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演讲呼吁提高对青蒿素耐药性的关注
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一次演讲中,屠友友呼吁加强对青蒿素耐药性的关注
当“救命稻草”遇到抗药性问题时
■我们的记者倪思杰,见习记者李晨阳
12月7日,2015年诺贝尔奖得主、中国女科学家涂有友应诺贝尔委员会邀请,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主旨演讲。
屠友友在讲话中对青蒿素耐药性的担忧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她说,在东南亚的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越南和泰国,已经出现了抗青蒿素的疟原虫。即使在非洲的一些地区,青蒿素耐药性菌株已经出现,“这是严重的警告。”
《中国科学》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虽然青蒿素目前仍然有效,但相关专家认为应该尝试一种更为积极的方法,即寻找治疗疟疾的新药。
历史会重演吗?
在使用青蒿素之前,诸如乙胺嘧啶和氯喹等抗疟药物“退出历史舞台”,正是因为耐药性。
"氯喹产生抗药性后,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急剧上升,从20世纪70年代的50万上升到2000年的约300万。"第二军医大学的潘教授说。
今天,青蒿素几乎是唯一有效的抗疟药。据统计,2014年疟疾死亡人数降至约58万。
“青蒿素耐药性非常低。中国科学院培养了200代,耐药指数只有10左右,而其他药物经过几十代培养,耐药指数达到100以上。”中国青蒿素药物临床研究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李国桥表示。
然而,青蒿素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耐药性。2008年,泛卫青在一份报告中看到,泰柬边境出现了青蒿素耐药性,“这是关于青蒿素耐药性的最早报告”。
"抗药性表现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敏感性降低."潘卫青说,在过去大约50小时后,药物的使用,疟原虫是完全消除,仍然有蠕虫72小时后,药物的使用。
尽管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并不像氯喹等其他药物那样直接导致其无效,但这一现象仍然引起了科学家的警觉。
阻力来自哪里?
在潘看来,疟原虫几乎可以对所有药物产生耐药性,而且这种耐药性的形成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人类开发新药的速度。
然而,“抗药性的出现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开贤说。
疟原虫是一种真核生物,其防御机制更加完善。潘·卫青说,科学家们对柬埔寨昆虫菌株首次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有一些未经证实的推测。“可能是当地昆虫的基因组不稳定,容易变异,也可能是当地环境因素增加了变异的可能性。同时,也不排除药物本身也能诱导一些基因发生靶向突变。”
陈开贤认为,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的耐药性与用药不规范有关,如剂量不足或用药质量差,会使情况恶化。
“如果你不能立刻杀死细菌,就有可能加速抗药性的形成。”潘对说: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绝不能让青蒿素耐药性疟原虫株蔓延到非洲。要延缓疟原虫的抗药性,我们可以依靠控制流动人口和防止疟原虫株传播的措施。”潘对说:
记者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已提议在各边境地区开展耐药性监测。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体内观察,即服药后疟原虫的清除率。“最近,体外检测方法和分子标记相继出现,但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潘对说:
2011年,世卫组织还启动了《停止青蒿素耐药性全球计划》。“为了防止耐药性过快出现,世卫组织在推荐处方时尽可能避免使用单一药物,而是使用青蒿素衍生物,如蒿甲醚、青蒿琥酯和苯氟美托合成一种化合物。”陈凯先说道。
陈开贤建议掌握耐药规律,根据该规律总结用药策略和方法,尽可能延长药物的有效生命周期。
然而,“延迟”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计划,科学家们仍在努力寻找一种更积极的方法,即寻找治疗疟疾的新药。“国内外都有能够克服青蒿素耐药性问题的全新化学品。”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罗三忠告诉记者。
对于新药的研发,陈开贤建议建立药品储备梯队。储备药物不应轻易放在第一线,而应放在第二线,并尽可能少用或不用
中国科学新闻(2015-12-10,第一版集锦)
上一篇:鸡蛋花病虫害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