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强势来袭,传统金融如何应对?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是大家不能够否认的。
1.互联网式思维。互联网公司从诞生起,就以互联网式思维求得互联网式生存。其开放、共享和平等互动的思维方式,顺应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方式、交流方式、支付方式转变的内在商业文化变革需求。因此,相较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更易被大众接受。
2.庞大客户群体的积累。WEB2.0和自媒体、社交网络的出现,以及中国的人口结构和社会转型期信息的散发特点,更加放大了互联网天然的病毒传播特性,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培育和转化客户的肥沃土壤。淘宝、支付宝、QQ、微信、微博等已经积累了以亿为单位的客户群体,成为具备庞大流量的访问入口,聚合了巨大的人流、信息流和商流。当互联网公司把这些信息数字化,变成可以分析和挖掘的客户行为数据,就为其向金融服务渗透提供了客户信息、交易信息的基础,而且其数据的存储和展现架构更贴近消费者的小件化、易用型应用导向。
3.贴近市场的客户体验响应以及快速的技术应用创新。互联网公司做金融往往是从渠道最前端的服务切入,从距离客户最近的终端和场景嵌入金融服务,将显现“过顶传球”的效应。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创新往往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采取敏捷迭代开发模式,快速上线,灵活部署。
4.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和集权化的决策。互联网公司组织架构的扁平化和决策流程的集权化,使其在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决心转变成决策时,动作是快速的。同时,其提供服务的手段和文化,激进和无所顾虑的同时,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
5.监管套利。从第三方支付公司从事金融服务开始,到今天林林总总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部门的态度始终是开明的,先创新后监管。这就造成互联网金融新进入者面临的监管框架和监管强度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银行的审慎监管是不对称的,由此带来双方在金融创新空间和先发优势方面的起跑线差别。
互联网金融强势来袭对传统金融也带来了很多挑战。
1.历史上沿袭的以经营债权为核心的保守经营文化,决定了银行的风险厌恶型偏好。这种风险偏好决定了银行在客户信息保护、对第三方机构开放数据接口等方面趋于保守和封闭。
2.银行在传统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中具有绝对优势的行业地位和盈利模式,主观上使其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应用缺乏敏感,在云计算、移动互联和WEB2.0等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
3.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组织机构庞大,层级复杂,决策和市场反应的灵活性也显得不够。
那么传统金融——银行如何应对呢?
1.创新提升电子银行,加强电子渠道的易用性和可接触性。客户更多的时间,被移动设备占据,因此银行应加强移动设备APP客户端的建设,除了提供传统银行服务,也应提供其他丰富的便民功能和咨询信息,既维持现有客户关系,也能发掘新的目标客户。
2.提升供应链金融与电商金融服务能力。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内贸易、电子制造业、零售业等传统行业越来越意识到互联网销售在渠道成本和营销成本上的优势,开始了从线下到线上的电商化转型第一阶段;而到了电商化转型的第二阶段,除了解决线上支付和结算之外,在线融资成了企业亟需的服务。整合线上申请、线上审批和线上放款的全流程在线融资系统,与对方的ERP或交易平台实现系统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