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少年紫禁城里话传承
具有人脸识别和语音交互功能,会用不同国家语言讲述自己“身世”的日晷;有通过灯带跳动引导人们学习弹奏技巧的AI编钟;有具有自动出纸功能,可以判别游客写的“之”字与王羲之相似程度的展示系统;有的同学把手机嵌入粘土、废罐子、旧筷子做的模型中,虚实结合展示金瓯永固杯的魅力……这些在故宫展示的科技作品,让参加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暨2020年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的与会代表惊叹不已,感叹青少年的奇思妙想。
12月12日,由科技日报社和故宫博物院主办的上述论坛在故宫博物院开幕。在拥有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如何将现代先进科技同雄伟的古代宫殿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后浪”们的奇思妙想给出了更好的注释。
此次论坛主题为“大成之城 生生不息——孩子手中的600岁紫禁城”,旨在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
在主旨演讲中,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分享了故宫博物院在馆校合作及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的探索。在“文明传承少年说”青少年主题演讲中,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和四川省南充市五星小学的学生代表就现代科技与考古、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传承文化美与放飞科技梦等主题作了分享。
本次活动上颁发了2020年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的相关奖项。该实践活动赛题设置以故宫藏品为中心,引导参赛团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制作能充分展现故宫文化价值和历史传承的展示作品。据悉,2020年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共有2000多支团队,涉及27个省、市、自治区的近万名学生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最终,700多支团队、2000多名学生脱颖而出,参加了11月15日的线上总决赛。在论坛开幕当天,实践活动的部分优秀科技作品得到展示。
论坛上,来自文博领域、科学界、教育界、新闻媒体的代表共同发布《智承文明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倡议书》呼吁,携起手来,珍视传统、锐意创新、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用科技传承文明,以创新开拓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下一篇:詹本简介及代表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