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改革开放40年·高教风雨路

科普小知识2022-08-17 12:52:58
...

■本刊记者陈彬·蔡文·王菲·志康见习记者徐悦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科学教育的春天开始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无疑是这场改革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领域。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大学在吸收西方先进办学理念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探索,吹响了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的号角。

在改革春雷的轰鸣声中,高等教育的“大船”经历了40年的风雨。那么,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什么记忆会铭刻在心中呢?

钱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全面复兴。

背景

在这大约1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机构层面的初步重建。这一时期,许多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设置也走上或重新走上了历史舞台,如高考制度、学位制度、学分制等。在这种变化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和期望。

应该指出的是,自上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逐步开始市场化探索以来,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中国高等教育“纯精英教育”的最后阶段。现阶段,高校仍处于象牙塔中,而此时的改革也保留了一些高等教育的“纯真”。这对我们这些仍处于高等教育改革时期的人来说,实际上有着不同的借鉴作用。

声音

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许多年前,*提出并做出决定,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里程碑。此后,中国逐渐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社会风尚,逐渐恢复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已经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当时,在*解放思想的号召下,全国高等教育战线蓬勃发展,各学校都在积极进行试点改革。英雄们有很大的竞争潜力。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提出,工资制度不应有上限或保证。例如,中国科技大学的青年班,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技结合,以及教学中应该带头的科学研究都是非常先进的概念...我们目前的大多数教育改革措施都是在那个时候提出的,现在许多大学仍在遵循。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嘉庚讲师刘虹教授:如果没有恢复高考的政策,包括我和中国在内的一代人的命运将被彻底改写。

成员的意见

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高等教育从复苏走向繁荣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但推动这些改革的核心力量几乎都来自当时社会对人才和知识的极度渴求。“知识改变生活,知识改变中国”是那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提高质量、提高效率、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人才和知识的重要性再次凸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正面临着与20世纪80年代非常相似的人才需求背景。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独特的时代背景,我们对人才的使用和评价更加直接,不会过多考虑“学历”、“职称”等因素。只要它是一种天赋,只要它有真正的天赋和实践知识,我就会用它。在人才测评方面,也更加注重其实际作用。另一方面,今天,我们可以利用的人才规模比开始时大得多,但下面是对某些头衔和“帽子”的日益强调;在人才评价中,越来越多的片面强调一些与人才评价直接相关的指标,如论文、专利、项目、资金等,不利于我们充分利用人才。在这方面,1980年代采取的一些做法和态度实际上值得学习。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CPPCC院士

20世纪90年代,重点大学的选拔变得白热化。

背景

1949年,中国的高校在按照苏联模式调整了院系后,采用了行政主导的财政*来办学。随着*弊端的逐步暴露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融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向“工程”资助办学。

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211工程”和“985工程”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起和实施的最大、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尽管它们的目标水平和建设任务不同,但它们都旨在通过大大改善办学条件来提高大学及其学科的质量。

随着**和地方*的巨额投资,我国许多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标签身份,一系列公平的问题,如候选人的学校选择,就业歧视,和大学拨款出现了。

声音

河南大学前校长楼:河南有近1亿人口。人力资源开发任务艰巨,潜力巨大。但是,没有一所“985工程”大学,也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大学,不适合河南这个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从人口来看,河南应该有两到三所“985工程”大学。

湘潭大学前校长罗和安:在就业领域,名牌大学不应该成为求职者的录取限制。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非211项目毕业生不能胜任哪些工作。用“大学门槛”来区别对待“211工程”和“非211工程”的大学毕业生,实际上剥夺了绝大多数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

成员的意见

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很难在这份主要的国际主流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不是我不想发表它们,而是这项研究不符合国际标准,学术研究的想法和结果的表达也不符合国际标准。目前,我所在学科的每一位教师每年都在主要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文章数量与外国教授基本持平。尽管中国科技成果的原创性并不令人满意,但科技论文数量的爆炸性增长也是一种进步。更重要的是,它为原创成果的产生奠定了“定量”基础。从这个角度看,“211工程”对提高我国重点大学的科技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全国各地的高校都渴望申请“211工程”和“985工程”,因为这对学校乃至每一位教师带来的重大利益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好处是能够获得比其他机构更多的财政支持,购买更好的教学和科研设备,更容易产生更高水平的成果。第二个好处是,学生的质量明显好于非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毕业生更有可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即使是现在,“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是否是候选人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对雇主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进入条件。资本、学生和学生就业这三个指标对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没有一所大学不努力进入“211工程”或“985工程”。

“211工程”和“985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贴上标签,并将其分为甲方、乙方和丙方三组,对不同组的高校给予不同的支持和环境。在看到“211工程”和“985工程”对我国重点大学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该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平等的竞争机会。对于非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来说,在失去资金、学生和就业优势后,通过竞争赶超的机会微乎其微。教育公平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发展的动力。如果有一个更公平的教育环境,每所大学都可以相互竞争,感受到竞争的压力,这将为我国大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王立峰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本世纪初,高校扩招,内涵发展。

背景

1999年,教育部发布了《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议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999年的9%提高到2010年的15%,从而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人口等原因所推动的。然而,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仓促,逐步控制了扩招的比例,提高了教育质量,走了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直到2012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出台,历时13年的高校扩招才最终停止。

声音

原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高校扩招的动力在于广大人民群众进入小康生活后,子女普遍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大学扩招使我们从一个发展中的高等教育国家转变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并开始了从一个教育大国到一个教育大国的旅程。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大志:1999年高校扩招有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考虑,但更多的是国家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大批社会建设者、满足老百姓日益高涨的高等教育需求等方面的考虑。然而,高校13年的扩招也带来了一些不足:教学质量下降,高校负债,大学生就业难。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科学学院教授向贤明表示:总体而言,高校扩招既没有总体规划,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方向。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扩招成了一种无目的的盲目扩张,无法实现原有的愿景和目标,也导致了高校无法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业困难。

代表性意见

从1999年到2008年,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可以说,扩招的高峰期持续了大约10年。此后,对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我认为,高校扩招和内涵发展都是时代的产物。从1999年到2008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恰逢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最重要指标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当时,主要的社会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可以说,高校扩招在几个方面对解决这一重大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平均文化水平和公民素质;第二,大规模裁员始于1999年前后,高考招生规模的扩大缓解了就业压力。第三,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然而,扩招稀释了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确实下降了。

但总的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扩招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而且由于扩招,整个社会的质量确实提高得更快了。

根据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高等教育应该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这源于中国特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它是针对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和不足而提出的,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高陵

全国人大代表、Xi科技大学校长

本世纪10年代,独立招生的探索正在进行。

背景

自2003年以来,我国逐步实行高校自主招生,旨在打破高考“终身一考”的固有模式,给高校和学生带来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自实施自主招生以来,尤其是在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间,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自2008年以来,北京调查处理的腐败案件中,近一半涉及招生和人事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暂停了一年的自主选拔和招生,因为有报道称自主招生过程中存在贿赂行为。自2015年以来,自主招生考试一直统一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之后,导致取消了“北约”、“华沙条约”和“卓越”三个自主招生联盟。

探索自主招生政策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条道路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完善。

声音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褚说:高考自主招生腐败的原因在于权力不受监督,即没有其他人来监督这种权力。许多人认为自我注册有问题,但是自我注册有问题。事实上,有问题的不是这种自治,而是原有的制度基础。

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自主招生的方向是正确的。高考越多样化越好。为什么你每天都期待高考的多样性,但当多样性到来时却否认它?

代表性意见

自主招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高校的多元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们国家,由于我们自己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很多东西一旦被释放出来可能会变得混乱,但是控制得太紧是不可取的,所以很难把握其程度。作为大学教育,它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它应该以一种相对多元化和独立的方式发展,这更符合教育本身的规律。自主招生等招生形式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高考的补充。自主招生应该在有控制和有效的管理下适当扩大,以便每所学校都能受益于这一政策。

当前,我国高校正在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它鼓励高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发展自己,不再是标准或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创造了一定的发展条件,使高校能够强化和形成自己在特色学科中的优势,打破了过去“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地位限制,使学校不再单纯追求大规模和综合性,而是强化自身的特色发展,避免同质化。个性化自主招生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一种支持,它更有利于学校选择有自己特色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每所学校的独特优势得以做大做强。一般来说,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支持“双一流”的发展理念。

当然,自主招生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从我国自主招生的现状来看,程序性和开放性还有待加强。首先,每个环节都应该公开透明,体现公平。其次,每所大学都应该认真研究招生评估、选拔标准、内容、考试能力或判断能力等关键点。如果有些内容太死板,就会失去灵活招生的意义和发掘特殊人才的机会。但是,如果没有法规的限制,太多的操作空间也会带来问题,所以应该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如果上述方面能够实现,我们就能够做好自主招生工作,得到公众的认可。

《中国科学报》(第五版《大学周刊》,2018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