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生再曝与复旦大学签确认书却未被录取
北京候选人的复旦确认函
《杜南新闻》记者刘洋实习生魏家明近日就2015年重庆江津区第一名文科学生与复旦大学签署确认函但未被录取一事引发热议。杜南记者了解到,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一些北京考生与复旦大学签署了相同的确认函,但没有被录取。
据重庆媒体报道,江津中学的考生杨洋今年在高考中获得671分,在江津区文科中排名第一。分数出来后,许多著名的大学都伸出了橄榄枝。复旦大学的招生团队告诉杨洋,“去复旦大学应该没问题”。最后,他与复旦大学招生团队签署了“2015年复旦大学专家组咨询确认函”。确认函上写道:经过招生团队专家的审核,你被确定为复旦大学2015年度“优秀推荐学生”。推荐的专业是:社会科学实验班和中国语言文学班。优秀的推荐学生,凡第一次志愿进入我校,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当地年级调整的,将被录取为上述专业(班)之一。7月18日,杨洋询问了录取结果,不料被第二大学的平行志愿者录取了。
这件事引起了很多关注。一名北京考生也在网上发布了“复旦大学2015年专家组咨询确认”,微博上写道:“北京文科663与重庆状元有着同样的经历,最后只差一分!为此,他也放弃了人大...不是骂,而是用事实说话。这就是所谓的名校。”考生发表的确认函与杨洋签署的相同,只是推荐的专业为“1”。社会科学实验班;2.历史;3.经济”。
这位北京考生告诉杜南记者,他和杨洋没什么不同。“应该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人。”她指出,确认函上写道,“任何人如果第一次希望进入我们的大学,并且大学入学考试的结果达到了当地的录取标准,那么他将被上述专业(班级)录取。”如果按照规定,他的分数将达不到当地*规定的录取标准。然而,在之前与复旦大学招生团队的沟通中,对方在签署确认函前明确表示“没问题”。她认为问题不在于录取,而在于复旦老师的欺骗。这位考生最终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了,他说:“毕竟,所有的记录都已经完成了,我不想被调查。现在有了新闻报道和一些影响,让每个人都知道并避免类似的错误就足够了。”
关于杨洋的案例,复旦大学回应说,媒体学校已经了解到情况正在得到核实。对于这种现象,杜南记者联系了复旦大学宣传部的许多领导,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林克:“入院前”已经成为一种顽疾
高校在录取前与考生签订了相关协议,但后者未被录取。这种情况以前也曾出现过:2011年,南京大学与安徽无为中心的7名考生签订了“预录取”协议,最终有7名考生因未能到达转学线而被“放弃”。2014年,沈阳音乐学院向数百名考生颁发了职业资格证书,表明他们“在计划的限额内”,最终“站了起来”。当时辽宁省教育厅宣布沈阳音乐学院违规。
事实上,自2012年以来,教育部发布了相关禁令,明确规定“在录取过程结束之前,高校不得以各种方式向考生做出非法承诺,以录取或签署“录取前协议”,或以“新生高奖学金”和“录取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承诺吸引学生。但在现实中,这种现象被反复禁止。2015年6月底,清华大学的两所著名大学在微博上就招生问题发生了“争执”,微博还披露了“拿钱诱惑考生”和其他内幕信息。(原标题:北京候选人再次透露“复旦不接受签约确认函”)
阅读更多
重庆江津高考状元在与复旦大学签署确认函后未被录取
上一篇:君子兰为什么会不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