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除夕夜要放鞭炮
除夕是辞旧迎新全家团圆传统大节,在除夕夜人们会吃团圆饭、放鞭炮,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每一年的除夕里我们都要放鞭炮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除夕夜要放鞭炮知识大全,欢迎参阅。
为什么除夕夜要放鞭炮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夕"长年深居海底,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
有一年的最后一天,桃花村的人们正急急忙忙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夕"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夕"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人们把这一天叫做除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除夕为什么要吃团圆饭
除夕夜守岁吃年夜饭的习俗,是过年中富有标志性的活动之一。古代人在吃年夜饭时,桌上放一个烧的很旺的火炉,全家人围着火炉吃年夜饭,因此也叫“围炉”,寓意日子过得红火兴旺。现在,到了除夕晚上,家家户户也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在外的家庭成员,凡是能回家的,都会在除夕前赶回,所以年夜饭又被称作“团圆饭”。现在的团圆饭,菜式也都各具美好寓意。在南方,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象征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个好彩头。
“团圆饭”已然成为年节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的是数千年华夏民族“年文化”的文明积淀与文化蕴涵。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何等的幸福,何等的骄傲。而年轻一辈,也正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除夕团圆饭的意义
除夕夜,吃团圆饭,几乎是每家每户的传统习惯。这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时间,都要赶回家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把最丰盛的食品拿出来,团团圆圆地吃一顿年夜饭。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一双筷,表示全家团聚。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年糕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春节食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
在南方,年夜饭一般有十几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鱼,因为这是汉字“富裕”的谐音。不少地方在吃年饭的时候还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讨个吉利的口采。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三鲜菜(三阳开泰),吃花生(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