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盘点“超级畅销”科普书

科普小知识2022-08-07 19:32:05
...

盘点“超级畅销”科普书

盘点“超级畅销”科普书

盘点“超级畅销”科普书

我们的记者温

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最初由国内作者撰写的科普书籍包括《科学家谈论21世纪》、《10万个为什么》、《快速计算》、《小灵通漫游未来》和《生活在无线电波中》。它们都很受欢迎,而且卖了很长时间——这让当前的出版业很难想象。他们的销售量是数百万册,包括总数超过1亿册。

“畅销书”一词起源于美国,指的是在某个时代或某个时期非常流行的书籍。什么样的书最畅销没有定量标准,但在国内出版业,销售超过10万册的书被认为是“非常畅销的”,一两本书一年可以达到数百万册。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作者有莫言、白、、杨澜、易中天、郭敬明等。

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最初由国内作者撰写的科普书籍包括《科学家谈论21世纪》、《10万个为什么》、《快速计算》、《小灵通漫游未来》和《生活在无线电波中》。这六本书(套)都有相同的特点:它们卖得很好,而且卖得很久——这让当前的出版业很难想象。他们的销售量是几百万册,包括那些累计销售量超过1亿册的。

今天,我们可能会看到一段历史,或者从这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的书籍中得到一些启发,给国内几代读者带来巨大影响。

惊人的数字

新中国最早最有影响力的科普读物应该是《科学家谈论21世纪》。该书由儿童出版社于1959年出版,销量超过150万册。

一位名叫金阳浪子的网民在他的博客上贴出了这本书的第一版封面,有点寒酸。这位网民说,他已经看过20多次了,他还说,对于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红领巾”,这本书在热爱科学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78年,《科学家谈论21世纪》修订版出版,总印数超过40万册。1986年,一群科学家写了另一本书《科学家再谈21世纪》。1992年,儿童出版社《少年科学》的编辑部更名为《明天的科学》。

但是当谈到影响最大的科普书籍时,没有比“100,000个为什么”更好的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称这是一份“非凡的出版物”。该书于1961年由儿童出版社出版,迄今已出版6版,累计销量1亿册。

以上两本书都是合著的。《快速计算》、《小灵通漫游未来》和《生活在电台》分别由三位作者完成,也创造了科普出版的销售神话。

《快速计算》的作者刘厚义是一名生物学研究者。自1940年以来,他一直从事科普创作。他在1962年完成了《快速计算》。1963年由中国儿童出版社出版,保守估计累计销量至少为1000万册。

有趣的是,这本书被重印了多少次仍然是个谜。负责编辑薛晓哲(音译)表示,自2002年上任以来,他已经转载了12次,但之前的数据很难找到。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后中国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也是作家叶永烈的第一部科幻小说。该书于1978年由儿童出版社出版,销量超过300万册。

《生活在无线电波中》是微波技术专家甘本友写给孩子们的第一本科普读物。该书于1979年被收入《少年百科全书丛书》,由中国儿童出版社出版,总销量为500万册。

源于时代的需要

新中国的成立和“*”的结束是这些超级科普书籍创作的两个重要时间点。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使得这些书很受欢迎。

“科学家谈论21世纪”是当时中国25位顶尖科学家,包括李四光、华和茅以升对21世纪科学的预测。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100,000为什么”也与1959年庆祝第十个国庆节有关。根据负责编辑该书的第三编辑室主任王国钟的回忆,当俱乐部无法拿出一本像样的“礼物”书时,它感到很尴尬。因此,出版社决心出版一些高质量的书。编辑在学校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学生喜欢问“为什么”。因此,从1959年底起,他们就准备开始编纂一系列大规模的问答式自然科学系列。当时,为了给这套书一个响亮的名字,编辑们想出了20多个书名,写在第三个编辑室的黑板上。最后,每个人都一致选择了“10万个为什么”这个名字

未来小灵通漫游的诞生经历了一些波折。早在1961年,叶永烈就写了科幻小说《小聪明的冒险》。那时,是没有足够的食物的时候,手稿自然搁浅了。直到17年后“科学的春天”到来,叶永烈才把发黄的手稿送到儿童出版社,并立即得到证实。他们建议将标题改为“未来小灵通漫游”,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就这样,叶永烈写了一份新的草稿,并请画家杜建国为其配上生动的插图。三个月后,这本书出版了,并成为热门。

在十年的“*”中,知识也被切断,给广大的广播爱好者留下了相关阅读材料的巨大空白。《生活在无线电波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版的。中国儿童出版社《少年百科丛书》的编辑周写了一本关于电子技术的书。当时,甘本友写了许多大学课本和专业著作,但他没有写适合儿童的科普书籍。在与周多次偶遇后,甘本友终于在1979年国庆30周年前交出了手稿。

有趣和生动是吸引注意力的关键。

“汤姆从非洲乘无燃料飞机来,萨菲从澳大利亚乘快艇从水下来,约翰尼从美国乘火车经过白令桥来,苏联的娜塔莎每小时乘公共汽车从莫斯科到北京。此外,还有来自月球的龙姐妹和来自火星的火生兄弟。”

这是数学家华写的一篇文章,收录在《科学家谈21世纪》中,可与微型科幻相媲美。

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会员的高士奇在书中写道:“当21世纪到来时,每个人的口袋里都会有一台袖珍电视机,你和你的朋友们,无论相距多远,都可以面对面交谈。”“21世纪的汽车、火车和飞机将配备移动无线电话,它们都将自动拨号。”

当时在复旦大学教书的谢喜德想到了21世纪:“店里没有算盘的痕迹。当销售人员将顾客购买的各种商品放在装有电脑扫描仪的玻璃板上时,电脑不仅会计算出每种商品的价格,还会列出一份详细的账目清单。”

“这本书当时描绘的科学愿景几乎是不可思议的,真的太诱人了。”网友金阳浪子说。

“算快”,听名字就知道,是教孩子怎么算的。使用书中的方法,计算确实很快。在书中,通过几个孩子的游戏、游戏、问答,将枯燥、深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有趣的“儿童游戏”,寓教于乐。

刘厚仪的女儿刘必玛回忆说,大约在1960年,中国儿童出版社的编辑陈俊新找到了他的父亲,让他为自己的孩子写一本书。刘厚义心想:“孩子们学数学有困难,所以写一本关于速度计算的书。”他小心翼翼地在图书馆发现,儿童故事书已经坏掉了,但知识书籍是全新的。他思索着,“为什么不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写一本有强烈故事的科普书呢?”

30多年前,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小聪明”——圆头、大耳朵、聪明、好奇和好消息的小记者。有人把“未来小灵通漫游”称为未来世界的“清明上河图”。因为书中的所有内容都有科学依据,这是对未来的全面审视,但也有许多细节,比如未来一顿饭会上什么菜,什么样的房子,什么样的路灯,什么样的白天,什么样的夜晚等等。

无线电波是一种无形而神秘的东西,不仅是孩子,电子专业的学生也认为它抽象难懂。甘伊本在《生活在无线电波中》中生动地写道。这本书也包括在*的“青少年百科全书系列”中。

对科普创作的热情

韩启德曾经评论过《十万个为什么》:20世纪60年代,这本书掀起了一股大众阅读的热潮,改革的春风使这本书再次辉煌。在过去的50年里,这套书为提高我国全体人民的科学素养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那时,读者有求知的欲望,科普作家有写作的热情。

1978年版《计算速度》的编辑郑回忆说,20世纪70年代初接手编辑重印的《计算速度》时,她曾数次去过刘厚甲,发现他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职位非常困难。当时,他的五口之家挤在两栋8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除了床,很难找到任何空间。他经常只能在办公室写到深夜,然后睡在办公室里……全家人都靠他微薄的工资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下,刘厚义仍然写了许多流行的科普作品,如《北京人的故事》、《山顶穴居人的故事》、《半坡人的故事》,这些都与数学完全无关。

叶永烈是最年轻的作家,也是《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的作者。当他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时,他在19岁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碳家庭》,并在20岁时参与了“10万个为什么”的写作。

甘本友也是一位高产的科普作家。“*”后,他组织并参与了许多科普书籍的编纂。他经常在一年内同时写几本书,还为不同的报纸和电台写文章。这些书籍和文章中的许多已经成为经典,如“在广阔的宇宙中寻找朋友”、“超级间谍的秘密”和“谁是广播报纸春人”。

正如科幻作家贺星所说,“快速计算”正在“成为在我眼前打开数学大门的一把钥匙。”事实上,这些科普书籍为几代青少年打开了一条通向或理解科学的道路。

(感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在本文中的帮助)

《中国科学日报》(文化周刊第17版,201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