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今年首度回应雾霾防治
核心提示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连续出现大范围霾天气和空气污染,再次引起公众对空气质量特别是PM2.5的关注
雾霾天气和空气污染从何而来,如何驱散?回朗朗田电话的出路在哪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的独家采访,今年首次对雾霾和空气污染问题做出回应。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导致城市空气污染。
记者:最近,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烟雾。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严重污染。原因是什么?
吴晓青:持续的大范围霾天气和空气质量的下降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我认为有很多原因:
首先,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很大。2010年,中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超过2200万吨,居世界首位。工业烟尘排放量1446.1万吨,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在冬季,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用于取暖的煤炭数量急剧增加,导致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
第二,复合空气污染日益突出。由于大气环流和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城市间的空气污染具有明显的相互影响,而相邻城市间的污染传播影响极其突出。
第三,机动车污染问题更加突出。2012年,我国汽车数量超过1亿辆,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开始呈现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征。
第四,恶劣的天气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断积累。当烟雾出现时,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污染物排放在低海拔地区不断累积。同时,由于烟雾天气的高湿度,雾滴和微粒相互作用,迅速促进污染的形成。
近2/3的城市达不到二级标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任务艰巨。
记者:从去年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到第一个综合防治计划,我们已经采取了切实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空气污染。如何看待空气污染防治的现状?
吴晓青:应该说,十一五以来,中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2012年2月29日,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实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一期目标值的趋同。9月27日,国务院批准了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对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部署,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由“总量控制为主”向“环境质量改善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然而,我国的大气环境非常严峻。传统的烟尘污染还没有解决。机动车和重化工业造成的PM2.5和臭氧污染接踵而至。可以说,发达国家在过去100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空气污染问题,在过去20年中集中在中国。根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全国3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近三分之二不符合二级标准的要求。
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过程表明,解决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花了30-50年才基本解决了空气污染问题。我们要正确处理当前的空气污染形势,充分认识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与此同时,“必须采取措施”来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管理PM2.5取决于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减排项目应尽快实施。
记者:最近,空气污染问题,特别是PM2.5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我们有系统的防控理念吗?预防和控制PM2.5的难点是什么?
吴晓青:每个人都关心污染,我们非常了解它。
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2.5的来源非常复杂,包括燃煤、机动车和灰尘直接排放的微粒,以及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产生的次级微粒。可以说,在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下,PM2.5污染是最具代表性的结构性、复合性和压缩性问题。
要解决PM2.5的污染问题,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大气污染控制理念,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多污染物协调控制,加强多污染源综合治理,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可以概括为“协调、整合、联动”。
为此,《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八大减排项目,共13000个减排项目,将大大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我还呼吁各地区尽快安排资金实施减排项目。
然而,在控制空气污染方面也有许多困难和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发展方式是广泛的。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0.48%,但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这些“两高一资”产业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导致了大量的空气污染排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能源结构不合理。燃煤排放仍然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约为70%,而清洁能源的比重相对较低。2011年,中国煤炭消耗量超过35亿吨,导致大量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机动车污染日益突出。2012年,1亿辆机动车排放了全国总量的1/4。机动车污染排放不仅是城市雾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而且低空排放的细颗粒物大多是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不科学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完善法制是根本解决之道。
记者:你认为现阶段我们的环保工作存在哪些差距?
吴晓青:作为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我们非常清楚当前的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与群众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科学发展的问题。
不科学的发展当然包括前面提到的广泛发展和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也反映了这一点。此外,一些地方党委和*没有从根本上转变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的观念,在落实减排责任、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基础工作薄弱、能力建设滞后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记者:20世纪50年代伦敦雾霾事件后,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有力地推动了空气污染控制工作。你认为我们有哪些法律和政策可以促进防止雾霾污染?
吴晓青:雾霾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完善法律体系是解决包括烟雾在内的空气污染的根本途径。
一是全力推进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法律,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我们将继续与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合作,努力使《环境保护法》的修改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实际需要。
我们还将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面对加速工业化进程中的复合空气污染问题,环境保护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
环
霾是雾和霾的结合。当相对湿度在80%和90%之间时,由大气混浊和视力模糊引起的能见度下降是由霾和雾的混合物引起的,即霾。
霾被定义为一种天气现象,在这种天气现象中,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灰尘颗粒、烟雾颗粒或盐颗粒使空气变得混浊,并将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原标题:“环境保护部应对烟雾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