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最小”国家重点实验室何以“群星闪耀”

科普小知识2022-08-02 08:35:19
...

“最小”国家重点实验室何以“群星闪耀”

曹雪涛(左一)和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地图由第二军医大学提供)

编者按

首届“国家创新高峰奖”今天在北京颁发。共有10个奖牌获得者,28个奖牌获得者和254个证书获得者被授予这一荣誉。其中,上海科技工作者表现出色,有1个团队获奖,1个团队获奖,20个团队获奖。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上海市获奖队伍。在过去的25年里,该实验室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型教学和研究部门发展成为中国免疫学领域的“领导者”。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俊浩院士因其多年来在科学普及方面的努力为上海赢得了一枚奖章。

今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部和国务院SASAC联合设立了“国家创新高峰奖”。该奖项每三年在“国家科技工作者日”颁发一次。它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的又一项重要科学技术奖。它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技术人才奖。

通讯员王泽峰

平均年龄不到35岁,80%的人拥有博士学位,每个人都有国家科研课题,都有原创科技成果——作为今年获得“国家创新一等奖”的10个科研团队之一,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谓“闪亮之星”。

鲜为人知的是,它是我国“最小”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30多人,但这只“麻雀”在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总是名列第一。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使“论文中的新药”第三阶段临床化

2004年,《自然免疫学》杂志发表了一个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新树突细胞亚群的创新结果,这是由实验室主任曹雪涛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这是该杂志首次发表由中国研究人员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基于这一基础研究成果,该团队建立了一个试点生物药物研发基地,这是中国第一个针对肿瘤患者开展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治疗的研究。此外,这种治疗机制适用于许多肿瘤症状。因此,他们在细胞治疗和转化医学方面走上了一条艰难、实用和示范性的道路。

现在,这一原创性成果正从纸质走向临床: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十多家医院正在进行国家一级生物制品“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的三期临床试验,这是我国目前唯一进入三期临床研究的细胞治疗产品。根据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数据,该药物对大肠癌的单次化疗有效率在25%以上(有效率指肿瘤细胞减少50%以上的概率),复合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可达45%。

在过去的25年里,实验室的履历记录了一系列坚实的“创新足迹”:近300篇科学论文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45项国家发明专利被授予,一等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授予军事院校,一项被选为中国年度十大科学进步之一,五项被选为中国十大大学科学进步之一。

领导者应该成为所有人的“灯塔”,指引研究方向。

你可能不认为这个有许多原始发现的科学研究团队是从几个人和价值超过10万元的设备开始的。1995年,31岁的曹雪涛敏锐地将实验室学科调整为基础免疫学研究。他心中有两个愿望:第一,把实验室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在中国举办国际免疫学会议。

当时,许多人热衷于出国留学,而国内实验室往往无法留住年轻人,而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主任到研究员,都是由我国独立培养的。曹雪涛主动充当实验室里的“灯塔”——他让每个进入实验室的年轻人都知道世界的前沿在哪里,并教导他们不要满足于成为别人背后的“追求者”。

实验室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每当一份世界级的杂志发表一篇著名学者的论文,每个人都会坐下来讨论文章的创新和不足,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质疑,最后提出新的想法。实验室成员俞宜芝教授表示,导师对学术方向的正确把握和对新增长点的敏锐洞察,保证了整个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

一直盯着前沿,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慢慢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加入这个小团队。在这30多人的群体中,有12人入选“中国100篇博士论文”,1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曹雪涛还被《自然》杂志授予“杰出导师奖”。

最小化“内部摩擦”,最大化潜力

在同一个实验室里,不可避免地会有“红花”和“绿叶”。万涛副教授领导的免疫药理学研究小组在实验中遇到瓶颈时,向分子免疫小组寻求帮助。同事们给予了全力支持,没有人“留一只手”。

蛋白质工程团队的工作永远不会出现在科研论文的署名中,成为“前三名”作者,但该团队的研究人员说:“该团队的目标是捡起“树枝上的大苹果”,而“*”是不可或缺的。”

年轻的副教授李楠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四篇科研论文,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谈到她的成长经历,她说:“当我处于最困难的时候,前面的同志总是伸出手来拉我。”

2006年,这个又穷又差的教研室被列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年,国际免疫学会议也将在中国举行。为了能够解释这个梦,曹雪涛认为,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国家整体科研实力的提高,免疫学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创新者。“荣誉也是压力。”他非常清楚,只有把自己的事业深深地嵌入祖国的创新土壤,他才有动力达到新的科研高峰。

阅读更多

国家创新高峰奖的获奖者名单已经公布

国家创新高峰奖仅次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创新奖的宣传工作值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