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袁绍的野心是什么?袁绍是否想过称帝?
《三国演义》的影响可谓是十分深远,不少人对待三国时期的人物的态度几乎都取决于书中对于这个人是怎样的描写和褒贬的态度。例如,一说到“奸雄”,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正是曹操,然而在曹操之前,还有一个奸雄一般的人物,那就是真正出身名门、有实力称霸的袁绍。那么,在那个还没有三足鼎立的年代,袁绍是否想过自己称帝呢?
袁绍的野心
早在讨伐董卓期间,袁绍就暴露出了非比寻常的野心。当时,各路诸侯虽然各有想法,但至少在表面上都是以勤王为号召的,唯独袁绍一面当着讨伐董卓的十一路诸侯盟主,另一面却紧锣密鼓地忙着拥立幽州牧刘虞登基,另立*,只是因为刘虞坚决抵制,曹操等人也不表示支持,才算作罢。待到袁绍有了自己的地盘后,确实也曾有部下劝他西迎汉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没有这样做。据《献帝传》记载,他的两个重要部下——郭图与淳于琼提出了相反意见:“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
“秦失其鹿,先得者王”——挟天子总不如自己当天子来得痛快。袁绍的那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袁术更性急,先是不惜劫持孙坚的遗孀,要挟孙坚的家人交出孙坚在洛阳发现的传国玉玺,后来索性正式登基,成了董卓之乱后第一个做皇帝的割据诸侯。袁绍并非没有这个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消灭了劲敌公孙瓒之后,袁绍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他暗中指使主簿耿苞秘密向军府将吏散播如下言论:“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按照阴阳五行学说,汉代表的是赤德,而袁氏为“黄胤”,也就包含了取代汉室,另起新朝的含义。没想到此时的主流舆情仍倾向于汉室,包括很多对袁绍死心塌地的重臣也认为耿苞“妖妄宜诛”,袁绍怕惹火烧身,只好杀掉耿苞以撇清自己。后来他举兵讨伐曹操,忽然又以“清君侧”的汉室忠臣面貌出现,原因就在这里。
有野心的袁绍有无做奸雄的能力?大多数人总觉得袁绍是个很无能的割据军阀。说到袁绍的无能,最重要的史料就是《三国志》中荀彧的“四胜”论和郭嘉的“十败十胜”论。
所谓“四胜”,指的是曹操在气度(度胜)、谋略(谋胜)、军事管理(武胜)、用人(德胜)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荀彧从历史上刘邦、项羽的争霸胜败说起,指出与曹操“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然后又说:首先,袁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相反,曹操“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其次,袁绍缺乏决断力,而曹操“能断大事”,应变不拘一格,“此谋胜也”;再次,袁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虽然部队数量众多,但缺乏战斗力,相比之下曹操“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最后,袁绍靠着家族背景“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曹操“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能够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郭嘉的十败十胜论同样是从刘邦、项羽的典故分析开始,认为“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袁绍)虽兵强,无能为也”。
无论是荀彧还是郭嘉都存在着美化曹操的倾向,事实上,在很多方面曹操也不见得就胜过袁绍多少。看一看史书中边让、孔融、崔琰、毛玠等人的政治冤狱,我们就该明白,就“外宽内忌”这一点而言,曹操较之袁绍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郭嘉的“十败十胜”论是在曹操为避免两线作战,已经决心先消灭吕布,但又担忧袁绍,迟迟不敢定下决心的时候提出的。其作用一方面固然也在于振奋己方士气,同时也是要帮助曹操做一个“策得辄行”的主公。而且,郭嘉在“十败十胜”论之后还有下文,他指出:“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换言之,曹操之所以能够全力消灭吕布,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袁绍被公孙瓒牵制。所谓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反而不是根本原因了。反之,如果没有郭嘉的进谏,曹操岂非“多谋少决”之徒?
拉上刘备做虎皮
建安四年冬天,袁曹关系彻底决裂。就在曹操忙于黄河防线的布防时,大后方的徐州却忽然传来了刘备*的消息。
显然,刘备也是算准了曹操无法在冬季行动,所以在此时杀掉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胥,宣布奉汉献帝的衣带诏讨贼,并派出孙乾为使节前往河北,与袁绍结盟共同对付曹操。这样就使得曹操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之中。
当时曹营的主流意见是袁强刘弱,故而应当以少量部队对刘备采取守势,集中主力与袁绍作战。一开始曹操确实是本着这个意见行动,他派出司空长史刘岱、中郎将王忠牵制刘备。不料却被刘备连续击败。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终于决定在建安五年春亲自远征徐州。这样一来,袁绍就成了举足轻重的砝码。根据刘备和袁绍订立的攻守同盟,当一方遭到曹操主力攻击时,另一方应该对许昌发起袭击。可是,袁绍却借口小儿子得病,自己心神不宁而拒绝派出主力,只是派了一些轻骑兵进入黄河南岸骚扰曹军。这些部队不要说无法动摇曹军在官渡的主防线,甚至连于禁在延津的前哨线也无法突破。结果刘备被击败,关羽被擒,刘备率领残兵败将,经青州狼狈逃往河北,依附袁绍,曹操也因而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的困境。
袁绍此番行为,当时已遭到袁营谋士田丰的批评,事先田丰力主出兵,他认为:“与公争天下者,曹操也。操今东击刘备,兵连未可卒解,今举军而袭其后,可一往而定。兵以几动,斯其时也。”事后更“举杖击地”,喟叹:“嗟乎,事去矣!夫遭难遇之几,而以婴儿病失其会,惜哉!”
后来《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都接受了这个分析,认为是袁绍无能,坐失良机。可是,我们不应忘记,诸葛亮也承认“曹操用兵”,“仿佛孙吴”,他虽然率主力远征徐州,但也不会让许昌空虚。从邺城到许昌,沿途地形复杂,河渠纵横,交通枢纽官渡又有曹军经营半年多的坚固工事。曹操虽然挥师东进,但随时可以回师官渡。所以袁绍想在短期内靠奇袭突破延津到官渡的纵深防御体系,长驱许昌是不可能的。他所能做的,只是以一次兴师动众的南进,吸引曹操回师,给刘备解围。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成了袁绍愿不愿意替刘备做这件事情。关于这个问题,名儒王船山在《读通鉴论》中早已给出了答案:不会。袁绍的最终目的是篡汉自代。如果他此时救刘备,轻则形成袁、曹、刘三方鼎立的局面,重则刘备可能趁机长驱直入许昌,这样一来,就将形成刘备取代曹操主导*政局的局面。对袁绍而言,刘备将是一个比曹操更难对付的敌人。因为他打曹操仍可以借用“清君侧”的名义,指责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刘备就不一样了,刘备是奉汉献帝的衣带诏讨贼,比袁绍光明正大得多。而且,刘备是汉室宗亲,又怎么会给袁绍篡汉的机会?姑且不说刘备自己是否要当皇帝,都不会让袁绍这个外姓来取代刘家的*。
反之,刘备如果能够等到袁绍“进黎阳,围白马。操战屡北,军粮且匮,土山地道交攻而不能退”之时再起兵袭击许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因为徐州到许昌之间是没有天然险阻的,而且那个时候的曹操已经倾全力于官渡而不能自拔了。这样说来,刘备岂非也太性急而坐失良机?
非也。因为刘备也很清楚,到了那一天,就算他能长驱直入许昌,帮助袁绍消灭曹操,那也只是为袁绍做嫁衣。曹操不过是想当周文王,袁绍却是个活着的王莽。一如对袁绍而言,刘备是个比曹操更可怕的对手。反之,对刘备而言,袁绍也是个比曹操更可怕的对手。同样,对曹操来说,刘备也是个比袁绍更可怕的对手。博弈的结果就是曹操冒险也要先灭刘备。当时曹营诸将皆以为:“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曹操一语破的:“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郭嘉也指出:“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反过来说就是如果给刘备以时日,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同样,刘备虽明知希望不大,还是冒险举兵,希望袁绍能牵制住曹操使自己得以巩固徐州根基,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他必须有充分的时间巩固徐州根据地,足以保证消灭曹操后能制衡住袁绍,他的灭曹才有意义。而袁绍则借口儿子有病坐视不理——其原因不是出于军事考虑,而是政治目的。
故而,当刘备势穷来投之时,袁绍亲自出城二百里相迎——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隆重的礼节。后来袁绍以汉大将军幕府的名义发出的昭告天下的讨曹檄文,也把左将军刘备列为第一接收人,足见刘备的声望之高。而袁绍拉上这块虎皮,正是要达成他自己不可告人的巨大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