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镛祠堂
李金镛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李金镛祠堂位于漠河金沟林场长满樟子松和落叶松的山坡上。建于1998年,2007年重建,祠堂门前有长阶通到山脚,两侧苍松翠柏,绿草茵茵,整座祠堂为木质结构,雕梁飞檐,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史海钩沉的感觉。
沿着台阶向上步行,踏进庭院,迎面便是正祠堂,门上方檐下面镶嵌着镏金的“李金镛祠堂”匾,两侧门柱对联:“开矿安边兴利功业迈古今,义赈求实恤邻德政昭宇宙。”堂内供奉着李金镛身着官服坐在虎皮座椅上的塑像,左右是名人题写的匾额、挂联,记录了李金镛的生平,牌位下是采金人供奉的祭器等。正堂两侧对称的东西厢房为功德馆和幕僚馆,展示着李金镛、袁大化等人的生平简介,漠河金厂发展史,开采黄金的工艺流程,使用的机器、工具、文物等。
李金镛(1835-1890)字秋亭,号御翼,江苏无锡人,早年随父经商,后用银两捐得官位,为同知。因清正廉洁,赈灾有功,从直隶调长春任知府。1887年4月,经李鸿章举荐,又从长春调往黑龙江筹建漠河金矿事宜。他带员弁数十人到漠河后,获得了建矿的第一手资料,并制定了《筹议黑龙江金厂公司章程》,并积极奔波于天津、上海、烟台等地,募集资金、招聘矿师、购买机器、筹运粮食、军火,对办矿的筹划极为周到慎密。1888年10月,李金镛带领同僚和矿工近千人抵达漠河,首先组建了漠矿营操练军队,后创办金矿,祭山开工。
李金镛对沙俄盗匪不卑不亢,足智多谋、大义凛然,致使沙俄畏惧其威势,使漠河金矿成为近代最为成功的矿业而名扬全国。
李金镛对矿业外事日理万机、呕心沥血、百般辛劳、积劳成疾,于1890年8月14日病故于漠河,时年56岁。
“开矿安边兴利功业迈古今,义赈求实恤邻德政昭宇宙”,这是世人对李金镛为官清正,实业兴边,驱寇爱国,稳固疆域的功德颂扬。
因李金镛被称为“金圣”,所以以往的淘金者在淘金前必先来此拜祭,此处已成为一处旅游胜地。
李金镛(1835-1890年),字秋亭,号丽卿。无锡石塘湾陡门李巷村人。清末大臣。少时务农,膂力过人。家乡地势低洼,常有水患。他热心地方公益,于咸丰五年(1855年)发起集资整修杨家圩、界溪圩堤岸。不久赴沪经商,与人合资开设招商客栈,与-巨商交往,结识李鸿章之弟李鹤章。他将经商所得常用于救灾及家乡公益事业。咸丰十年带头出资在镇江、丹阳等地设粥厂,救济因战争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