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专家受访谈中国稳居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地位

科普小知识2022-08-02 19:12:29
...

“最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研发国家’,对此我并不感到十分震惊。早在10年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就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R&D消费国。”2月19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武夷山率先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采访。

“然而,仔细分析报告中一些数据背后的内容,可能会充分反映出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际差距。如果硬环境中的距离相差1公里,那么软环境中的距离可能是5公里。”武夷山的谈话转了个弯。

我们如何缩小差距,提高我们的R&D能力,为创新驱动的发展服务?武夷山说:“要成为真正的R&D强国,我认为首先应该体现在重视人才,包括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其次,要不断优化R&D资金配置,培育有利于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价值观。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从一个R&D大国变成一个R&D强国。”

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

报告显示中国拥有最多的科学和工程人才。自2000年以来,近一半的美国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被授予临时签证持有者。中国是这些博士的主要来源国之一。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有很强的能力吸引有发展潜力的科技人才?

对此,武夷山认为,理工科学位的数量并不等于理工科毕业生的质量。据了解,在美国学习后选择留下来获得博士学位的工人比例因国家而异,印度和中国的比例最高,韩国和日本的比例最低。此外,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后相对更有技能,而印度学生相对更有可能成为老板或高管。

他说,因此,中国需要加强其民族凝聚力,以便更多的优秀人才可以自豪地在这个国家工作。其次,在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提高他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素养。从某种角度来看,科学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不仅要知道如何使用它,还要知道使用科学技术的方向是否正确,而方向感的建立取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此外,工程教育必须加强有效的实习经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否则,不管有多少学生接受过培训,他们都无法满足行业的工作需求。此外,有必要改善软环境,让更多的海外学生愿意带着家人回家,无忧无虑地创业。

研发投资必须稳步增长

该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在R&D的支出增长迅速,R&D的强度在十年内翻了一番。对此,武夷山指出,今后中国对研发资金的投资仍需稳步增长,但应更加注重效率。科研人员依靠项目资金获得收入的状况不应长期维持。他们的“体面”收入应该主要由基本工资来保证。

他说,基础研究不能仅由**资助,但应鼓励地方*增加投资,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

此外,武夷山特别提到,培养价值观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繁荣、*、平等、爱国等24项*核心价值观应该得到真正落实。大学教育建立了跨学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逐渐融合。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必须与文化事业的建设相结合,因为创新型城市想要吸引的创新型人才总是最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和精神修养。

找到促进创新的正确方向

我非常支持已故科学专家赵红先生提出的观点,即“大科学应该在小范围内进行,大科学应该在小范围内进行。”武夷山强调道。

他说,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步增强,部署比过去更多的重大科学项目是可能的。另一方面,支持更多的小型科学项目将会给更多的研究人员探索和尝试的机会。你不能确定哪项研究会产生哪些伟大的想法。更多有创新思想的人,特别是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应该有更多的机会申请从事科研的资金,这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最后,他认真地说:“无论中国如何与其他国家相比或竞争,我们都需要不时地跳出去审视和把握未来的方向。对我国来说,在未来赶上美国并不困难,因为我们可能不再把赶上美国放在首位,因为盲目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中国需要借鉴东方智慧,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思考未来如何探索一条符合生态文明的独特发展道路。可以说,这将为一个强大的研发国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原题:人才激励:为争当R&D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自信与理性审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