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科普

月球的身世之谜

科普小知识2022-08-03 22:39:04
...

月亮像一个温柔可爱的小女孩,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诗情画意。没有月亮,即使在最晴朗的夜晚,我们也只有微弱的星光陪伴,我们也不知道会失去多少额外的能量。地球应该很幸运有月亮,尤其是地球上的生命。月亮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了,没有定论。目前,流行的假说主要有四种。

首先,分裂理论

这是解释月球起源的第一个假说。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就在他的文章《太阳系中的潮汐和类似效应》中指出,月球最初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的转速太快,地球上的一些物质被抛了出去。这些物质与地球分离,形成了月球。地球上留下的大洞就是现在的太平洋。这一观点很快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以地球的旋转速度,不可能把这么大的东西扔出去。此外,如果月球被地球抛出,两者的物质成分应该是相同的。通过对阿波罗12号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的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大。

第二,俘获理论

这个假设认为月球最初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有一次,它被地球引力捕获,因为它靠近地球,再也没有离开地球。还有一种观点接近于捕获理论,即地球不断将进入其自身轨道的物质吸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东西被吸在一起,最终形成了月球。然而,一些人也指出,对于像月球一样大的行星,地球可能没有力量去捕获它。

第三,同源理论

这个假设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的漂浮星云,它们通过旋转和吸收形成恒星。在吸收和聚集的过程中,地球比月球更快成为“兄弟”。这一假设也受到客观存在的挑战。通过对阿波罗12号宇宙飞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人们发现月球比地球要古老得多。有些人认为月球应该至少有70亿年历史。

四、人的碰撞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一个原始的地球和火星大小的天体是在存在地月系统的空间内形成的。在各自的演化过程中,它们都形成了主要由铁和地幔组成的金属核和由硅酸盐组成的壳。碰巧,两个天体相撞,地球被撞出轨道,火星大小的天体也解体了。逃逸的气体和尘埃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降落”在地球周围,通过吸收和聚集形成几个小天体,然后像雪球一样形成月球。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假说与三个经典假说的优点是一致的,并得到了一些地质化学和地球物理实验的支持,但仍在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