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会计核算工作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展开探索,探索解决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一些对策,这对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保证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基础存在局限性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主要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如某些收费项目提供的是跨年服务,在收付实现制下当款项实际收到时全部确认为当期收入;某些支出如印刷费支出。在收付实现制下当款项实际支付时全部确认为当期支出,那些当期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得不到反映,使得会计核算不完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二)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在会计核算中往往忽视对基础工作的管理,填写会计凭证不规范,摘要填写过于简单,所附单据张数漏填、错填;会计科目使用随意性强,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偏好使用会计科目;会计业务处理不严谨,有些收入款项不附业务部门的确认单;会计凭证审核不仔细,会计科目的使用错误未能及时发现;未达帐项和往来款项的清理不及时,跨越时间长、资金余额大等。由于对这些会计基础工作的忽视,将会给日后的查阅账簿、汇总数据、分析说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办法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以历史成本计价的。www.11665.Com固定资产一旦形成,其账面价值将始终保持不变。同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只核算其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会计账面始终反映的是原值。其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或技术进步等原因而减少的价值在事业单位的资产中得不到体现。这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产生差异,并随时间的推移其差异越来越大,导致固定资产出现虚增现象,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
(四)不重视预算管理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应贯穿于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劣对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许多工作人员在意识与认识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预算管理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对预算既不了解也不关心。预算的编制不够科学,不能结合下年度的工作安排和重点工作的需要统筹安排,所编制的预算带有一定的随意性。预算编制内容不够完整,某些应该纳入预算管理的项目游离在预算之外。对预算执行的认识不够,认为预算不够用可以继续申请,预算有余额就可以随意花,预算超支可以写说明,缺乏严肃性。
(五)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不健全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会计人员工作交接手续、帐务处理程序、会计凭证的使用和保管等都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有的规范只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六)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长期忽视对新业务知识和业务法规的学习,致使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得不到提升。虽然会计人员每年都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以通过会计证的年审工作,但事实上这种为年检而组织的培训学习常会流于形式。从而导致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执业能力参差不齐。
二、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采取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也逐步向市场经济迈进,显然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这就需要事业单位采取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基础,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根据经济业务的不同性质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经营性收支建议采用权责发生制,从而正确的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将各期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费用相匹配,正确确定各期的利润。对于非经营性收支仍保留收付实现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决策相关性,从而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财务信息失真。
(二)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首先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促进会计行为规范化,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建立健全财会人员业绩考核、晋升、淘汰等奖惩制度,根据会计人员岗位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约束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努力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三)改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办法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可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增设“累计折旧”科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合理计提折旧,作为固定资产
原值的抵减项目,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固定资产净值,有效解决了固定资产的虚增问题,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真实。
(四)强化预算管理
强化预算管理首先要提高全体人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从领导重视的层面上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会计人员要加强预算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宣传的力度,转变其他工作人员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的观念,将预算管理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位职工,人人有责。其次,细化预算的编制过程,在编制预算前摸清家底,对可供使用的资源进行清理和计算,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编制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充分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事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最后预算下达之后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合理确定实施预算的管理办法,将预算管理融入到资金使用的各个过程中去,加强预算资金的全过程管理,杜绝预算管理中的随意性,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加快推进预算执行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
(五)加强内部控制、外部监督检查力度
传统的会计监督手段主要以查错防弊为主,现在的内部控制已将风险评估作为主要的控制手段,主要体现在事前控制,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专业特长和监督职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为领导把好第一道关,以保证会计监督的针对性更强。
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事业单位要想搞好财会工作,需要审计部门的配合。首先,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部门对预算单位的日常审计工作,包括对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其次,要将事业单位领导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预算执行情况同晋升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促进领导带头贯彻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再次,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和现行财务制度要求,建立、健全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六)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会计人员的管理意识
财政部门及各事业单位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一是开展短期、高效、具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加强会计信息的沟通与传递,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二是加强新会计法、会计准则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法规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三是事业单位要增强会计人员的管理意识,从思想上扭转单纯记账、算账的观念,而是单位管理的积极参与者、管理监督者以及业绩评估的数据提供者。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财务关系,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要与时俱进,财务人员要坚持对会计核算工作不断探索和研究,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时效性地健全、完善会计核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内部动力。
上一篇:秋6班课程满意度调查表
下一篇:业主意见征询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