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蝗灾来临,“全军出鸡”能行不?

科普小知识2022-08-18 12:35:52
...

最近,源自非洲的蝗灾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无论它走到哪里,都是极其痛苦的。幸运的是,许多专家说,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高山屏障和中非之间的气候差异,这种蝗灾不太可能对我国构成严重威胁。

如何控制蝗虫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部关于“养鸡控制蚱蜢”的纪录片被翻了出来,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在天敌的自然抑制下,养鸡对沙漠蝗虫有效吗?中国蝗虫防治研究的进展如何?沙漠蝗虫是如何入侵*和云南的?

作为回应,《中国科学报》采访了一些专家。让我们听听他们说了什么。

蝗虫已经起飞,通过放牧鸡来控制蝗虫的效果非常有限。

《中国科学新闻》:用养鸡来控制蝗虫的方法有哪些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如何?

徐林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副研究员):养鸡防蝗生态友好,无污染,最大限度避免农药残留。

鸡种的选择也不太苛刻,不同地区的“现场选择”就足够了。根据我们在内蒙古草原上的试验,发现当地的珍珠鸡和青鸟鸡具有很好的蝗虫防治效果。据估计,平均一只鸡一天可以抓到约0.15亩蝗虫,一个治蝗季节可以控制7-9亩蝗虫,一般1000-1500只治蝗鸡一天可以控制150-200亩蝗虫,相当于18式背负式喷雾器一天的控制面积。

中国科学新闻:养鸡治蝗法能解决非洲蝗虫灾害吗?

徐林波:这种害虫防治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应将其应用于密度或低于密度的蝗虫群体,因为鸡和鸭有固定的日摄入量。应用于蝗虫的幼虫阶段,鸡和鸭吃小蝗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它们吃成虫,成虫将停留在鸡和鸭的消化道中而不能消化。在典型草原或荒漠草原应用效果较好。如果是草甸,草长得太高,不适合鸡活动,蝗虫防治效果不理想。在农业地区,养鸡通常不用于控制蝗虫。选择养鸡防治蝗虫的方法也应考虑到鸡的防疫。鸡的培育和转移需要大量的人力。

如果蝗虫已经起飞,控制效果将非常勉强。从视频来看,用放牧鸡、鸭和昆虫的方法来控制这种非洲蝗灾的密度是不现实的。

*和云南已经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以防事故发生。

中国科学新闻:沙漠蝗虫可能会改变其迁徙方向,迁徙到云南南部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面对蝗灾,云南目前的部署是什么?

陈爱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云南省作为沙漠蝗虫有可能进入我国的第一个前沿阵地,积极做好监测、预警和防控的全面工作安排。

科技支持在治理蝗灾中非常重要。

对于发生在海外并可能进入中国的主要农业害虫,来自海外的第一手信息至关重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正在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平台的优势。早在2010年和2014年,大湄公河次区域植物保护工作组和中国-南亚植物保护工作组就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和友好的跨境国际合作平台。

目前,我们已经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等国的专家进行了直接接触,获得了许多沙漠蝗虫的第一手海外信息,有助于我们采取预警和及时应对措施。

《中国科学报》:*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接壤的边境地区是沙漠蝗虫分布区,很可能受到沙漠蝗虫的侵袭。目前如何处理?

王文峰(*自治区农牧学院研究员):由于地理屏障(喜马拉雅山)、气候特征(高海拔、低积温)、生态植被特征等因素,沙漠蝗虫对*自治区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极低。

但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已经提前做了相关准备。

在蝗虫控制方面,*自治区对*的飞蝗控制实行了零报告制度。*各地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已按照农业和农村事务部、*自治区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统一部署,集中力量做好这次沙漠蝗灾的防治工作。

目前,*自治区农牧学院的主要科研成果集中在*飞蝗的灾变和生物防治方面。虽然它与目前爆发的沙漠蝗虫不是同一物种,但相关的防治工作是相互联系的。一旦疫情在*发生,在及时掌握高原地区沙漠蝗虫的生物学特性后,将通过现有的防控体系和技术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迫切需要在蝗虫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应给予蝗虫基础研究更多支持。

中国科学新闻:在中国控制蝗虫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石(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据我所知,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生态调控,如改变蝗虫孳生地的作物结构,调整孳生地的水位,提高孳生地的生物多样性,改革孳生地是一项巨大的长期任务。

二是化学预防,主要用于灾害发生时化学农药的应急预防。

第三是生物控制,即利用活的生物体及其代谢物进行控制。生物防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如昆虫控制、细菌控制、家禽控制等。它通常适用于中等程度的发生。它可以控制蝗虫的数量,使其进一步扩大并稳定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而不会造成重大危害。

徐林波:在控制蝗虫方面,早期主要使用化学杀虫剂。近年来,生物防治已成为主要防治手段,化学农药和生态防治为辅。

生物防治包括预防和控制利用植物资源开发的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界,在自然界中可以降解,一般不污染环境和农产品,在环境和人体中积累毒性的可能性小,对害虫天敌危害小,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

《中国科学报》:在现有蝗虫防治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哪些突破?有什么困难?

石:首先,弄清蝗虫和一些植物的关系。蝗虫喜欢哪些植物,不喜欢哪些植物?哪些植物有利于蝗虫的生长或控制?为什么是好的?在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新的控制技术。

蝗虫和某些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也应该被探究。因为目前微生物虫害控制的效果相对较慢,所以每个人都希望效果会更快更持久。

此外,有必要研究蝗虫的免疫机制。我们希望找到蝗虫的目标,然后跳过,抑制或破坏蝗虫的免疫系统,以提高杀虫效果。这些工作大多不是工业化的。

研究蝗虫对其化学和物理信息的感知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蝗虫的聚集和求偶行为主要受化学信息和声音信息的调节。研究蝗虫接收聚集信息素和同一个体发出的声音信号的机制,为抑制蝗虫聚集和求偶行为、控制蝗虫寻找新的靶标。

石:目前,我国蝗虫防治研究还存在一些困难,一是资金问题,二是人才问题。

在中国,研究蝗虫控制技术的人不多,团队也相对较小。虽然目前*对蝗虫防治的支持相对稳定,但对蝗虫基础研究的支持并不强烈,蝗虫基础研究是蝗虫防治新技术创新的基础。如果我们想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开发蝗虫防治方法和技术,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例如,我们熟悉的使用Nosema蝗虫控制蝗虫的技术花了30年时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果。简而言之,开发一项新技术或新方法并不容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