猜测”了飞机的方向图,该方向图几乎颠倒了搜救工作:MH370的最终飞行路线通过已知的卫星位置、ping信号传输以及返回时间和高度信息锁定在南印度洋上空。
这也是所有飞机、船只和海底搜救设备聚集在南印度洋的唯一基础。
不幸的是,这一判断与中国无关。之后,有人抱怨中国的数据分析能力不强。然而,据《航空知识》副主编王亚南称,尽管多普勒效应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它本身并不是一项尖端技术。"唯一的区别是信息源不在我们手中."王亚南提到的“信息源”是由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通信卫星接收到的来自MH370的7次握手信号。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是一家跨国公司,其使命是提供国际卫星服务,尤其是航运服务."王亚南告诉记者。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成立于1979年,现已成为全球移动卫星通信服务的领导者。中国也是这家英国公司的股东之一。
然而,让人尴尬的是“股东”的地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究员张表示:作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股东,中国可能会定期使用相关信息。但是,我们没有核心设备和应用技术,所以我们没有知情权。他通过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事件的观察告诉记者:“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掌握在西方大国手中。”
作为卫星领域的专家,4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张通过媒体发出了更加直接的呼吁。他说,中国应该加强与国外海洋卫星功能相似的技术研究,通过自己的通信卫星获取飞机飞行的信息,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在搜索中发挥更大的主动性。
中国的科技仍然缺乏一颗好的心脏和神经系统。
"我们将把技术改进的重点扩展到心脏和神经."张打了一个比喻。如果一个好的引擎使用了别人的话,那么心脏就在那里。如果感应外部信息的高端探测设备(如雷达声纳)也属于其他人,那么神经系统就会使用其他人的,但其他国家不会向你出口最好的设备。
这是“人有我无”。然而,触动中国人民自主创新神经的远不止这些。
首先,中国黑匣子探测器发现的信号被美国海军的TPL-25拖曳定位器“伪造”,然后“蛟龙”号被澳大利亚投放的蓝鳍金枪鱼“搁浅”在岸边。
中国的科技力量“打自己的脸”不乏其人——在马航事件的早期,中国科技界表现出了极大的尝试热情。一方面,中国遥感专家声称通过卫星在南中国海看到了三个石油污染区,另一方面,地球物理科学家监测到南中国海发生地震,并声称怀疑飞机撞上了海床。然而,这些最终被判定为“自己的目标”的科技支持并没有给中国在搜救方面带来额外的加分。
即使有了一些“中国创造”,这些被誉为眼睛和四肢的技术力量似乎仍然有点短浅。
3月22日,中国的“高分一号”卫星在南印度洋水域发现了一个22.5米乘13米的可疑物体。然而,该卫星无法确定该物体是否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失踪的客机有关。
根据国防科工局的公开信息,高芬1号的全色分辨率为2米,即地面面积为2米乘2米,相当于高芬1号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相比之下,在著名的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被解密之前,美国锁眼侦察卫星拍摄了它们停在苏联腹地机场的照片,并确认它们是新开发的型号。锁眼卫星的分辨率高达0.1m,其成像分辨率远不及各国的民用遥感卫星。
王亚南告诉记者,中国卫星的分辨率确实低于美国。美国商用谷歌卫星的分辨率也是0.41米。
然而,黑匣子信号监测,这是一个真正的竞争,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技术战斗领域,也不看好中国的技术表现。
4月5日,中国黑匣子搜索器在南纬25度和东经101度附近检测到一个每秒37.5千赫兹的脉冲信号。然而,搜索者本身的“粗鲁”让外国媒体感到惊讶。在小船上,一个人握着手柄,放上一个能把水下声音信号转换成水下音频信号的圆柱形换能器,而另一个人通过耳机监听信号。
"你能听到水下几千米处的信号吗?"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工程学教授纪绍成在幕后看到了这一点,并立即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但在答案出来之前,有一个更意想不到的场景——
中国关于黑匣子发现者的“第一声”很快被澳大利亚称其海洋盾牌上的TPL-25拖曳定位器的信号“淹没”。
"与TPL-25拖曳式定位器相比,我们使用的设备实际上是一个监视器."张说:“即使你能听到或听不到,也很难找到信号的来源。”由于需要携带小船去工作,黑匣子探测器只能在大风大浪中“度假”,而TPL-25拖曳式定位器可以在各种海况下使用。
“千日养兵,何时打仗”
不可否认,“心”和“眼”都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敏感,都无法回避中国科技“起步晚”的因素。
但是,在张看来,马航事件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继续发展”和“迎头赶上”的简单原则,也暴露了中国科技界长期存在的问题。他说,这些指标与其实际应用之间存在逐步的差距。我们没有一些设备,我们有,指标比他们高,但很难说什么时候使用他们。
4月17日,一家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担心技术差距,没有使用“蛟龙”,这立即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此次事件中被称为“期待已久”的国产高科技产品蛟龙,在2012年第五次达到7062.68米的深度,创下了这类载人潜水器的世界最高潜水纪录。
然而,当美国制造的蓝鳍金枪鱼完成了第九次水下搜索,并“触及”了三分之二的水下核心区域时,纯“中国血统”的蛟龙仍处于待命状态。
"使用效果取决于综合效果,而不是单一指标."“蛟龙”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要设计师告诉记者,“蛟龙”也有它的“弱点”:它跑得很慢,只有一个路段的速度(1.852公里/小时);耐力是12个小时,不包括漂浮和潜水的时间,真正的潜艇操作只有五六个小时。相比之下,最大速度为4节、续航时间为25小时的蓝鳍金枪鱼更适合大规模搜索。换句话说,在残骸的位置基本确定之前,“蛟龙”号将无法“下海”。
该设计者同时表示:“蛟龙可以通过目视观察、摄像、摄影、声纳测绘等手段找到碎片的分布区域,抓取小碎片,参与黑匣子的回收,这将在下一阶段的搜救中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需要创造条件,给蛟龙一个发挥作用的机会。如果我们不参与搜救工作,全世界对蛟龙号能力的怀疑将永远不会消除。”他说。
这也是科技设备中常见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进行实战,多尝试,多使用,我们将永远不知道结果和大国之间的差距在哪里。这正是科技界所关心的,"一千天将花在维持部队和何时使用部队上"。
张给了一个例子。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一艘英国商船正在向伊拉克运送货物。伊拉克方面在海底埋设了许多地雷。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安全拆除地雷,美国放弃了蛙人,代之以水下机器人。仅仅十几个小时后,所有的地雷都被“捕获”,商船畅通无阻。
2004年,当俄罗斯的AS-28潜艇在堪察加半岛的某个海域执行深海潜水任务时,撞上了渔网,无法逃脱。七名船员被困在深海中。英国水下机器人立即潜入海底,切断渔网和声纳阵列,潜艇“弹起”。
“法国航空公司出了事故,美国拿走了设备,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出了事故,美国又借走了设备。”张认为,到处借用设备的“回报”是对其科技成果实用性的一种反馈,能促进海洋科技的发展,是“泡沫”实验室难以获得的。然而,中国科技的现状是“许多研究和开发成果被放在实验室或仓库中,而没有被更多的用户使用。”
当前的评估体系默认了“学习无用”。
“学习无用”似乎在中国科技领域很普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进行发达国家可以利用的科学研究。”余说,一方面大量进口设备和试剂,另一方面大量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可以说中国的科技还行吧?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国家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在研发资金方面排名世界第三。研发人员达到324.7万人,居世界首位。国际科学论文的产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高,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高被引论文数量居世界第四。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授予专利数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但是,张认为,这些数字更多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创新环境指标的明显改善,但科技的“绩效”和创新力度亟待提高。
什么是性能?张说,绩效的核心问题是科技成果的应用。“对于像马航这样的大型赛事,如果利用中国的科技成果,成绩就会提高。”
“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饪一个小国”。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光子科学研究所的一名中国研究员认为,功夫应该专注于“烹饪”的技术和应用,而不是追求“无所事事”的荣誉称号和论文数量的虚拟索引。
这一事件中的许多专家也有同感。人们所能看到的是中国一些科技设备在科技角力领域PK后淤青肿的一塌糊涂,但他们所看不到的是更多的科技实力还没有发挥出来。
然而,打破无用学习的“障碍”不是一蹴而就的。
该研究人员表示,社会环境对SCI和专利数量的要求过高,缺乏注重结果的应用加速并削弱了科研人员的“使用”能力。扭曲的科技文化观和不完善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交织在一起,“利用”技术成为一个难题。
这不仅仅是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以市场取代技术”的问题仍然很普遍。在与年轻研究人员的面对面交流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毫不掩饰地表示,“中国企业犯了‘模仿病’”。他解释说,“他害怕创新,总是模仿”。例如,“虽然我国的主要设备,包括电器工业设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许多零件仍处于加工和仿制阶段。"
现在是重新定义科技成就的时候了。王亚南说,把科技成果的终点推迟到一个实用的产品上,交一份论文,然后进行“真空设计”是不算数的。只有扎根并能进入市场的产品才是合格的。国家只补贴部分资金。如果你想赚钱,你必须利用“传奇”公司的力量,让产品进入市场赚钱。你不能指望靠国家的科研基金生活得好。
“总有一天,世界上看到的主流设备将印上大量‘中国设计制造’的标志,以表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准备好了。”余对说: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原标题: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科技搜索大赛)
上一篇:杨廷和简介及代表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