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科普小知识2022-09-07 12:59:28
...

天地之中历史建造群,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8处11项历史建筑,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于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1、简介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即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建筑,分布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周围,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2000年建筑史,是中国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

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寺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登封这块神秘而奇特热土上的八组11项最具代表性,最有科学、技术、艺术、历史价值的古代建筑: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嵩阳书院、会善寺和观星台等以“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名称,载入《世界遗产名录》。创建于东汉时期的少室阙、启母阙,是中国最古老的*祭祀礼制建筑典范;中岳庙和太室阙,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格局最全面的代表;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嵩阳书院作为中国最早的传播儒家理学、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是已经消失了的书院文化的载体;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和会善寺,是不同时期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纪念碑,千余年来,它们影响了广大范围内的宗教建筑形制。

这组建筑类型之多、规格之高、历时之久、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为世所罕见。它们是中国古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漫长发展的滥觞,更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最真实、最深刻的反映。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已消失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是一座东方古代建筑艺术殿堂。她以古老与博大、凝练与舒展、沧桑与辉煌,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建筑艺术的瑰丽。

在中国古老的宇宙观中,中国是位居天地*之国,而天地中心则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则在郑州登封,因而这里成为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荟萃的中心,中国几大主流文明——儒、佛、道都在这里建立了弘扬传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这里也成为人们测天量地的中心,这一历史背景使得这里汇聚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纪念建筑,其精华,即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它们都与中国“天地之中”传统宇宙观发生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2、建筑群

汉三阙

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建于东汉年间(公元118-123年),是中国仅存的时代最早的庙阙,代表了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雕刻于汉三阙上的图画、篆书、铭文十分精美,是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史的珍贵资料。

太室阙

太室阙,是中岳庙前身太室祠前的神道阙,位于登封市城东太室山黄盖峰下,中岳庙天中阁前600余米处的中轴线上。太室阙中心点坐标为北纬34°27′06.81″,东经113°04′04.09″。太室阙始建于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以青灰色块石砌筑,分为东西两阙,间距6.75米,相对如门,是太室祠的象征性大门。阙身平面呈长方形,上有出檐的四阿顶,为石质仿木结构,东西两阙分别由母阙和子阙组成,各通高3.96米,长2.13米,厚0.7米,子阙比母阙低1.31米。阙身四周雕饰有反映汉代社会风俗和信仰的画像,保存较好的有50余幅。阙的题额刻在西阙南面上部,阳刻,仅存“中岳太室阳城”六字。铭记刻在西阙北面,阴刻,计27行,每行7字,内容主要是赞颂中岳神君的灵应和阳城县长吕常等建阙的缘由。太室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是古代祭祀太室山神的重要实物见证,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为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太室阙为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阳城县长吕常所建。分东西两阙,中间相隔6.75米。东阙通高3.92米,西阙通高3.96米。两阙结构完全相同,由阙基、阙身、阙顶3部分组成。太室阙身以减地平雕手法,刻百戏、狩猎、神话故事、奇禽怪兽以及贵族生活等画面。画像久露荒野,风雨剥蚀,有的已漫漶不清,幸存下来的尚有60余幅。题额刻在西阙南面上部,阳刻篆书“中岳泰室阳城口口口”9字,今仅存6字。题额下刻篆隶参半的铭记,在西阙北面也刻有铭记,为阴刻隶书,计27行,除3、4两行为10字,其余每行9字,每段之前均以圆圈作标识,为汉代石刻文字所罕见。主要是赞颂中岳神君的灵应和吕常等人建阙的缘由。太室阙对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少室阙

位于登封市城西6公里嵩山南麓十里铺村西,为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年)。少室山庙,又称少室祠、少姨庙,明代初期坍毁。少室山庙和太室山庙始建于秦,汉安帝时在庙前建阙。阙后有一东西长60余米、南北宽40余米的平台,当为少室山庙旧址。据杨炯撰《唐少姨庙碑记》可知,少室庙唐代改称少姨庙,其神为妇人像。相传少姨为涂山氏之妹。元代时又把“少姨”作为蚕神嫘祖来奉祀。元代杨奂游中岳时曾在少姨庙即兴赋诗曰:“路旁双阙老,蔓草入荒祠;时见山家女,烧香乞蚕丝。”

启母阙

位于登封市城西北2公里嵩山南麓万岁峰下,为汉代启母庙前的神道阙。启母阙北190米有一处开裂巨石,即“启母石”。据《淮南子》载: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涂山氏化为巨石,石破北方而生启,故后世流传有“闻鼓饷夫”的故事。汉武帝游嵩山时,为此石建庙,今庙已不存。东汉延光三年(124年)颍川太守朱宠于启母庙前建神道阙,汉代因避景帝刘启之讳改名开母庙、开母阙。启母阙结构与太室阙同。西阙现存高3.17米,东阙现存高3.18米,阙门间距6.8米。西阙阙基为两层长方石板,下层石板较大而薄。阙身用长方石块垂直垒砌在阙基上,共7层,总高2.75米,每层用石2~3块。最上层的石块雕作斗形,上承托阙顶,下呈斜角与阙身垄相连。阙顶残毁过甚,残存部分在阙身上部东侧,雕作四阿顶。顶的上部雕瓦垄、垂脊,四周雕柿蒂纹瓦当和板瓦,下部刻仿木椽子。阙顶正脊已毁。阙上有两方阙铭,皆在西阙北面。一方为启母阙铭,一方为堂溪典嵩高庙请雨铭。启母庙阙铭,篆书,内容分两部分,前12行为题名,满行7字;后24行为四言颂辞和仿楚辞体裁的赋,满行12字。阙铭的前一部分,回顾中国古代一次触目惊心的特大洪水,鲧因用堵的方法进行治理失败而丧生;禹吸取教训改用疏通河道排洪泄水的方法,终于成功。赞颂因为征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可贵精神,以及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秦王朝的统一,禹和他的事迹逐渐埋没无闻的经过。后一部分着重叙述汉王朝的圣德广布天下,在这里兴祠庙祭祀神明,上天的灵应显示了种种瑞兆,风调雨顺护佑了百姓,为此立阙刻铭,使光辉业绩传之干秋万代。堂溪典嵩高庙请雨铭,在启母阙铭下,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刻。隶书,计18行,行5字。前6行已泐毁,“其言惟何”后也不存,现存11行,共55字。铭文间隙处及其他石块上浮雕人物画像、幻术、骑马出行、斗鸡、驯象、吐火、进谒、倒立、饮宴、日御羲和、启母化石、夏禹化熊、郭巨埋儿、月宫、蛟龙穿环、犬逐兔、果下马、蹴鞠、鹤叨鱼、虎扑鹿、孔甲畜龙等画像70余幅。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登封市西北13公里太室山南麓。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该寺因山而得名,清景日昣《说嵩》:“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少林寺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拳法的发祥地。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又称佛陀),在登封嵩山首创少林寺,传播小乘佛教。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住持少林寺,传播大乘佛教,后人称之为“禅宗初祖”,称少林寺为“禅宗祖庭”。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周武帝宇文邕禁灭佛道,少林寺被毁。周静帝宇文阐于大象年间(579~580)重兴佛教,少林寺得以复兴,更名“陟岵寺”。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复称少林寺,并赐田百顷,从而奠定了寺院庄园的基础。隋末农民军袭击少林寺,火焚少林寺塔院和附近的殿堂屋宇。唐初,因寺僧助战李唐政权有功,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封赏,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垂拱年间(685~688年)、开元年间(713~741年)几次修整,至玄宗年间,少林寺建筑规模已相当宏伟。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灭法,寺中许多殿宇、佛像大多被毁,至此以后,少林寺发展缓慢。直到元、明之际,才有较大发展。元代裕公在主持少林寺期间,兴建了藏经阁和许多殿宇。元末兵火之后,明代又重修了藏经阁、千佛殿、立雪亭等,奠定了今日少林寺之规模。至1928年军阀混战中,少林寺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钟楼、鼓楼等主要建筑与重要文物被军阀石友三烧毁。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拨款维修,修复了全部围墙,翻修了山门、立雪亭、千佛殿、地藏殿、东西寮房和大部分古塔。1982年以后根据有关资料重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藏经阁、紧那罗王殿、六祖殿、禅堂、僧院等,使这些殿堂又恢复了昔日面貌。

少林寺建筑群主要包括三部分:常住院(即人们通称的少林寺)、塔林、初祖庵。少林寺主体为常住院,中轴线建筑共7进,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第一进:山门,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门额悬康熙皇帝书题“少林寺”横匾。山门内塑有弥勒佛和韦驮像,山门左右各建单间硬山掖门。进山门中为甬道,两侧有马道,甬道边立唐、宋、元、明、清各代古碑30余通。第二进:天王殿,面阔5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绿色琉璃瓦顶,1986年重建。大雄宝殿左右两厢自南而北为钟楼(左)、鼓楼(右),还重建了紧那罗王殿(左)、六祖殿(右)、东西禅堂和僧院。六祖殿和西禅堂后为塔院,院内有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年建砖塔两座。第四进为法堂(藏经阁)。阁后地势突起,形成高台院落,为第五进方丈院,主室面阔5间,硬山式建筑,匾题“方丈”2字。院东、西两侧各建硬山寮房5间。第六进为立雪亭,此亭亦名达摩亭,相传是禅宗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求法的地方。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庑殿顶,石柱上有明代题字,殿内悬乾隆题“雪印心珠”横匾,佛龛内供达摩铜像。东间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铜钟1口。第七进为千佛殿,又名毗卢殿,面阔7间,硬山式建筑,创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檐下悬挂“西方圣人”匾,殿内明间佛龛中有铜铸毗卢像,东墙下供有明周王赠汉白玉“南无阿弥陀佛”1尊,东、西、北三壁绘“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壁画。殿内地面上有48个武僧练功的站桩脚窝。大殿东厢为白衣殿,西厢为地藏殿。白衣殿(又名锤谱殿)面阔5间,硬山,出前廊,殿内佛龛*铜铸白衣菩萨像。北墙绘16组拳术对打观武图,南墙绘持械格斗图,东墙被神龛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绘“十三棍僧救唐王”壁画,南半部绘“紧那罗王御红巾”壁画。大殿东北和东南壁角绘文殊、普贤二菩萨像等壁画,神龛两侧分别绘制降龙伏虎罗汉。地藏殿,建筑形式同白衣殿,殿内塑地藏王,北壁和南壁绘十地阎君画像,西壁绘二十四孝图。

中岳庙

中岳庙,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历史上汉武帝对于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但因时代的局限,晚年热衷于神仙方士之说,渴望自己能够同传说中的轩辕皇帝一样成为神仙。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览和礼祭嵩山,在登上太室山时发生了奇迹:随从的官员在山上听到好像有呼“万岁”的声音,其实这是方士们为博得汉武帝欢心,投其所好而设的一个骗局。但贪恋长寿的汉武帝听后十分高兴,于是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禁止砍伐山上的树木,以山下之百产封给神祠作为供奉之用,使中岳庙地位更加巩固。同时,太室山被封为“嵩高山”,简称“嵩山”,正式与中国原有的四岳并列,称为“中岳”。唐代中岳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武则天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登嵩山封中岳时,加封中岳神,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武氏对中岳庙“情”有独钟,使它声望日益兴盛。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仿照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对中岳庙大加整饰,扩建殿宇,是中岳庙的鼎盛时期。明清两朝对中岳庙又多次整修,特别是乾隆时按照北京故宫的建造方法,对中岳庙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整修。又设宜道会司,以掌管全县的道教事务。从此中岳庙飞甍映日,杰阁联云,梁画栋,金碧辉煌,整个庙宇的布局制式都与故宫相似。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初一,清高宗(即乾隆)至中岳庙致祭,当夜御制《谒岳庙》诗二首,其一为:“正正堂堂地,巍巍焕焕京。到来瞻气象,果足庆平生。惬我长年愿,陈兹祈岁情。忽闻鸾鹤韵,疑有列仙迎。”中岳庙“得宠”于历代帝王,由此可见一斑。庙内主要建筑,从南向北,由低至高,顺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大殿、寝殿、御书楼,前后共11重。最北以黄盖亭为终端,站在亭内可俯瞰中岳庙全景,远眺苍翠群山。中轴线两侧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殿宇、楼阁、廊庑等共400余间,气势恢宏。庙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珍存着许多文物瑰宝。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城北3公里峻极峰下,因坐落于嵩山之阳,故名。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唐弘道元年(683年)春、冬,高宗两访潘师正,以嵩阳观为行宫。五代后唐清泰元年至三年(934~936年)进士庞式曾在嵩阳观聚徒讲学,后周时改名太乙书院,宋至道年间(995~997年)赐名“太室书院”,并赐九经子史,置校官,生徒数百人。宋景祐二年(1035年)赐名嵩阳书院,并设院长掌理院务,拨学田百亩以供开支。名儒司马光、范仲淹、程颐、程颢等相继在此讲学,一时声名大振。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书院更名承天宫,明重修后复改为嵩阳书院,并建二程祠。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知县叶封重修,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耿介又复兴书院并增建修补。耿介亲自执教,传旨授业,成绩显著。嵩阳书院经金、元、明、清多次增补修建,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特别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先后修建了先贤祠、先师殿、三贤祠、丽泽堂、藏书楼、道统祠、博约斋、三益斋,并增设场垣。

观星台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建筑——登封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1276-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以此为中心点观测并推算出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其精确度与现行公历仅相差26秒,创制时间却早了300年。观星台位于登封市告成镇,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八大景区之一。观星台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之一,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善寺

会善寺,位于登封市城北6公里嵩山南麓积翠峰下。该寺原为魏孝文帝(471~499年)离宫,正光元年(520年)复建闲居寺。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嵩岳寺,后隋文帝赐名会善寺。唐武则天巡幸此寺拜道安禅师为国师,赐名安国寺,并置镇国金钢佛像于寺内。唐代增建殿宇、戒坛、塔,规模宏大,高僧辈出,如元同、净藏及天文学家一行等皆出于该寺。五代时于嵩山琉璃戒坛纳法,又名“封禅寺”:后梁时废。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赐名“嵩岳琉璃戒坛”、“大会善寺”。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5年)又赐名“万寿禅寺”。

嵩岳塔寺

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嵩山南麓嵩岳寺内。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后改建为佛教寺院;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改名“闲居寺”,并广为增建,殿宇达千余间,僧众700余人。隋文帝仁寿二年(601年)改名嵩岳寺,唐朝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作为行宫。当时楼阁相连,亭殿交辉,盛极一时。据李邕《嵩岳寺碑记》载:“广大佛刹,殚极国才,济济僧徒,弥七百众。落落堂宇一千间。”现塔院内大雄殿及两侧的伽蓝殿、白衣殿均为清时所建,惟此塔为北魏时物,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我国现存最古的砖塔。

3、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位于中国河南省的嵩山,被认为是具有神圣意义的中岳。在海拔1500米的嵩山脚下,距河南省登封市不远,有8座占地共40平方公里的建筑群,其中包括三座汉代古阙,以及中国最古老的道教建筑遗址——中岳庙、周公测景台与登封观星台等等。这些建筑物历经九个朝代修建而成,它们不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天地之中的概念,还体现了嵩山作为虔诚的宗教中心的力量。登封历史建筑群是古代建筑中用于祭祀、科学、技术及教育活动的最佳典范之一。

上一篇: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下一篇:泰姬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