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2018毕业生就业新动向:警惕“机器换人”

科普小知识2022-08-01 22:04:45
...

2018毕业生就业新动向:警惕“机器换人”

6月23日,Xi交通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典礼后合影。新华社

[人才焦点]

自2010年以来,该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需求占该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一半以上。2018年,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820万,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万。

日前,智联招聘发布了《2018年大学生就业能力报告》。报告显示,在智联招聘组织的“2018年毕业生就业能力市场调查”中,共有90168名毕业生完成了调查问卷,揭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95后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

1.第一选择是就业。创业热和出国热持续下降。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仍以就业为主,占79.89%,同比增长6.39%。此外,6.99%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慢速就业,4.98%选择继续在中国学习,4.78%选择创业,2.63%选择继续在国外学习。

与2017年的数据相比,选择创业的人的比例下降了1.32%,这表明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谨慎。此外,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比例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81%,表明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意识的下降,他们的就业心态更加积极。

2.“实现个人价值”比“赚钱”更重要

应届毕业生在求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从2018年的调查结果来看,选择“实现个人价值”来“赚钱”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几乎翻了一番。具体来说,41.7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时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是我个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26.97%和23.19%的应届毕业生分别认为“工作必须符合我的兴趣,快乐是最重要的”和“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赚钱是最重要的”。

3.警惕“机器替代”,提前规划你的职业生涯。

自2017年以来,随着中国逐渐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机器替代”的话题已经成为热议的话题。根据调查结果,即使大学毕业生没有正式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他们仍然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62.52%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他们会考虑从事更多不会被机器取代的创造性工作。”

4.实习经历是成功求职的法宝。

根据2018年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实习的调查,只有27.23%的人说他们没有参加过任何实习,39.73%的人有过一次实习,33.04%的人有过两次以上的实习。对实习与就业关系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有实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中,获得录用的比例高达56.19%,而在没有实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中,获得录用的比例仅为38.58%。总的来说,拥有相关的实习经验仍然是毕业生成功找到工作的重要法宝。

5.传统制造业的招聘需求显著增加。

信息技术/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仍然是2018年毕业生预期就业行业和实际就业行业的双料冠军。然而,与2017年相比,应届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为17.49%,同比下降2.81%,低于19.67%的预期就业率。这表明互联网领域继续保持对求职者的强大吸引力,但由于企业规模,其吸收毕业生的能力相对有限。

将2018届毕业生预期就业行业数据与实际就业行业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信息技术互联网产业、体育教育/工艺美术、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供需基本一致,而文化/媒体/娱乐/体育和商业服务业呈现出相对明显的供过于求的激烈竞争态势,而房地产/建筑业、汽车/生产/加工/制造业等传统制造业的实际就业远远超过预期就业。

6.将近40%的毕业生有与其专业不匹配的工作。

通过对2018年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应届毕业生的专业匹配率呈持续下降趋势。签署合同的应届毕业生中,39.2%的人表示,他们签署的职位与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不匹配,同比增长0.7%,反映出专业对大学校园工作的影响持续下降。一方面,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它也受到国内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的影响,如“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风扇经济”、“智能制造”和“新零售”。对跨领域就业和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7.私营企业仍然是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

据调查数据显示,国有企业仍有望成为毕业生签约的首选,占31.73%,这表明工作稳定、薪资较高的国有企业仍是毕业生最青睐的对象。第二位是外资企业,占27.77%;第三位是民营企业,占20.85%。

然而,从实际签约情况来看,民营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的能力仍然最强,实际签约率高达58.62%。然而,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实际签约率分别为14.35%和17.85%。类似于外资企业的民营企业仍然是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这也说明我国民营企业的增长率已经超过外资企业。虽然雇主品牌的知名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但他们已经具备了与国际企业争夺优秀人才的市场实力。

(记者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