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浏览器风波:“自主可控”可不能随便说说
“祸从口出”不愧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真理!过去两天的“红色风暴”的红色核心对此应该有深刻的认识。
我们不会恢复事件的整个过程。最新消息是,昨日,红芯浏览器旗下公司的一名官员在推特上发布了“红芯致歉信”,承认在融资宣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误导了公众。“我们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确实做错了什么,在此向你郑重道歉。”
道歉信的重点是回应被质疑的核心问题:红心浏览器的核心——红心,是基于国际通用开源Cromin内核架构的一种变革和创新,在红心之前的宣传中没有明确提及,误导了一些读者,让他们认为红心是从零开始开发浏览器内核的。
红心浏览器之前在官方网站上的推广
此外,红芯强调其产品的本质不仅仅是一个浏览器,而是由红芯安全管控后台和红芯安全应用网关相结合而形成的跨设备安全办公整体解决方案,解决了大中型企业在向移动性和云的IT迁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企业员工能够随时随地安全高效地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工作。
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事件并不复杂。在从投资者那里拿钱的基础上,洪欣在其宣传细节中夸大其词,令人不快,最终导致了一场片面的争吵。
行业从业者可能都知道,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浏览器都有自己的内核。然而,较小的浏览器通常使用别人家的内核,而国内主要企业如360、百度和搜狗不是浏览器制造商,他们的浏览器产品基本上使用谷歌浏览器的闪烁内核。
三大自主创新浏览器核心代表
红色核心浏览器也不例外。问题是,没有完全自主核心的红色核心在技术上过于自信和高调,甚至使用“自主控制,国内自主”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对于技术要求来说过于绝对。
什么是自主控制?
事实上,这个术语起源于信息技术产业。可控性是指对信息和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和管理,防止非法使用信息和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安全是五大安全目标之一。自控技术是依靠自身的研发设计,充分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实现信息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自控开发、生产、升级和维护。简而言之,核心技术、关键组件和各种软件都是由本国生产、开发和制造的,不受人类控制。
显然,红心浏览器不具备完全自主和可控的条件。当然,许多网民将红芯浏览器描述为“只有谷歌的浏览器改变了它的皮肤”,这是一种过度反应,被怀疑完全抹杀了红芯在浏览器技术上的自主创新。
根据公司随后的声明,红芯浏览器内核红芯是基于一个技术创新的通用浏览器内核框架。它的技术创新是一个红色的核心隐藏盾,使企业的应用系统不可见,只对特定的身份和设备可见,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可能的外部攻击。主要是将企业的个人电脑系统与移动终端相适应,从而帮助企业快速实现移动办公的红心云适应。一款安全可控的浏览器,支持私有域名系统和加密缓存加密算法等功能,从而帮助企业保护数据和隐私。这些功能源自企业客户的需求。
事实上,这也符合浏览器行业的发展规律。作为后来者,在拥有开源内核的情况下,构建一个新的浏览器内核不仅是一个很高的工程门槛,而且也是不必要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网站在制作时只考虑与几个主流浏览器内核的兼容性,所以没有必要挑战这个行业的无形生态。
红心首席执行官陈本峰
业内一些专家坦言,红心确实在Chrome的基础上丰富了许多功能,可以被视为一种自主浏览器,但它不能被控制,也不能为自己说话。
总之,信息技术系统的自主性和可控性是整个产业链的长期行为,从法律法规到标准到特定的信息技术产品或服务,都需要产业链中所有单位、企业、机构甚至消费者的共同参与。仅仅口头承诺是无法实现的。
红芯官方网站“打破美国垄断,中国第一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的基调应该尽快修改。慷慨地承认开源内核肯定不会比“伪造”更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