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英雄
《当代英雄》是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毕巧林是青年贵族军官,过着空虚无聊的生活,然而他内心深处似乎埋藏着有所作为的渴望。这是一个冷酷自私的利己主义者。莱蒙托夫选取了毕巧林生活中的不同片断,从不同角度予以再现。一八三九年至一八四〇年莱蒙托夫在《祖国纪事》杂志上发表了小说《贝拉》、《塔曼》和《宿命论者》。一八四〇年五月莱蒙托夫将这几篇小说同未曾发表的《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梅丽公爵小姐》合在一起发表,这便是著名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它是莱蒙托夫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
作品名称:当代英雄
外文名称:Геройнашеговремени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作者:莱蒙托夫
首版时间:1840年
字数:189000
1、内容简介
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讲一个片断。
第一篇《贝拉》(Бэла)讲毕巧林遇到年轻淳朴
的贝拉,希望从对她的爱中汲取新的生活动力,可这爱非但没能拯救他反而给贝拉带来了毁灭。
第二篇《马克西姆·马克西姆维奇》(МаксимМаксимыч),讲毕巧林从前的指挥官和朋友马克西姆·马克西姆维奇与冷漠的主人公的会面。毕巧林要去波斯,结果毫无目的毫无意义地死在路上。小说主人公的悲剧通过毕巧林的日记在心理层面上得到深化。
日记分为三个故事,这便是相对独立的《塔曼》(Тамань),《梅丽公爵小姐》(КняжнаМери)和《宿命论者》(Фаталист)。
《塔曼》讲毕巧林出于好奇跟踪走私者险些丧命。
《梅丽公爵小姐》可以看作是一部独立作品,同时又是《当代英雄》分量最重的一部分。在疗养期间,毕巧林出于对格鲁西尼茨基的妒忌,同时也是为了间接地接近旧日情人维拉而佯装追求梅丽公爵小姐,因而遭到格鲁西尼茨基的报复。毕巧林决定以一场决斗了结此事。他杀死了格鲁西尼茨基,抛弃梅丽公爵小姐,但维拉已悄悄离他而去。
《宿命论者》是一篇心理故事,是小说最后一篇,证明毕巧林无论如何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2、目录
里戈夫斯卡娅公爵夫人
当代英雄
第一卷
一贝拉
二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
彼乔林日记
序言
一塔曼
第二卷
二梅丽公爵小姐
三宿命论者
题解
3、作者简介
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МихаилЮрьевичЛермонтов英文译名:Lermontov,MikhailIurievich(1814~1841),俄国作家、诗人。被视为普希金的后继者。他是专制主义统治下的个人主义英雄,也是普希金之后才情最高的俄国作家之一,他的长诗《恶魔》、长篇小说《当代英雄》、诗剧《假面舞会》等创作是世界文学史中的瑰宝。
4、创作背景
19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间,是俄国历史上极为黑暗的年代。沙皇尼古拉一世在残酷镇压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后,疯狂推行高压政策,强化专制统治,社会气氛令人窒息。
莱蒙托夫
但是,反动派的高压政策不可能阻止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样也不可能阻止社会意识的进步。就在残酷的高压政策的夹缝中,一大批代表俄罗斯民族的良心的精英知识分子成长起来,他们不顾外界的种种压力,以莫斯科大学为中心组织起一些秘密小组,热诚地探讨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赫尔岑、奥加辽夫、别林斯基等人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思想活动,就像是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引导着广大俄国先进青年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不懈努力与奋斗。不幸的是,由于尼古拉一世的反动统治过于黑暗与残酷,使许多贵族知识分子空怀一腔热血却因阶级性的软弱而无所作为,在现实面前不断寻求突围又不断退缩。他们不满现实,不愿与反动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渴望有所作为,又无力超越阶级的局限性,因而变得痛苦、消沉、愤世嫉俗、蔑视一切生活道德规范,成为一群俄国文学史上所谓的“多余的人”,这便是19世纪前半期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一个有力的侧面写照。
最早揭示出这种时代精神生态图景的是普希金,他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次通过塑造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个“多余的人”的形象而成为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而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则在精神血脉上与《叶甫盖尼·奥涅金》一脉相承,而且更为深刻更为全面地揭示出了俄罗斯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全书分成两卷,是因为小说分成两次发表的缘故。《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和《彼乔林日记》中的《塔曼》先行发表于一八三九年至一八四〇年的《祖国纪事》上,同样是《彼乔林日记》中的《梅丽公爵小姐》和《宿命论者》则以单行本于后来单独发表。
5、作品分析
作品主题
《当代英雄》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一部心理小说,也是最优秀的心理小说之一。莱蒙托夫运用口头语言,极力避免使用过时的外来语和法语。人物语言富于鲜明的个性。《当代英雄》同时也是一部社会心理小说,作者试图通过毕巧林对社会的态度来揭示他的个性。毕巧林既是社会的产物,同时又与社会对立,不能融入社会。他是当时的青年一代的代表,他们找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因而进入了哪个“多余人”行列。
《当代英雄》这部长篇小说所包孕的内名正如作家在前言中所述,是“由我们整整一代人的恶习合成的肖像画”。很显然,作者用“当代英雄”来为他的小说命名,是在用肯定的语气表达某种对人生的否定性的感悟与理解,是对一种近乎悲剧的人生态度的体察认同。作家以爱情、友谊、人生为小说的题和载体,以其特有的苍凉经验传达出19世30年代俄国优秀贵族青年毕巧林的人生悲剧,并通过对人生深层意蕴的把握,揭示出生命运悲剧的社会、心理成因。在这幅以生态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主人公心灵与人生肖像的连环画中,我们看到的是毕巧林与贝拉、“美人鱼”、梅莉、薇拉4位女子或长或短的奇异的情感经历,与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维尔涅的令人唏嘘感慨的友谊以及由他的生死由命的人生感慨而演绎的一场人生游戏。小说通过对一代人生活道路的否定,达到了对一个时代的否定;通过对一个优秀人物心理的剖析,达到了对人生价值的具有超时代意义的深刻揭示。
彼乔林生来并不是一个平庸的人,他富有使命感,意志坚定,才能出众,他渴求行动,渴求斗争,想做出一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
彼乔林肯定做过许多尝试,但是他的任何尝试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社会肯定不会得到任何好的结果。剩下来的时日做些什么好呢?人活着总要做些什么的,尤其对一个不肯安于现状的人更是如此。于是彼乔林这一代人渐渐沦落,他们玩世不恭,以玩弄别人的感情,造成别人的痛苦也造成自己的痛苦为人生的目的,也就是成了一种在社会上多余的人。彼乔林回顾他一生的全部往事,他不由自主地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生在世界上有什么目的?但具体的目标无法找到,他只好自叹自艾:“啊,目的肯定是有的,我肯定负有崇高的使命,因为我感觉到心灵里充满了使不完的力量,但我不知道这使命是什么;我沉溺于空虚而卑劣的情欲,我在这情欲的熔炉中锻炼得像铁一样冷酷和坚硬,却永远丧失了追求高尚目标的热情,丧失了人生最灿烂的年华。从那个时候起,我多少次扮演过命运之斧的角色!我像一副刑具,常常无冤无仇,毫无怜悯之心,落到注定要牺牲的人的头上……”现实使他变成失去方向、精神空虚、凶恶怨恨、对人失去信心的人,这不仅是彼乔林对自己的鉴定,也是作家对那个时代的专制制度的无情鞭挞,因为归根结底,这样一代青年人之所以无所作为、空虚无聊、玩世不恭,都是沙皇的黑暗统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人们在读了这“多余的人”的故事之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必须改变这个社会,改变这种制造“多余人”的社会条件。历史正是循着这个方向前进着。
人物形象
从作品的整体而言,除了对俄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之外,其震撼人心的魅力还在于对毕巧林这个人物的灵魂异变历程的揭示,即对主人公的机智、犀利与狡黠、刁钻,自觉与不自觉的害人与害己行为心灵成因的展现以及哲学思考。这种展现与思考不仅具有对社会现实的真实面貌的启迪意义,更具有对人与人性的认识价值。
人人心中有上帝,人人心中有魔鬼。即使在毕巧林这样一个十分优秀的人物身上,也从来都是善与恶交织的。主人公的心理世界,始终呈现着善良与邪恶、宽容与狭隘、宁静平和与骚动不安的搏斗与变化。他有着孩提般的笑容,他曾全身心地爱过贝拉。在她遭到抢掠被杀之后,他沉痛良久,大病一场,身心憔悴。但他亦曾醉心于情欲的诱惑,在情感的熔炉中变得像铁一般地冰凉与冷酷。他是一个“会将自己的生命连同声名一连20次地抛掷,但绝不会出卖我的*”的高尚者。他的心灵中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他肩负着崇高的使命,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却始终扮演着命运之神手中伤人的斧子角色。有人说他是一个好男子,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恶棍。在具有浪漫主义渊源的毕巧林形象中始终存在着处于和谐的对立统一体的两个自我:一个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作恶”的自我,一个对生活中“作恶”的自我进行反省审视的“除恶”的自我。两个自我都是真实的,显形的可感可触,隐形的亦不因其潜在性而失去行动和思想的意义。相反,它作为一种“伴侣”而不断左右、甚至主宰着主人公的思维逻辑与行动走向,作为道德伦理的实际判断准则。对主人公灵魂两重性的揭示,使这部作品比一般的写“多余人”的小说更为纯粹、深刻,也更有冲击力和震撼力。作品中主人公的心理与行为有时甚至可能会给读者带来一种鉴赏的费力与困惑。但这种费力与困惑由于主人公强有力的充满反省、思索的理性力量而得到释解。这种人与人性的两个自我的描述,无疑真实、富有哲学意味地体现了人的灵魂世界的客观存在。
这种人性的两重性还使我们认识到毕巧林的悲哀里的一种壮美。毕巧林看透了社会与世俗,也看穿了自己,他是一个孤独悲凉的先觉者,是英雄。他每每想通过对外部的征服证实自己的力量和价值,然而却无法征服自己的内心。他想对世界进行报复,然而受到报复的却最终是他自己。他的每次害人,终以他的灵魂的被伤害而告终。真诚、壮美与悲凉正是英雄美的本质特征。毕巧林未能超越对社会的拒斥,未能超越“多余”,他缺乏一种幡然觉醒的彻悟和积极进取的行动,而这正是时代局限所造成的人格缺陷之所在。
人生哲理蕴涵的融入,是小说获得丰富色彩与幽深内含的重要原因。对读者来说,毕巧林这个形象与其说是时代优秀贵族青年的代表,莫如说是作家笔下的杰出的虚构形象更确切,因为主人公本身就包容了作者对人生的众多领悟。莱蒙托夫有意识地围绕着毕巧林人生历程的描述写出了他对爱与恨、理与情、善与恶、生与死、幸福与苦难等哲学的思索,从而使作品具有丰厚的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的深入就是对人生存在一系列重大问题彻底的反思与怀疑,追寻事物的终极真理。
艺术手法
《当代英雄》是俄国文学中的第一部心理分析小说,因此小说的结构颇见匠心,先是由在高加索服役的军官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向作者(身份是一个过路军官)讲述彼乔林和切尔克斯姑娘贝拉的爱情故事,接着由这作者讲述途中见到彼乔林的印象,并由此引出《彼乔林日记》中的三篇小说。这时已经不是由第三者来介绍彼乔林,而是由主人公彼乔林自己来剖析自己的心灵了。作家采用日记的形式来塑造彼乔林的性格是本书作为心理分析小说的一个特点。日记是一种人物的自白,在这里,有对自己整个内心世界,自己整个复杂、矛盾的内心的精细分析,有对周围人物的细心观察,以及对时代与社会事件的主观评述。作者采用这种由客观到主观的描述,终于把人物从外貌到内心完全彻底地展示出来,使人物犹如站存伦琴射线前面,里里外外都暴露无遗,读者对人物的感知由此得以更加具体和实在,而作家所着重采取的心理分析方法也由此得到更好的发挥。
与以往小说的那种单向度、直线式叙述方式不同,《当代英雄》采用了一种崭新的、便于表现生活的整体面貌和内在律动的多线索多向度叙述方式。作者在小说中安排了3个故事叙述者:一个是从第比利斯往北旅行,沿途写旅行笔记的作者;一个是“年轻上尉”马克西姆·马克西米奇;还有一个便是“当代英雄”毕巧林本人。3个叙述者分别叙述了5个可以各自独立成篇的故事,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贝拉》的故事由马克西姆·马克西米奇讲述,其中穿插着旅游者对讲故事的人的看法;《马克西姆·马克西米奇》的故事由旅行者讲述,既讲马克西姆·马克西米奇,也讲毕巧林;《塔曼》、《玛丽公主》和《宿命论者》则由毕巧林的日记组成。按照别林斯基的说法,作者是把几幅图片镶嵌在了一个优美的完整框子里。使这些图片优美起来,并从而能够揭示出深刻的时代精神内涵的主要因素,是小说出类拔萃的语言艺术的运用。
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小说家,莱蒙托夫在创作过程中十分注重对文学语言的挑选、加工与锤炼。在《当代英雄》中,他放弃运用自己以前比较熟悉的那种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甚至有点过度铺张的语言,有意避开那些过分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隐喻语言,精心地在俄罗斯语言宝库中挑选出那些最确切也最适合作品需要的词语,再加以精雕细琢,重新排列组合到作品中,从而使小说的语言外观有了一种鲜明的艺术性特征,朴素、精确、洗炼,极易为读者理解与接受。
在对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当中,小说家莱蒙托夫总是寻求选择和运用那些最能够表现或揭示出某种生活现象的性质特征的词语,这些精心选择和淘洗出来的语词,很难用其他的语词来取代而不丧失它们鲜明的表现力,因而能够最有力最准确地传达出小说人物和作家本人的生活形貌和思想感情。
恰到好处的比喻,能够很容易地把一些抽象隐蔽的事情与人们日常习见的东西联系起来,使之如能手触目睹。《当代英雄》中的许多比喻不仅新鲜奇特,妙趣天成,而且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这正是莱蒙托夫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个很重要的创作特点。在莱蒙托夫笔下,空气是“又清洁新鲜,像是婴儿的接吻”;暴风雪则“像是一只向*自己着铁笼的格子啄击的,叫喊着的鹰”;而故事的叙述者之一的小说主人公毕巧林则认为自己“好像一个生长在双桅贼船上的水手”。所有这些形象的比喻,都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提高了阅读的审美效果。
语调变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是《当代英雄》叙述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客观地说,莱蒙托夫确实是一位语言大师,无论是在对客观事实的陈述方面,人物的对话当中还是在进行抒情性的叙述与描写之时,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小说当中的人物对话和叙述者对人物行为的评述更是这样,既切合各人的身份,又透射出鲜明的时代精神特征。
马克西姆·马克西米奇是一位平凡的老军人,文化水平很低,但心地仁慈善良,很懂得关心人体贴人,他的语言首先是一种诚实纯朴而又迷恫模糊的日常口语,但是,在讲述到贝拉的故事之时,他却能够善意地避开一些低级的、粗俗的字眼;而一心往上爬的格鲁式尼茨基则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刻意模仿上流社会人们那种说话的语气、姿态,以高谈阔论、夸夸其谈来掩盖自己精神的贫乏、内心的空虚和本质上的粗俗,显示出那个时代俄罗斯上流社会中某些人的虚伪性格和生活态度。
最典型地体现出人物个性特征,并能以此透射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信息的,还是小说主人公毕巧林的语言,他的语言实质上与小说作者莱蒙托夫的语言很难区别开来。因为他们出身、经历基本相同,处于同样的生活环境,届于同样的社会集团或阶层,有着同样的文化背景,所以无论语言、行为还是思维方式都是大致相通的。在小说当中,《塔曼》的语言是最典型的毕巧林式的语言,也是最典型的19世纪俄罗斯文学语言。它们和《玛丽公主》、《宿命论者》的语言以及《贝拉》中的部分叙述语言十分接近,简洁、精炼、优美、含蓄蕴藉,富于感情色彩,因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在这种优美的语言形式中,莱蒙托夫喜欢插入一些抒情的内容,甚至个别地方带有浓郁的罗曼蒂克色彩(比如《玛丽公主》中的个别片断即是如此)。
叙述时序
通读整部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当代英雄》的叙事时序与故事时序并不一致。从小说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毕巧林从在高加索生活到“再从波斯回国的途中死去”这个阶段的历程,按照事件发展先后颁序(即故事时序)来排列的话,小说各个组成部分应该这样来排列《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毕巧林日记(序言)》。但作者却有意将这一故事时序打乱,先通过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之口讲述毕巧林五年前与他生活交往的经历,再写作者亲见毕巧林与马克西姆久别重逢的情景,再写作者听闻毕巧林死去,最后才将毕巧林去往要塞之前(也就是与马克西姆相识之前)的日记公布于读者。所以小说实际上的叙事时序是这样的:《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毕巧林日记(序言)》——《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小说的故事时序虽然被打乱,但却不是无章可循的。这是作者为了刻画毕巧林这个人物形象而有意为之。作者先通过第三者的口述间接描述毕巧林,接着通过作者的亲眼所见直接刻画毕巧林,再通过毕巧林的日记,从人物内心的情感,更进一步描画出毕巧林的内心世界。
6、作品影响
《当代英雄》是俄罗斯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抒情散文的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塑造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俄国贵族青年的典型形象,揭示了造成这种典型的社会根源。
《当代英雄》是俄国现代文学中继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之后出现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虽然它在俄国文学中是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然而不论在思想性上还是艺术性上,它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因而成了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不朽杰作。
7、作品评价
当年这部小说一面世,其超卓拔俗的语言风格就受到了作者同时代人,包括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家和批评家的热烈赞美,果戈理、别林斯基、契诃夫等文学大师纷纷挨文评论。果戈理声称,“我们任何人都还没有写过这样合乎规格的、优美的、脸炙人口的散文”。别林斯基认为“整篇小说渗透了诗意,充满了浓厚的情趣。小说里每个词都意味深长……小说里说的话有时像闪电,有时像一把利剑,有时像撒在天鹅绒上的珍珠”。而契诃夫则更是充满感情地写道:“我不知道有比莱蒙托夫再好的语言了。我是这样做着:我把他的小说像在学校里做学生时那样的一句一节地分开来……我再照样学着写。”
8、中文译本
1956年,《当代英雄》,翟松年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当代英雄》,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年,《当代英雄》,吕绍宗译,译林出版社
1995年,《当代英雄》,周启超译,漓江出版社
1998年,《当代英雄》,冯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当代英雄》,除掁亚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年,《当代英雄》,张小川译,南方出版社
2004年,《当代英雄》,力冈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0年,《当代英雄》,薛璇子译,长江文艺出版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