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国界线总长1862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夜晚平均气温11℃。平均年降水量732毫米。拉脱维亚政局基本稳定。2015年12月,斯特劳尤马总理辞职。韦约尼斯总统于2016年1月13日提名绿色农民联盟党人库钦斯基斯为总理候选人。2月11日,拉脱维亚议会以60票赞成,32票反对审议通过了由绿色农民联盟、团结党和民族联盟组成的新一届*成员名单,库钦斯基斯正式出任总理,任期至2018年。拉脱维亚分为110个区和9个全国级市。截至2013年,拉脱维亚总人口为204万,城市人口占69%。截至2013年,拉脱维亚民族中拉脱维亚族占61%,俄罗斯族占27%,白俄罗斯族占4%,乌克兰族占2%,波兰族占2%,立陶宛族占1%。此外还有犹太族、爱沙尼亚族等民族。
中文名称:拉脱维亚*
英文名称:RepublicofLatvia
简称:拉脱维亚
所属洲:欧洲
首都:里加
主要城市:道加瓦皮尔斯,利耶帕亚
国庆日:11月18日
国歌:《上帝保佑拉脱维亚》
国家代码:LVA
官方语言:拉脱维亚语
货币:欧元
时区:UTC+2(夏时制:UTC+3)
政治*: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莱蒙德斯·韦约尼斯、总理马里斯·库钦斯基斯
人口数量:1,960,424(2016年)
人口密度:31.5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拉脱维亚人
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教路德宗
国土面积:64589平方公里
水域率:1.5%
GDP总计:276.77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14118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371
国际域名缩写:.lv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国家格言:“为了祖国与*”
最大城市:里加
人类发展指数:0.814(排名44,极高,2013年)
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
国际组织:地中海联盟、欧盟、北约
1、国家概况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国界线总长1862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夜晚平均气温11℃。平均年降水量732毫米。
公元10世纪,建立早期的封建公国。12世纪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军侵占,后归属德利沃尼亚政权。1583~1710年,先后被瑞典、波兰—立陶宛公国瓜分。1710~1795年,被沙皇俄国占领。1795~1918年,拉东部和西部分别被俄罗斯和德国割据。1918年11月18日,拉成为独立的*。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秘密条约,拉被划入苏联*范围。1940年6月,苏军根据苏拉双边友好协议进驻拉,建立苏维埃政权,同年7月21日成立拉脱维亚苏维埃**,8月5日并入苏联。1941~1945年,被德国侵占。二战结束后,重新并入苏联。1990年5月4日,拉最高苏维埃通过关于恢复拉脱维亚独立的宣言,并改国名为拉脱维亚*。1991年8月22日,拉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拉独立。9月17日,拉加入联合国。
2、历史沿革
公元前3000年左右,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定居在波罗的海的东岸。
拉脱维亚地图
公元前900年,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以及说芬兰语的利沃尼亚人,几个不同的波罗的海部落定居在拉脱维亚。波罗的海人建立了到古罗马的商路,以当地产琥珀交换贵金属。
12世纪晚期,第一个传教士由罗马教皇派遣,来到了道加瓦河下游进行传教。并且逐渐建立了由德国商人和传教士为主的定居点但当地居民却没有接受基督教。于是日耳曼十字军被派往拉脱维亚,用武力强迫当地居民改信基督教。这时,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都已建立自己的王国并与入侵者对抗。但在13世纪早期,德国人控制了今日拉托维亚的大部以及爱沙尼亚的南部地区。并且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十字军国家即后来所知的玛利亚地或利沃尼亚。里加成为了主要的贸易中心,并于1281年的加入了汉萨同盟。
18世纪时,俄国从瑞典和波兰获取了现拉脱维亚的所有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
1980年,苏联开始进行政治改革,这也促进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发展。
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拉独立。9月17日,拉脱维亚加入联合国。
自独立以后,拉脱维亚积极培养和西方各国的关系,并已于2004年加入欧盟和北约。
2006年10月7日,拉脱维亚举行议会选举。人民党获得100个席位中的23席,绿党和农民联盟获得18席,新时代党得到18席,和谐中间党占据17个席位,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祖国与*联盟、为了统一的拉脱维亚*党分别获得10个、8个和6个席位。人民党、绿党和农民联盟、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以及祖国与*联盟组建联合*,艾加尔斯·卡尔维蒂斯继续担任总理。
2007年5月31日,拉脱维亚议会举行总统选举,瓦尔季斯·扎特莱尔斯当选总统。
3、地理环境
位置
拉脱维亚位于东欧平原西部,临波罗的海东岸,里加湾深入内陆;同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接壤。面积为6458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62046平方千米,内水面积25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拉脱维亚地形以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120米以下,最高点海拔311米。
拉脱维亚海岸线长307千米,里加湾深入内陆。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千米,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千米。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
水文
拉脱维亚主要河流是道加瓦河和高亚河。境内多湖泊和沼泽。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140个,较大的湖泊有卢班斯湖、拉兹纳湖、埃古列湖和布尔特涅克斯湖。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有1.4万条河流,其中长度10千米以上的有777条。
4、自然资源
有泥炭、石灰石、石膏、白云石、石英沙等少量矿产。有1.4万个野生物种。森林面积349.7万公顷,其中168.6万公顷为国有林,覆盖率为49.9%。
5、行政区划
拉脱维亚分为110个区和9个全国级市。
6、国家标志
国旗
拉脱维亚国旗
拉脱维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2:1。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的横宽条组成。早在13世纪时,居住在拉脱维亚的拉特加人就使用过红、白、红图案的旗帜。1918年这面民族旗帜得到了事实上的合法化,1922年确定国旗的颜色和比例。1940年拉脱维亚成为苏联的加盟*,当时的国旗为在苏联国旗旗面的下部加白、蓝色的水波纹图案。1990年拉脱维亚宣布独立,象征拉脱维亚民族统一的红、白、红旗又被用来作为国旗。这种红色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暗红色,国际间习惯称之为“拉脱维亚红”。暗红色讴歌了拉脱维亚人为了祖国勇于披肝沥胆、抛洒热血的爱国情怀,白色抒发了拉脱维亚人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渴望。
国徽
拉脱维亚国徽分为大、中、小三个样式。其中小国徽为盾徽:上方为太阳,十七道光芒代表十七个操拉脱维亚语的地区;左下角为狮子,表示西拉脱维亚;右下角为狮鹫,表示东部地区。盾上方有三颗五角星,象征了历史上的三个区。中国徽加上了橡树枝条。大国徽的树枝以国旗捆绑,左右以狮子和狮鹫守护着。
国歌
《上帝保佑拉脱维亚》(拉脱维亚语:Dievs,svētīLatviju!)是拉脱维亚的国歌。作曲人及作词人皆为卡尔利斯·包马尼斯(KārlisBaumanis,1834年–1904年)。
7、人口民族
人口
拉脱维亚人
截至2013年,拉脱维亚总人口为204万,城市人口占69%。2007年全国人均寿命72.3岁,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99.8%,入学率90.2%。拉脱维亚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全国居民的54%,男女比例差别之大稳居世界第一。
民族
截至2013年,拉脱维亚民族中拉脱维亚族占61%,俄罗斯族占27%,白俄罗斯族占4%,乌克兰族占2%,波兰族占2%,立陶宛族占1%。此外还有犹太族、爱沙尼亚族等民族。
8、政治
政局基本稳定。2015年12月,斯特劳尤马总理辞职。韦约尼斯总统于2016年1月13日提名绿色农民联盟党人库钦斯基斯为总理候选人。2月11日,拉脱维亚议会以60票赞成,32票反对审议通过了由绿色农民联盟、团结党和民族联盟组成的新一届*成员名单,库钦斯基斯正式出任总理,任期至2018年。
宪法
1993年7月6日,拉议会通过决议,恢复1922年拉独立初通过的宪法。1994年、1996年和1997年,议会三次对宪法进行了修订。宪法规定拉脱维亚是独立的**,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多任两届,总任期不超过八年。总统任命总理并授权其组成*(须经议会简单多数通过)。
议会
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由100名*组成,任期四年,*由18岁以上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参选党必须获得5%以上的选票才能进入议会。本届议会是2014年10月选举产生的第十二届议会,共有6个议会党团,其中和谐中心25席,团结党23席,绿色农民联盟21席,民族联盟—一切为了拉脱维亚及祖国*联盟17席,真心为拉脱维亚7席,拉脱维亚地区联盟7席。现任议长伊娜拉·穆尔涅采(InaraMurniece),女,民族联盟成员,2014年11月当选。议会领导机构为议会主席团,由主席(即议长)、两名副主席、秘书长和副秘书长5人组成。议会下设15个委员会,每年举行春季和秋季两次会议。
*
现*于2016年2月成立,成员名单如下:总理马里斯·库钦斯基斯(MarisKUCINSKIS,绿色农民联盟),外交部长埃德加斯•林克维奇斯(EdgarsRINKEVICS,团结党),财政部长达娜•雷兹涅斯-奥佐拉(DanaREIZNIECE-OZOLA,女,绿色农民联盟),文化部长达茜•梅尔巴尔德(DaceMELBARDE,女,民族联盟),卫生部长因昆提斯•别列维奇斯(GuntisBELEVICS,绿色农民联盟),环境保护与地区发展部长卡斯帕尔斯•格尔哈茨(KasparsGERHARDS,民族联盟),国防部长莱蒙德斯·伯格马尼斯(RaimondsBERGMANIS,绿色农民联盟),教育科技部长卡尔利斯•沙杜尔斯基斯(KarlisSADURSKIS,团结党),福利部长雅尼斯·雷尔思(JanisREIRS,团结党),农业部长雅尼斯•杜克拉夫斯(JanisDUKLAVS,绿色农民联盟),交通部长乌尔迪斯•奥古利斯(UldisAUGULIS,绿色农民联盟),副总理兼经济部长阿尔维尔斯•阿舍拉登斯(ArvilsASERADENS,团结党),司法部长德金塔尔斯•拉斯纳奇斯(DzintarsRASNACS,民族联盟),内政部长里查德斯•科兹罗夫斯基斯(RihardsKOZLOVSKIS,团结党)。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院长伊瓦尔斯·比奇克维奇斯(IvarsBICKOVICS),2008年6月就职。总检察长埃里克斯·卡尔梅耶斯(ĒriksKALNMEIERS),2010年7月就职。
政党
截至2014年,在司法部登记注册政党和政治团体主要有:
莱蒙德斯·韦约尼斯
(1)和谐中心联盟(HarmonyCenter):反对党。由“和谐”社会*党、拉脱维亚社会党组成。其主体“和谐”社会*党由四党合并成立于2010年。里加市长尼尔斯·乌沙科夫斯(NilsUSAKOVS)同时担任该党主席。雅尼斯·乌尔巴诺维奇斯(JanisURBANOVICS)为和谐党副主席及议会党团主席。
(2)团结党(Unity):执政联盟成员。由新时代党(NewEra)、公民联盟(CivicUnion)和另类政治联盟(SocietyforOtherPolitics)于2010年3月6日合并成立。议会党团主席和党主席均为阿博尔京娜(曾担任第十、十一届议会议长)
(3)民族联盟——一切为了拉脱维亚及祖国*联盟(NationalAlliance"AllForLatvia!"–"ForFatherlandandFreedom/LNNK"):执政联盟成员。由一切为了拉脱维亚党(AllForLatvia!)和为了祖国和*党(ForFatherlandandFreedom/LNNK)于2010年合并成立。2011年7月23日转为单一政党。共同主席为加伊迪斯•贝尔津什(GaidisBERZINS)和莱维斯·津塔尔斯(RaivisDZINTARS)。议会党团主席为加伊迪斯•贝尔津什(GaidisBERZINS)
(4)绿色农民联盟(UnionofGreensandFarmers):执政联盟成员。由拉脱维亚农民联盟(Latvia'sFarmers'Union)和拉脱维亚绿党(GreenPartyofLatvia)于2006年合并成立。联盟主席为ArmandsKrauze。议会党团主席为奥古斯特·布里格曼尼斯(AugustsBrigmanis)。
其他政党有:改革党(ReformParty)、统一拉脱维亚*党(ForHumanRightsinUnitedLatvia)、拉脱维亚社会*工人党(LatvianSocialDemocraticWorkers’Party)、最后党(LastParty)、支持总统共和制党(ForaPresidentialRepublic)、人民控制党(People'sControl)、“*、消除恐惧、仇恨与愤怒”党(Freedom.FreefromFear,HateandAnger)、基督*联盟(ChristianDemocraticUnions)等。
重要人物
莱蒙德斯·韦约尼斯:总统。1966年6月生于俄罗斯西北部的普斯科夫。1995年获拉脱维亚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早年从事教师、地方*等职业,并在多家环保单位供职。2002年起进入拉政界。2002年至2003年任环境保护与地方发展部长。2003年至2011年任环境部长。2011年10月前任环境保护与地方发展部长。后任*。2014年至2015年任国防部长。2015年6月当选总统,7月宣誓就职。懂英语、俄语。伊娜拉·穆尔涅采(InaraMurniece)议长,女,1970年12月30日出生,2007年毕业于拉脱维亚大学经济文化系,进入政坛前担任记者、编辑,2011年辞去记者职务参加议会选举并成功当选第十一届议会*,2014年9月当选第十二届议会*,11月4日就任议长。懂俄语、英语。马里斯·库钦斯基斯:总理。1961年11月出生于拉脱维亚瓦尔米耶拉。毕业于拉脱维亚大学经济学系。1994年起历任瓦尔米耶拉市政厅*、地区理事会主席、市长、地区发展部长。2002年至2016年任*,2014年起任议会长期发展委员会主席。2014年加入绿色农民联盟。2016年1月被韦约尼斯总统正式提名为总理候选人。2月其内阁名单获议会通过。懂俄语、德语和基本英语。
9、经济
1991年恢复独立后,拉脱维亚按西方模式进行经济*改革,推行私有化和*市场经济。1998年被正式接纳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2008年遭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降达20%。2009年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75亿欧元贷款援助,成功实施财政紧缩,2011年起恢复经济增长。2015年拉经济主要数据如下(资料来源:拉*统计局):
里加
国内生产总值:279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7%
失业率:9.9%。
工业
工业支柱产业有采矿、加工制造及水电气供应等。2014年工业产值同比下降0.9%,其中制造业同比下降0.1%,工业占GDP比重16.37%。
农业
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2014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5%。(资料来源:拉脱维亚*统计局)
服务业
服务业是拉脱维亚的支柱产业。2014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0.19%。
对外贸易
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根据拉*统计局资料,2015年拉进出口总额为263.6亿美元,同比下降18%。
拉脱维亚主要贸易伙伴仍为周边欧盟成员国和独联体国家,主要出口国为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主要进口国家为立陶宛、德国、俄罗斯,对周边国家依赖程度依然较高。
主要出口商品是木材、木制品及木炭、钢铁、矿物燃料;主要进口商品为矿物燃料、机械用具及零配件、车辆及零配件。
外国资本
截至2014年底累计吸引外资90亿欧元。拉已同奥地利、保加利亚、白俄罗斯、比利时、加拿大、中国、瑞士、捷克、丹麦、埃及、西班牙、爱沙尼亚、芬兰、法国、英国、希腊、克罗地亚、匈牙利、冰岛、以色列、意大利、韩国、科威特、立陶宛、摩尔多瓦、挪威、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新加坡、斯洛伐克、瑞典、土耳其、乌克兰、乌兹别克、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签署投资保护协定。
著名公司
“阿尔达利斯”啤酒厂(Aldaris):拉最大的啤酒酿造企业,有140余年历史。主要生产各种啤酒和无酒精饮料,年销售额近3800万美元。产品出口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莱依玛”巧克力厂(Laima):拉最大的巧克力糖果生产企业,1924年建厂,年销售额3500多万美元。主要产品有:巧克力糖、巧克力糕点、奶糖、水果糖等。产品出口美国、德国、以色列、瑞典、瑞士、爱沙尼亚、立陶宛和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
“格林戴克斯”制药有限公司(Grindex):波罗的海三国制药行业的龙头企业,经营范围包括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生产多种药品,包括几种专利产品,其产品销售到50多个国家。2011年公司营业额达1.39亿美元,增长6.9%,纯利润1340万美元,减少5.6%。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俄罗斯有四家子公司,在1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10、军事
1991年8月23日开始组建军队,11月成立国防部。现任武装力量司令是雷蒙茨·格劳贝准将(RaimondsGRAUBE)。国防力量由陆、海、空军和国民卫队组成。2006年前实行义务兵役,2007年1月开始实行军队职业化。根据本人意愿,军队与士兵签署3至15年的服役合同。计划于2020年将国防预算增加到占GDP2%的水平。军队实力计划维持在5100人左右。在组建军队过程中,特别是2004年4月拉加入北约后,美、英、德、法及北欧国家提供了培训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协助。在北约支持下,拉同立陶宛、爱沙尼亚积极开展军事合作,统一三国安全事务。三国在北约框架内联合进行的项目有:波海的海国家联合区舰队(BALTRON)、波罗的海地区空情监控网(BALTNET)和波罗的海军事学院(BALTDEFCOL)。迄今,拉已同40多个国家的军队建立联系,同近30个国家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从1996年4月起,拉军开始参加国际维和行动。目前,拉在阿富汗驻军约180人。
11、外交
恢复独立以来,拉将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外交优先方向。2004年4月2日,拉正式加入北约;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12月30日,拉宣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拉特与欧元正式挂钩,汇率浮动不超过1%。2014年1月1日,拉正式启用欧元,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2015年上半年首次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在对外关系上,拉全力深化与欧盟、美国的关系,谋求发展与俄罗斯的务实合作,拓展外交空间。拉与15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1991年9月12日,中拉两国建立外交关系。1992年1月4日,中国在拉设立大使馆。同年1月底,拉*与*当局签署所谓“建立领事关系的联合声明”,于2月上旬允许台在里加开设“总领事馆”。中国*决定从拉撤出大使馆。1994年7月,拉*代表团前往北京,承诺断绝同*的领事关系,双方签署了中拉两国关于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同年8月,中国大使馆恢复在里加工作。
2015年,中拉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11月,拉总理斯特劳尤马来华出席第四次16+1*会晤,*总理会见。2月至8月,“中国文化节”在波罗的海三国举办。3月,拉教育和科技部长塞勒来华出席第四届亚欧大学校长会议。4月,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赴拉参加第五届亚欧教育部长会议。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赴拉参加第三届亚欧交通部长会议和“16+1合作”框架下的里加交通物流会议。5月,拉农业部长杜克拉夫斯访问北京、上海并参加第十六届上海国际食品及饮料博览会。拉交通部国务秘书奥佐林斯访问上海、成都、重庆并出席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9月,拉交通部国务秘书奥佐林斯访问成都,拉交通部与成都市*签署合作意向书。11月,中拉文化部签署2016-2020年文化交流计划。
2016年1月,中拉签署在里加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的谅解备忘录。2月,中国港湾工程公司与里加商业港集团签署新建煤码头项目协议。7月,拉交通部长奥古利斯访华。9月,拉副总理兼经济部长阿舍拉登斯来华出席第19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汪洋副总理会见阿。10月,拉教育和科学部国务秘书雷依娜来华出席中国—欧盟国家教育部长会议和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会,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会见。
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6年中拉贸易总额为11.9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中方出口10.6亿美元,同比增长3.9%,进口1.3亿美元,同比下降8.6%。拉出口商品主要是机械和电子设备、运输工具、金属制品、化工产品、木材及其制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金属制品等。
中国驻拉脱维亚大使:黄勇(2015年9月递交国书)。馆址:里加市甘尼布丹比斯街5号,邮编LV-1045(5GanibudambisStreet,Riga,LV-1045,Latvia)。电话:(00371)67357023,67357024。传真:(00371)67357025。电子信箱:E-mail:chinaemb_lv@mfa.gov.cn。经济商务参赞处地址:里加市达尔巴街2号,邮编LV-1046(2DarbaStreet,Riga,Latvia)。电话:(00371)67805475,传真:(00371)67805470。电子信箱:E-mail:lv@mofcom.gov.cn。
拉脱维亚驻华大使:赛尔嘉(MarisSELGA,2016年2月29日递交国书)。馆址:北京市朝阳区嘉林路甲1号嘉林花园71号别墅。电话:(010)64333863。传真:(010)64333810。电子信箱:E-mail:latemb.cn@bj-shuma.net。
同欧盟的关系
积极参与欧盟决策,重点在预算问题上维护自身利益。支持欧盟通过“财政契约”和银行业监管,赞成欧元区扩大并成为稳定、强大的统一货币联盟。主张欧盟各成员国均衡发展,要求欧盟为拉农村发展拨款,并将对拉农业补贴提高至欧盟平均水平的80%。
同美国的关系
两国于1991年9月5日建交。拉美关系是拉双边外交重点之一,强调与美的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4月,美派150名士兵赴举行联合军演。
同波罗的海等邻国关系
与波海、北欧及德国等周边国家开展紧密合作。通过与上述国家定期磋商,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能源安全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寻求在欧盟内的共同利益,并就欧盟中期预算和在阿富汗行动协调立场。但在能源供应多元化问题上未取得重大进展。
同俄罗斯的关系
拉俄于1991年10月4日建交。两国历史积怨深重,关系时有龃龉。拉在乌克兰问题上态度较为强硬,支持美欧对俄采取制裁措施。
同独联体各国的关系
拉与同为前苏联加盟*的独联体国家关系普遍良好,政治、经贸往来密切,支持欧盟东部伙伴计划,密切关注乌克兰局势发展。
12、交通
铁路:总长1860公里,其中250公里电气化铁路,2014年货运量5704万吨。
拉脱维亚铁路
公路:*公路线总长20093公里。2014年公路货运量6223.9万吨。
水运:内河航线全长350公里。主要海港有里加、文茨皮尔斯和利耶帕亚。2014年里加港吞吐量4108万吨,文茨皮尔斯港吞吐量2620.6万吨。
空运:共有飞机216架,有里加、文茨皮尔斯、利耶帕亚三个国际机场。波罗的海航空公司(AIRBALTIC)创建于1995年,是拉唯一的国际航空公司,国家占99.8%股份,目前拥有飞机28架,其中5架波音737-500飞机,9架波音737-300飞机,6架FOKKER-50飞机,8架庞巴迪Q400飞机。2014年,里加国际机场客运量为481.4万人次,同比增长0.4%。里加现有直飞莫斯科、伦敦、曼彻斯特、斯图加特、维也纳、巴黎、罗马、米兰、法兰克福、都柏林、慕尼黑、布鲁塞尔、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哥本哈根、华沙、特拉维夫、布拉格、塔林、维尔纽斯、基辅、奥德萨、明斯克、塔什干、伊斯坦布尔等地的国际航班。
13、文化
截至2014年共有112所博物馆、15家电影院、559个文化中心、811所公共图书馆和9家剧院。
教育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允许私人办学校。大学实行公费和自费两种制度。2012/2013学年度在校学生43.2万人。其中学前班人数为9.3万,普通学校21.2万,职业学校为3.2万,高等院校9.4万人。主要高等院校有:拉脱维亚大学、里加工业大学、拉脱维亚农业大学、波罗的海俄罗斯学院、拉脱维亚医学院、拉脱维亚海洋学院、拉脱维亚音乐学院、拉脱维亚艺术学院等。创办于1919年的拉脱维亚大学是建校最早的大学,现有13个院系。
新闻出版
拉报纸和杂志主要用拉文和俄文发行。拉文报纸主要有:《拉脱维亚报》、《日报》、《独立报》、《经济日报》、《里加晚报》等。俄文报纸主要有:《今日新闻报》、《电讯报》(周报)。英文报纸有《波罗的海时报》(周报)。
主要通讯社有拉脱维亚通讯社(LETA)和波罗的海新闻社(BNS)。拉通社成立于1920年,原为国家通讯社,1997年实行私有化,现有160名记者和编辑人员,主要提供波罗的海三国新闻,用拉、俄、英三种文字发稿。波罗的海新闻社成立于1991年4月,现有200名工作人员,主要提供北欧和环波海地区国家新闻,用拉脱维亚文、立陶宛文、爱沙尼亚文、俄文和英文5种文字发稿。拉有20多名驻外记者,主要在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美国、比利时等国进行采访报道。现有100多名外国常驻记者,其中50余名来自俄罗斯各大报纸、通讯社和电视台,其他来自中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波兰、芬兰、丹麦、德国、加拿大等国。路透社、德通社和新华社在拉设有记者站。
有47家全国和地方广播电台,分别用拉语和俄语广播。拉国家广播电台为公共电台,成立于1925年,共有五套节目。一套用拉语广播,主要为新闻分析类节目,二套为拉脱维亚流行音乐节目,三套为古典音乐节目,四套用俄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播音,以新闻分析为主,五套以娱乐节目为主。其他主要广播电台还有:“FM100”,“SWH”,“StarFM”,“FM102.7”,基督之声广播电台、“SuperFM”等。
全国和地方电视台有28家。拉脱维亚国家电视台(LTV)是拉最大的公共电视台,成立于1954年,有两个频道,一频道以新闻、国际评论等政治性节目为主,全部用拉语播出。七频道主要是文艺、体育和娱乐节目,有部分俄语节目(占30%)。商业电视台主要有:拉脱维亚独立电视台(LNT)、电视三台(TV3)和电视五台(TV5)。另有59家有线电视台,BaltcomTV和TeliaMulticom用户最多,可收看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波兰等国的电视节目。
14、旅游
2014年拉入境游客达652万人次。主要来自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挪威、瑞典、德国等国。拉主要旅游城市和风景区有:里加古城、尤尔马拉海滨、希古达和采西斯风景区、露天民俗博物馆、隆达列宫等。全国共有旅游公司202家,主要有:拉脱维亚旅游公司(LatviaTours)、里加旅行社(RigaTravelAgency)、塔斯旅游公司(TasTravelAgency)、大学生青年旅行社(StudentandYouthTravel)、波罗的海旅游公司(BalticTravelGrou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