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渗透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摘 要: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文化环境和特殊的国防意义,成为敌对*宗教渗透的重点目标。本文客观分析当前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的现状与特点,评价其对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挑战与危害,结合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实际,提出抵御宗教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宗教渗透;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包括国家指导思想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价值体系的安全和民族文化的安全等方面内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主要威胁之一,即*敌对*的宗教渗透活动。边疆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文化环境和特殊的国防意义,成为敌对*渗透的重点对象。敌对*企图借助宗教宣扬西方价值理念,散布民族分裂言论,以宗教认同挑战中华民族和*国家认同。如果对宗教渗透防范不力,势必危及*核心价值体系,导致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流逝,产生严重的国家认同危机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如何有效抵御宗教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中华民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现状。
云南有 26 个人口在 5000 人以上的世居民族,少数民族种类全国最多、五大宗教俱全、少数民族宗教和民间信仰多样,宗教关系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与云南为邻的东南亚国家,同样也是民族成分众多,宗教信仰复杂。在云南 4060 公里的边境线上,有 16 种民族跨境而居,边民在日常经济交往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进行宗教文化的交流,从而使云南宗教在具有本土地域特征的同时,也呈现鲜明的国际性。WWw.11665.COm历史上,缅甸、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是佛教、基督教等世界性宗教向云南传播的重要通道。例如,南传上座部佛教,即是由印度本土向南传到斯里兰卡,经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而传至云南傣族地区的;缅甸八莫、密*等地,一直是西方传教士向云南传播基督教的重镇;云南跨境民族因受边境线对面本民族同胞的影响而信奉基督教的例子非常之多。
在地理位置上,云南与毗邻的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在人文环境上,云南跨境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同民族同宗教现象十分突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将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变为殖民地,并试图以此为跳板向中国扩张,云南则首当其冲。除了直接采取武力措施外,也间接利用宗教进行软性渗透。当前,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进程加快的国际背景下,*宗教渗透活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参与渗透的有美国、英国、韩国、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据有关部门掌握的情况,涉嫌利用基督教对云南进行渗透的*组织达80个之多。①其中,*敌对*和分裂组织中的“扎谍老佛祖”、“全世界文蚌族同盟会”、“印缅‘爱与行动’组织”等;*宗教*和教会组织中的“缅甸基督教傈僳会”、“缅甸傈僳族神召会”、“仰光华人基督教会”;早年云南外国传教士后人及其教团中的美国摩尔斯家族;非*组织中的“世界宣明会”、“乐施会”、“传爱医援会”等,活动最为频繁,影响也较为恶劣。②。
总之,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具有民族性与国际性交织、地域性与多样性结合、日常性与功利性融合等较为显著的特点,在整体上使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具有特殊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与周边国家复杂的社会和民族宗教形势相重叠,使跨境民族地区成为*宗教渗透的前沿阵地。随着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进程的不断深入,抵御宗教渗透工作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必须高度重视且采取有效对策。
二、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的危害性。
宗教渗透与宗教传播、宗教交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传播是以宗教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手段,跨越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界限争取信徒、扩大宗教影响的一系列宗教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宗教主要作为一种信仰资源而被宗教组织或个人所使用。宗教交流是以宗教自身作为媒介开展的一系列旨在促进友谊、加深理解的文化友好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宗教是一种良性的文化资源。而宗教渗透则是在宗教名义下进行的政治破坏活动,其目的不在于争取更多的个体信仰者,而是消融异质社会的思想、文化和信仰基础,是针对异民族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整体进行的渗透活动。宗教渗透不是服从宗教目的而是服从政治目的。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的危害首先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而向社会领域全面扩散,如同恶性肿瘤不及早切除,必将引起整个肌体的全面病变。
1、大力宣传宗教,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 各种迹象表明,当前*宗教渗透的重点在意识形态领域,方式更为多样,手段更为狡猾,目的更为隐蔽,“直接渗透”、“硬渗透”也逐渐转变为“间接渗透”、“软渗透”。有紧密配合敌对*的“和平演变”战略,加大对党员*、知识分子、白领阶层等“社会精英”进行所谓的“*工程”;有针对基本信教群众的所谓“松土工程”;有针对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所谓“福音西进计划”;有针对云南跨境民族的所谓“哈尼撒种计划”等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大力宣传宗教思想,与我争夺群众,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2、制造分裂,挑战中华民族认同和*制度认同。西方敌对*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政策,一是对中国发达地区的“西化”,一是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分化”,“西化”和“分化”都拿宗教做文章。云南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省份,也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反动*制造民族矛盾、祖国分裂的重点地区。民国初期传教士编写的拉祜文《圣经》读本第一句话就是“上帝,汉人来了,我害怕”;③在带有政治倾向的外国传教士宣传下,部分少数民族教徒“只知道英国人好,上帝好,八莫、密*好”。④解放初期,云南跨境民族中一些基督教教徒公开响应传教士的号召,要求与中国割土分界,隶属英国;一些教徒在国内外反动传教士的鼓动策划下,敌视新生的人民政权,发动武装*和集体叛逃活动。一些渗透分子毫不隐讳的提出“把教徒组织起来,与*和*对抗到底,不要听*的,要听神的”。1994 年,泰国清迈基督教会在一些西方国家宗教组织的支持下,成立了“全世界文蚌族同盟会”,企图利用基督教统一各民族的信仰,建立包括我国景颇族、傈僳族、怒族等在内的“克钦独立国”。⑤一些信奉基督教的景颇族群众私自越境到缅北进行宗教活动,有的还参加了克钦独立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果我们忽视抵御*宗教渗透工作,必定削弱我国边境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认同。
3、散布反动言论,动摇党的群众基础。 *宗教渗透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散布反动言论,企图借以诋毁党的形象,离间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在人民群众特别是信教公民中的影响力。如云南边境某县的农村党员中有 224 人信基督教,占农村党员总数的 22%,其中 179 人是入党后信教的,而另外的45 人入党前就信教,但入党后始终没有脱离宗教活动。由于境内宗教活动的蔓延和*宗教*的宣传鼓动,使一些具有*宗教*背景的宗教人士在信教群众中很有影响力,一些信徒不接受*工作人员领导,而是听从宗教权威人士的安排。同时,一些*宗教*极力向我信教公民灌输基督教起源于西方,只有接受西方教会领导,才能受到上帝保佑的思想,还千方百计篡夺合法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领导权。由于受*教会的影响,个别近期信仰基督教的公民把本民族的传统风俗统统视为邪魔外道,不参加本民族的传统节日等活动,不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挑起群众纠纷,制造民族矛盾,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心,在信教与不信教的群众间形成隔阂,破坏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4、危害正常宗教秩序,削弱宗教与*社会相适应的基础。 宗教渗透不仅以直接形式挑战一国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还通过控制现有宗教来间接实现这一目标,对宗教界的正常活动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宗教渗透不仅是人民的公敌,而且也是宗教的公敌。宗教渗透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控制我国教会,破坏我“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爱国方针”,干涉我国宗教事务,危害宗教正常秩序,使正常宗教活动受到干扰,引起信徒宗教生活的混乱,侵蚀宗教与*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渗透活动往往直接与我国现有宗教争夺信徒,由于宗教渗透往往以丰厚的物质利益为诱饵,加之极具煽动性、迷惑性的说教,也使一些辨别力不强的公民和正统宗教信徒转向渗透进来的宗教,这对我国宗教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转向渗透宗教的信徒会被*敌对*强行*、改造和控制思想,并被利用来做出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这些被控制的教徒,很难再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
如果宗教神圣性总是为各种罪恶的政治活动所利用,那么,宗教在信徒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在中国近代史上,虽然不乏以虔诚之心传播基督教的友好传教士,但是,因为从根本上说基督教还是被利用为侵华工具,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所以,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名誉是不好的。在鸦片战争之前传教士就在“为基督征服世界”口号的激励下开始为武装侵华制造舆论,搜集情报,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战争,成为殖民者的“特种部队”,起到了辅助帝国主义侵华的作用。鸦片战争后,基督教获得在华公开传教的特权,从“非法偷渡者”变为拥有诸多特权的“外来文化传播者”了。他们开办的医院、学校等各种“慈善机构”也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其根本目的,用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的话说就是为了“盗窃中国人的心”。⑥1877 年举行的在华传教士大会上便有人说:“传播基督教的工作很适当地被比作军队的工作。军队的目的不单是尽量杀伤或擒获敌人,乃在征服全部敌人……基督教的工作目标也是一样,它不单在尽量招收个别信徒,乃在征服整个中国。”⑦旧中国的不少基督教徒长期在“洋教”的影响下,接受奴化思想,原有的民族意识减弱,以致社会上流行一句痛心的话“: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中国人。”⑧。
些*基督教组织在云南进行渗透活动时,抓住我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较低等特点,大肆渲染“世界末日论”,给社会造成极大恐慌,有人听信以后,抛弃财产或变卖家产,不工作、不劳动,吃喝玩乐,坐等世界末日到来。一些地方因为出现了*渗透活动,原来的堂点班子被分裂,信徒形成了派别闹不团结,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宗教秩序。如果我国的宗教界不能站稳立场,成为*敌对*进行政治渗透的工具,危害我国*制度,它将很难获得自身的独立和正常发展,宗教一系列积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势必日渐凋零,逐渐失去社会的信任,失去信徒,势将危及宗教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宗教渗透对宗教这一社会意识形态本身的最大危害。
三、抵御宗教渗透,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
目前,意识形态领域是*宗教渗透的重点所在,而宗教渗透的危害也总是从意识形态领域扩展至社会现实的各个层面。因此,抵御宗教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相互联系的。
1、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国家政治认同和*制度认同。 宗教渗透从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异质文化的渗透。因此,要有效地抵御宗教渗透,从根本上说,就要提高民族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文化认同是指个体与外部世界、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一致性确认,它主要包括身份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认同、政治文化认同、国际文化认同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文化认同对于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国家主权独立的基础、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通过文化认同来强化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和*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有效抵御对*宗教渗透的重要屏障。而作为文化核心的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下,通过取得全体民众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使人们超越地域、血缘、风俗、习惯乃至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彰显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培育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制度认同,就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构筑一道抵御*敌对*宗教渗透的钢铁长城。
2、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国是*国家,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为指导。这一指导思想吸取了人类文明中的一切精华部分,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科学的理论,并且具有不断与时俱进的可贵品质。中国*结合中国国情,在中国特色*建设过程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宗教是从原始社会就存续至今的意识形态,作为宗教核心部分的有神论已经不断为科学证伪,但宗教依然还具有一套极为精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它能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香火不断的重要保障,我们不能因为宗教是有神论就认为它一驳就倒。在特定的范围和情况下,宗教具备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弘扬主旋律,重点在青少年、文化素质较低的群众和*员中根据各自特点宣传无神论,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牢牢占领思想阵地,使所有公民都具备最起码的反宗教渗透意识,从而使*敌对*的宗教渗透活动无立足之地。
3、保护与发展跨境民族传统文化,构筑抵御宗教渗透的文化屏障。 与基督教相比,少数民族宗教自身的文明素质和信仰素质较低,自我调适以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逐步提升少数民族宗教的信仰素质和文明素质,使少数民族宗教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获得自身的良性健康发展,在固本强身的基础上应对基督教传播的挑战。宗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了民族宗教,民族自身将无所适从?这不仅是一个民族自身的损失,也是一个国家的损失,甚至也是全世界的损失。无数事实证明,本民族传统文化保持的越好,外来宗教就越难以进入。因此,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扬弃,引导包括原始宗教在内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走上健康、理性的发展之路,将有助于抵御**的宗教渗透活动。
4、落实具体措施,依靠*自身的力量战胜*宗教渗透。 一是不断加大宗教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能认清*反华*利用宗教分化、西化中国的险恶用心,牢固树立抵制和防范宗教渗透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辨别宗教渗透与宗教交流、传播的能力。
同时,要进一步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对空中广播和网上散布的宗教渗透言论进行控制和过滤,多开办一些宣传我国宗教信仰*政策为主题的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向*宣传,使国际社会了解我国尊重宗教信仰*的现状,争取国际舆论的理解。二是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打击宗教渗透活动有法可依;在向我们的党员*、群众和宗教界人士进行宗教法制教育的同时,积极向境内外的外国人宣传我国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他们了解相关规定。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宗教渗透事务的专门机构,培养一支人员稳定、技术过硬的反宗教渗透专业队伍,常设于*部门也好,宗教部门也好,总之,使公民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能够立即报告,及时制止宗教渗透活动。宗教渗透渠道繁多,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往往隐藏有宗教渗透,为此,要建立和完善反渗透机构的协调网络,建立由宗教、*、国家安全、民族、民政、经贸、文教、卫生、海关有关部门参加的宗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可对内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打击宗教违法犯罪行为,对外促进宗教友好交往,共同抵制*宗教渗透。任何涉及宗教渗透活动的违法犯罪活动都由该部门负责,责任明确自然效率就高,这是我们抵御宗教渗透的组织保证。四是建立健全涉外宗教事务制度,使一切可能涉及到宗教渗透活动的组织和个人都能坚定立场。包括宗教团体、组织和个人对外接待和出访制度;出国留学、学术交流、探亲访友人员在涉及宗教问题时应遵循的制度,这是反宗教渗透的制度保证。五是改进工作方法,加大经费投入。由于边疆民族地区宗教意识深厚,边民活动的随意性较大,因此,要特别注意工作方法,切忌简单粗暴,这就要求我们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宗教管理工作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应以“疏引”、“柔巧”为主,“禁堵”、“刚硬”为辅,避免伤害信教群众感情,造成国际友好团体的误解;要不断加大宗教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并特别考虑设立专项经费,以保证防渗反渗工作的顺利开展。六是采取切实措施,提高跨境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宗教团体特别是跨境民族地区的基层宗教组织,带领信教群众从事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推动宗教力量融入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通过*自身的力量粉碎*宗教渗透的阴谋。
注释:
①云南省宗教局:《抵御*基督教对云南渗透的对策研究》(报告),2010年第48 页。
②张桥贵主编:《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社会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58 页。
③⑥⑦牟钟鉴、张践著:《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03、89、88 页。
④钱宁:《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3 期。
⑤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 55-277-5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