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定点扶贫成效考核,中科院连续两年获第一等次

科普小知识2022-08-02 22:39:12
...

记者今天(4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最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了2019年*单位指定扶贫工作的成果。中国科学院再次获得一等“好”。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第二次获得扶贫成果一级评价。

据报道,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2019年扶贫工作成效评估。评估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好、好、一般和差。2019年,中国科学院在贵州水城县、广西环江县和内蒙古库伦旗三个指定扶贫县分别投资1535万元和4653万元。培训基层*2288人,技术人员2140人;直接向贫困地区购买农产品1180万元,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1685万元,如期完成*指定扶贫责任书承诺的全部项目。

中国科学院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科技的实际需要和各研究所的优势,确定猕猴桃、杂交构树、畜牧业和马铃薯为突破口,从点、线、面三个方面齐心协力,为全县(旗)及周边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模式”。

例如,在水城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昆明分院协调了12个附属机构,实施了13个科技扶贫项目,针对当地农业资源,如猕猴桃、马铃薯种薯、姜黄、刺梨和玄武岩纤维、野生动物和旅游资源。其中,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依托专利品种,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全面提升了当地猕猴桃产业化水平。全县种植面积从开始的近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0.3万亩,全县所在的六盘水市也增加到17.8万亩。这一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当地的应用,累计创造产值14.47亿元,利润3亿多元,惠及1.6万户贫困家庭和5.27万贫困人口。

在环江县,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和广州分院依托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通过培育红心蜜柚、砂糖橘、橙子、澳洲坚果等特色水果,协调研究所内外六个单位,形成高价值的经济林果业。通过蔬菜、养牛业的示范和山豆根、李、鸡血藤等中草药的种植推广,形成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生态扶贫产业链。其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当地企业合作,探索了一批*主导的杂交构树精准扶贫模式。2018年7月,国务院扶贫办发布指导意见,在植物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下,进一步扩大杂交构树扶贫试点项目。目前,20多个省市的201个县共种植了67万亩杂交构树,带动近20万贫困家庭脱贫。

在库伦旗,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和北京分院依托荒漠化研究站,协调10个附属机构参与定点援助,支持6个科技扶贫项目,直接投入扶贫资金1557万元,进口企业投入2.37亿元,引进荞麦、燕麦、甜高粱、青贮玉米等112个新品种。 通过优质优良牧草种植、高效青贮加工、精准饲养体系建设、林下家禽养殖等技术体系,建立了多种牛羊养殖模式。 加快地方特色草业产业技术、数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利用青贮微生物接种技术促进了当地11000吨青贮甜高粱和玉米饲料的加工。损失率和腐烂率从传统青贮饲料的5%-10%下降到不到1%,平均每吨增值40-50元。累计示范带动了382户农牧民,每户增收至少1200元。

此外,中国科学院还分别在内蒙古库伦旗和贵州水城县联合建设了幼儿园和小学。投入资金改善教育环境,培养各级教师,提高当地师生的科学素养,资助数百名优秀师生到相关院校开展“走进中国科学院,走近科学家”活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内蒙古库伦旗等地开展了心理扶贫工作。它准确把握了贫困者的心理、认知和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