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莫言谈世界佛教论坛:不想去 领导批示必须去

科普小知识2022-08-02 19:12:35
...

莫言谈世界佛教论坛:不想去 领导批示必须去

莫言和理查德·约翰·罗伯特出席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新网络地图

10月25日上午,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和理查德·约翰·罗伯茨在无锡会面。他们被邀请参加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这是一个电视分论坛,主题是“遇见生命”。

前者是我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后者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他也是一个无神论者。那么,在这两个人的眼里,佛教分别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参加了交流和分享活动。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谈到了“获得诺贝尔奖后的感受和他们生活中的变化”,并谈到了“命运”和“信仰”等话题。

佛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10月25日上午9点,身着黑色西装的莫言出现在无锡梵语宫的相应大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现场许多人拿着相机冲到莫言的面前并拍照。坐下后,许多观众仍不肯离去,这使得主持人白不得不对说,“我是来听论坛的。如果你是来拍照的,请从后门离开。”话音落下,现场仍有观众手持手机打开闪光灯不停地拍摄,直到保安停下才结束拍摄。

据了解,该论坛通过阐释“真、善、美”的人类主题,讨论了诺贝尔奖与佛教的相遇。

当白问莫言“你听到组委会(世界佛教论坛)邀请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时,莫言的回答让所有人都很惊讶。

“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不去’和‘我不去’。”莫言说:“当时,我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僧和许多对佛教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教授聚集在一起,以为自己是小说作家,从事文学工作。来到这个论坛就等于露面。”

莫言说,后来,“有关部门找到了我们的*”,*指示“我们必须走”,然后他说“我们必须走”。

在参加完10月24日的晚宴后,莫言说,他的确给了他一个机会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参加这个论坛。他坦率地说,他在晚宴上没有认真吃饭,而是一直观察坐在他两侧的高德大师,观察他们的衣服、表情和动作,“认真观察和观察餐桌上心中有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会有很多收获。”莫言说,他的观察发现,“研究佛教的人心里很少有欲望。它们吃得很精致,嘴的动作也很小。没有人发出我们吃饭时通常发出的那种声音。此外,我发现他们吃得很少。简而言之,一个有内在纪律性的人对食物有非常尊重的态度。”

莫言认为佛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佛教基因。

“在农村观察,你会发现农村有些老人是文盲,没有读过任何经典,如金刚经和藏经。他们一生中从未进过寺庙,也从未听说过任何高僧向他布道。但是他的许多生活原则,他的潜意识,实际上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莫言指出,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与其说是佛教的观点,不如说是老百姓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相信这个,所以按照这个方法。当面对强大的邪恶*时,弱者无法反抗,而这种反抗必然会涉及重大的牺牲,他想,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件事交给佛教来负责呢?让上帝来控制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就是说,我治不好你,一定有什么东西可以治你,你最终会得到报应的。”

莫言认为,客观地说,佛教在纠正人们的行为准则、抚慰痛苦的灵魂和帮助人们摆脱困境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怀着敬畏之心,一个人的行为才能受到约束。

莫言在《生死疲劳》的开头写道,这个世界可能不仅仅是我们面前的真实世界,还可能有地狱和想象中的天堂。

在莫言的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到佛教的影子。对此,莫言表示,他相信命运的存在。他认为所谓的“生活”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规律,也可以用必然性和偶然性来解释。他说许多不可避免的事情都属于“生活”的范畴。偶然的事情可能属于“运气”。例如,运气非常好,当一个人抬头看时,馅饼就会掉下来。

“过去,儒家主张崇敬。过去,它用来表示崇敬。任何写有文字的纸都不容易处理掉。你应该烧了它。佛教尊重生命。它尊重所有生命,包括一棵大树。”莫言说,有了尊重和恐惧,人们的行为就会受到约束。没有尊重和无畏,无知的人无所畏惧,敢于做任何坏事。

莫言指出现在有一些人。他显然做了非常不好的事情,伤害了别人,但他自己没有感觉到。他认为自己很正常。“小到公共场所,有些人表现得很好,而另一些人则以自我为中心,大喊大叫。然而,他不认为这是对他人的侵犯,所以他是不尊重和无畏的,因为他没有这样的信仰和信念。”

在谈到佛教对莫言的影响时,莫言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最早的接触或来自父母的影响应该来自佛教。“当然,我也去过西方的许多大教堂和许多非常庄严的**。我对这些宗教充满敬畏。”莫言说。(原标题:莫言在世界佛教论坛上谈佛教文化:心有纪律,行有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