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给导师打工成常态 被比廉价劳力
最近,北京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发表声明抵制“研究苦力”的事件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激烈讨论背后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生为导师“工作”和“做苦力”已经变得很正常。学生们私下里称他们的导师为“老板”,不仅因为他们决定学生的月收入补贴,还因为他们掌握着学生未来和命运的“生死大权”。
研究生“工作”心态概述
许多研究生说,在为导师工作的同时,一举两得提高科研水平是一件好事。然而,如果只将其视为廉价劳动力,将违背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初衷,也将助长校园功利主义。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硕士谢忱表示,他在研究生院期间兼职的家教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由教师牵头的国家重点社会科学基金会议,专家的访谈和接待,以及数据的整理。二是对教师编辑的评论进行邀请、编辑、翻译和校对。社会科学基金的工作没有报酬,每学期收入2000到3000元。
“对我来说,专家访谈和数据收集不能说是为我的导师‘工作’。整个过程对我来说也是锻炼。不管我的导师给不给我钱,我都愿意参加。我遇到了一些顶尖的专家,听取了有见地的意见,培养了我的思维能力。即使我打零工,我也能学到一些东西。”
与科研项目较少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相比,理工科研究生担任导师的现象更为普遍。一般来说,这种支配和雇佣关系是以导师手中的科研项目为基础的,而导师的部分项目资金也是专门用于资助研究人员的支出。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史娟(音译)说:“在研究生期间,每个人都会收到导师的科研项目。辅导老师也会要求你帮他做一些他承担的工作。不管你做不做,做得好不好,基本上就是你的学业成绩,它直接影响你能否顺利毕业。”
石娟说,帮助导师工作是第二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希望学习真正的技能。“但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召开师生会议了,我也没有能力说教或教书,这让我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廉价劳动力。”
来自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的研究生张烨也感叹道:“我帮助我的导师承担了一段时间的工程。我几乎每天都起得很早,忙着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当我毕业时,当面试官问我对这些项目做出了什么贡献时,我很不好意思说我所有的承诺都是微不足道的。”
雇佣关系是否超越了师生之间的友谊?
虽然自古以来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但许多学生坦率地承认,师生之间纯洁真挚的友谊越来越少了。更常见的是,师生关系更像是一种雇佣关系,充满了利益的味道。
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丁景廷博士告诉记者,许多理工科大学的知名“老板”(博士生导师),除了*科研项目外,还在校外从事“私人工作”,有些甚至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和公司。
“根据北京、上海等地的劳动力市场价格,技术开发员工的就业成本相对较高。编程、电路设计和调试以及建筑系统等工作的月薪约为7000元。然而,当导师让他的博士生做同样的工作时,劳动报酬只需支付一半或更少。”丁敬亭说,“这些应用和操作性的工作本身偏离了研究生自己最初的研究意图,对尖端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没有什么帮助。知道导师在利用自己,学生们肯定会感到不舒服。”
记者了解到,目前高校教师承担的课题大致有两种。一类是国家基金项目或科技研究项目,称为“纵向”课题。这类课题需要高度的理论或技术创新,由国家资助。另一种是由导师从企业中抽取,为企业解决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等问题。资金来自企业,被称为“横向”课题。
华东师范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姚文军坦言,只有跟随导师做“垂直”课题,他才能真正学会研究方法,在思维和学习上取得进步。“例如,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科学研究就像雕刻萝卜和生产精美的产品。为一个项目工作就像每天做同样的饺子。最终,包饺子的速度要快得多。”
问题是,在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切萝卜”和“包饺子”也能获得“高级厨师证书”。许多学生说,步入社会后,雇主仍然看重毕业证书背后的含金量。从长远来看,如果老师不负责任,学生将是最大的受害者。(原标题:研究生能成为导师的“研究苦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