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走近扎根“死亡之海”的科研工作者

科普小知识2022-08-18 11:01:33
...

中国科学院*生态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的“死亡之海”,是该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智囊团。虽然只有几十名科研人员,但它是塔里木盆地南部绿洲与沙漠之间1400公里沙暴线上唯一以沙漠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前往*和田地区策勒县西北6公里,进入策勒站实验区。刚过中午,白天的温度已经达到了28摄氏度。49岁的研究员、植物生态学家李祥义(音译)踩着一双轻便的跑鞋,匆匆奔向实验大楼北面的沙漠实验观察场。几名年轻的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戴着太阳帽,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种植小麦和棉花等作物的农田观察场。在那里,研究人员装扮成农民和雇工一起在烈日下耕作。

在沙漠边缘,自然环境公平地对待每个人。站内的科研人员和站外的农民都必须经受住干旱和沙尘暴的考验。

1997年,硕士研究生李祥义第一次来到策勒站。“到处都是无尽的黄沙,所有的眼睛都在四处张望。在多风多尘的日子里,经常断电,实验*停止,也没有水喝。我和哥哥不得不开着驴车去村民家送水。"

今天,年轻的研究人员不再担心饮用水和电力。他们还会告诉你,要进入真正的沙漠,你需要乘坐越野车,再向西北方向行驶20到30分钟。

条件的改善得益于几代研究人员的努力。策勒沙漠研究站自1983年成立以来,不仅解决了策勒县“沙林之下”的危机,而且取得了大量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颁发的八项“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防治成功业绩奖”中的两项。

今天,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居住在南部绿洲的人类更像是相伴的邻居。"从斗争到对抗到和谐共处."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长、研究员曾范姜表示,人与沙关系的深刻调整也促进了科研人员研究范围和深度的不断拓展。然而,沙尘暴造成的灾害还没有完全消除,沙漠沿线的一些农民仍然没有摆脱贫困。为此,从不断优化防风固沙技术到科学的绿洲农业种植,科研人员在研究站的工作从未停止过。

根据惯例,研究人员每年至少在研究站工作三个月,博士生和研究生工作半年以上。有些人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工作,而一两个小时前,其他人在实验室记录数据并上床睡觉...

"它要么是烈日下的一个实验场所,要么是一个布满浮尘的书房。"来自*博乐市的博士生李艳(Lee Eon)表示,大多数女孩都去县城拿包裹,因为研究站不在快递服务范围之内。住在陕西咸阳的硕士研究生曹不喜欢网上购物,也很少去城市。然而,他偶尔会去研究站附近托帕村的一个小市场吃几顿烧烤。这是男孩和女孩的快乐时光。除此之外,它们只伴随着沙地、实验设备和文献。

“条件很困难。有些人选择离开研究站,前往该国中部和东部的发达省份和城市,但其他人则从发达国家留学归来。”曾范姜说。

薛伟在德国路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属于后者。在来研究站工作之前,一些内地大学和研究机构以更具竞争力的条件聘用了他,但薛伟没有接受他。在他十八九岁的时候,他仔细解释了他的选择:“有些科学问题让我感兴趣,研究站为我提供了探索这些问题的资源和平台。”25岁的曹一直以为榜样。他也渴望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自己的抱负。"做科学研究是我的梦想,现在是我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