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立陶宛

科普小知识2022-09-07 15:10:06
...

立陶宛*(立陶宛语:LietuvosRespublika,英语:RepublicofLithuania),简称“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是一个拥有辉煌文明的历史古国,自古以来与俄罗斯一直在北欧和东欧争雄,后由于国力衰退,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附庸国并最终遭到吞并。一战后独立,但在二战时又遭苏联吞并,成为苏联加盟*之一。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再次独立,直到1991年9月6日苏联才承认其独立。后加入欧盟和北约。立陶宛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011年立陶宛国内生产总值为428亿美元,同比增长5.9%,人均GDP约合13253美元。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交通物流、生物技术、激光技术为立陶宛的优势产业。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此时恰逢欧元诞生15年纪念日。

中文名称:立陶宛*

英文名称:TheRepublicofLithuania

简称:立陶宛

所属洲:欧洲

首都:维尔纽斯

主要城市:考纳斯、克莱佩达等

国庆日:1918年2月16日

国歌:《国歌(立陶宛)》

国家代码:LTU

官方语言:立陶宛语

货币:欧元

时区:UTC+2(夏时制:UTC+3)

政治*: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总理:阿尔吉尔达斯·布特凯维丘斯

人口数量:287万(2016年)

人口密度:45.8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立陶宛人

主要宗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65,300平方公里

水域率:1.35%

GDP总计:427.39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14880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370

国际域名缩写:.lt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国家格言:“民族的力量源于团结”

人类发展指数:0.834(2013年)

国花:芸香

国树:桦树

最大城市:维尔纽斯

注音:ㄌㄧˋㄊㄠˊㄨㄢˇ

1、国家概况

立陶宛*,面积6.53万平方公里,人口285万(2017年1月)。立陶宛族占84.2%,波兰族占6.6%,俄罗斯族占5.8%。此外还有白俄罗斯、乌克兰、犹太等民族。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多数居民懂俄语。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此外还有东正教、新教路德宗等。

国家元首: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DaliaGRYBAUSKAITĖ,女),2014年5月连选连任,任期5年。

重要节日:国家重建日(国庆日):2月16日(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国家重建,立陶宛*成立);恢复独立日:3月11日(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发表恢复独立宣言);国家日:7月6日(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国王明陶卡斯加冕)。

2、历史沿革

1009年史书首次提及立陶宛。

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

1385年后立陶宛与波兰三次联合。

1387年接受天主教为国教。

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1795年后逐步被沙俄吞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曾一度被德国占领。

1918年2月16日,立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

1920年10月9日,波兰占领维尔纽斯和立东部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成为立临时首都。

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秘密条约,立被划入苏联*范围,次年初苏军进驻立境内。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立被德国占领。

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立陶宛苏维埃**成立并加入苏联。

1990年3月11日,立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

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立独立,9月17日立加入联合国。

2004年3月29日立加入北约,5月1日成为欧盟成员国。

3、地理环境

位置


立陶宛地图

立陶宛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中东部(北纬3°54'~56°27',东经20°56‘~26°51’),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南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国境线总长为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

地形

立陶宛地形以平原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东南部的高低,最高点海拔293.6米。

水文

立陶宛是欧洲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面积超过0.5公顷的湖泊有2830个,湖泊总面积达88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DRUKSIAI湖面积4479公顷;共有722条河流,最长的河流涅曼河全长937公里,流经立陶宛境内长度475公里,自东向西流入波罗的海。

气候

立陶宛气候介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之间,冬季较长,多雨雪,日照少;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温度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为-4°C-7°C;夏季较短而且凉爽,日照时间较长;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温暖,7月平均气温16-20°C。

4、自然资源

森林和水资源丰富。森林面积217.7万公顷,覆盖率为33.4%。有722条河流,长度超过100公里的河流有21条,最长的涅穆纳斯河全长937公里,在立境内长度为475公里。立境内湖泊众多,水域面积超过880平方公里,面积超过0.5公顷的湖泊有2834个,其中最大的德鲁克夏伊湖面积4479公顷(42.26平方公里)。此外还有泥炭、矿物建筑材料等资源。

5、行政区划

2011年6月,立陶宛进行行政区划改革,取消县制,全国改为由7个城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区共60个地方行政单位构成,大小城镇100余座。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希奥利艾等。

6、国家象征

国名


立陶宛国徽

立陶宛*(TheRepublicofLithuania)。简称立陶宛,国名源于波兰语,意为“多雨水的国家”。

国旗

立陶宛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黄、绿、红三色。立陶宛于1918年宣布独立,建立资产阶级*,采用黄、绿、红三色旗作为国旗。1940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采用左上角有黄色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下部有白色窄条和绿色宽条的红旗作为国旗。1990年宣布独立,采用上述三色旗为国旗。2004年7月8日国旗的长宽比例从2:1变成5:3。

国徽

立陶宛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一位身着银装的骑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右手挥一把银剑,左手持蓝地镶金黄色双十字的盾牌。前苏联时期曾经使用的加盟*国徽。另有大国徽,盾外有独角兽和狮鹫守护,上有大公冠。下有三叉戟,并书以格言“让统一盛放”。

7、政治

立陶宛政局总体稳定。格里包斯凯特总统保持较高民意支持率,于2014年5月连选连任,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2016年新一届议会选举中,农民与绿色联盟党赢得大选,与原执政联盟中的社会*党联合组成新一届执政联盟。新*上台后,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与总统、议会配合较为默契。

宪法

1992年10月25日经全民公决通过,11月2日生效,后多次修订。现行宪法共15章154条。规定立陶宛是独立的**,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权利一律平等。立为议会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批准或否决总统提名的总理人选;任命和解除国家*的职务;有权弹劾总统,但需经3/5以上*支持。总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最多任两届。凡年龄在40岁以上且近3年在立连续居住的立公民可竞选总统。如总统病故、辞职、被弹劾或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务时,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就重大外交问题做出决策,经议会同意任命和撤换总理,根据总理推荐任命和撤换部长。

议会

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有141个席位,任期四年。凡年满25岁、在立定居的立公民有权竞选*。其中71名*由全国71个选区直接选出,其余70名由进入议会的政党产生,获得5%以上选票的政党和7%以上选票的政党联盟可进入议会,并根据各自获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席。本届议会于2016年10月选举产生,主要党团及所占议席分别为:农民与绿色联盟党56席、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党31席、社会*党17席、*运动党14席、波兰人选举运动党8席、秩序与正义党8席、劳动党2席、绿党1席、“立陶宛名单”党1席、“反腐败”竞选联盟1席、独立候选人2席。现任议长维克托拉斯·普兰茨凯蒂斯(ViktorasPRANCKIETIS),2016年10月当选。

*

本届*为独立后第17届*,由农民与绿色联盟党和社会*党于12月13日组成,下设14个部。总理:萨乌柳斯·斯克维尔内利斯(SauliusSKVERNELIS)。内阁成员包括:外交部长利纳斯·安塔纳斯·林克维丘斯(LinasAntanasLINKEVICIUS)、环境部长凯斯图蒂斯·纳维茨卡斯(KestutisNAVICKAS)、能源部长济吉曼塔斯·瓦伊丘纳斯(ZygimantasVAICIUNAS)、财政部长维柳斯·沙波卡(ViliusSAPOKA)、国防部长雷蒙达斯·卡罗布利斯(RaimundasKAROBLIS)、文化部长丽安娜·鲁奥基特-约松(LianaRoukyte-Jonsson,女)、社会保障与劳动部长利纳斯·库库莱蒂斯(LinasKUKURAITIS)、交通与通讯部长罗卡斯·马休利斯(RokasMASIULIS)、卫生部长奥雷利尤斯·韦里加(AurelijusVERYGA)、教育与科学部长尤尔吉塔·佩特劳斯基内(JurgitaPETRAUSKIENE,女)、司法部长米尔达·瓦伊纽特(MildaVAINIUTE,女)、经济部长明道加斯·辛克维丘斯(MindaugasSINKEVICIUS)、内务部长埃穆蒂斯·米休纳斯(EimutisMISIUNAS)、农业部长布罗纽斯·马尔考斯卡斯(BroniusMARKAUSKAS)

司法机构

宪法法院院长罗穆阿尔达斯·凯斯图蒂斯·乌尔拜蒂斯(RomualdasKestutisURBAITIS),2011年4月就职,任期9年。最高法院院长金塔拉斯·克里热维丘斯(GintarasKRYZEVICIUS),2009年10月就职,任期9年。总检察长埃瓦尔达斯·帕西里斯(EvaldasPASILIS),2015年12月就职,任期5年。

政党


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

截至2014年3月,立共有40余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注册登记,主要政党有:

(1)农民与绿色联盟党(LithuanianPeasantandGreensUnion):联合执政党之一。2001年创建,现党员人数4850余人。农绿党在上届议会中仅有“1席之地”。历史上曾多次更名,一度影响了其政党形象和知名度。2012年以来沿用现名。党主席:雷蒙纳斯·卡尔斯吉斯。

(2)社会*党(LithuanianSocialDemocraticParty):联合执政党之一。1896年创建,1989年8月12日重建,2001年1月27日与立陶宛劳动*党(LithuanianDemocraticLaborParty)合并。现有党员2.1万余人。主席金陶塔斯·帕卢卡斯(GintautasPaluckas)。

(3)劳动党(LithuanianLaborParty):2003年11月26日创建,2006年发生分裂,部分党员脱党另建公民*党。2011年6月,立陶宛新联盟(NewUnionofLithuania)与劳动党合并。2013年4月,与工党(Labor)合并。2013年10月,与基督教党(ChristianParty)合并。现有党员2.4万余人。主席洛丽塔·格劳济涅内(LoretaGRAUZINIENE,女),前议会议长。

(4)秩序与正义党(OrderandJusticeParty):2002年3月9日成立,原名**党,2006年5月13日改称秩序与正义党(**党),2008年3月8日该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决定正式改称现名,现有党员1.3万余人。主席罗兰达斯·帕克萨斯(RolandasPAKSAS),前总统。

(5)立陶宛波兰人选举运动(ElectoralActionofPolesinLithuania),在野党(2014年8月退出执政联盟)。1994年8月28日成立,现有成员1350余人。主席维尔德玛·托马舍夫斯基(ValdemarTOMASEVSKI),现任欧洲议会*。

(6)祖国联盟—基督教*党(原保守党)(HomelandUnion—LithuanianChristianDemocrats“LITHUANIANCONSERVATIVES”):在野党。1993年5月1日成立。现有党员1.4万人。主席安德留斯·库比留斯(AndriusKUBILIUS),前总理。

(7)*运动党(LiberalsMovementoftheRepublicofLithuania):在野党。2006年2月25日成立,主要由从*中间联盟中退出的成员组成,现有党员4900余人。主席埃利吉尤斯·马修利斯(EligijusMASIULIS),前交通部长。

(8)*中间联盟(LithuanianLiberalandCentreUnion):在野党。2003年5月31日创建,由立*者联盟、中间联盟和现代基督教*联盟三党合并组成,现有成员4000余人。主席阿尔吉斯·恰普利卡斯(AlgisČAPLIKAS),前副议长。

其他政党有:勇敢之路党(TheWayofCourage)、农民党联盟(ThePeasantsUnion)、绿党(GreensParty)等。

重要人物

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DaliaGRYBAUSKAITĖ):总统。女,1956年3月生于维尔纽斯市。1983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日丹诺夫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1988年在莫斯科社会科学院完成经济学博士论文答辩。1983-1990年在维尔纽斯高级党校任教。1990-1991年在立陶宛经济研究所任职。1991-1994年先后任对外经济关系部和外交部司长。1994-1995年任驻欧盟大使兼入盟谈判副代表。1996-1999年任驻美国使馆公使。1999-2001年先后任财政部和外交部副部长。2001-2004年任财政部长。2004-2009年任欧盟委员会财政计划和预算委员。2009年5月当选总统,并于7月正式就职。2014年5月连选连任总统,并于7月正式就职。未婚,无子女。维克托拉斯·普兰茨凯蒂斯(ViktorasPRANCKIETIS):议长,生于1958年7月26日,农民与绿色联盟党副主席。毕业于立陶宛农业学院,获生物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任立农业学院助教、讲师。2008年出任亚历山大·斯图津斯基大学农学院院长。2016年任该校教授。2016年11月当选立第十二届议会议长。萨乌柳斯·斯克维尔内利斯(SauliusSKVERNELIS):总理,生于1970年7月23日,农民与绿色联盟党党员。毕业于维尔纽斯理工大学汽车专业,获米科拉斯·罗梅瑞斯大学法学硕士。曾出任立警察总局交管局路巡队队长、巡警队队长、交管局局长。2011年出任警察总监。2014年出任内务部长。2016年11月出任*总理。

8、经济

2016年,立陶宛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立陶宛货币500立特

国内生产总值:386.3亿欧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440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2%

货币名称:欧元

失业率:7.9%

工业

2013年工业(不含建筑业)产值716.65亿立特(约合275.5亿美元),同比增长0.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9%。工业主要分为加工制造业、水电气供应两大部分,产值分别为627.14亿立特和81.19亿立特,同比分别增长1.55%和下降5.58%。2010年,工业从业人口23.81万,占就业总人口的17.7%。

农业

2016年农产品产值24.73亿欧元,同比减少8.9%,产量同比下降2.9%。其中,谷物产值下降16%,畜牧产值下降4.2%。谷物产量下降8%,产值下降0.7%。

服务业

服务业是立陶宛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服务业产值144.5亿欧元,同比增长6.7%。其中交通运输业76.5亿欧元,酒店服务业1.74亿立特,其他服务业75.96亿欧元,同比分别增长5.9%、3%和7.7%。2014年,服务业从业人口43.9万人,占就业总人口的33.2%。

旅游业

2014年,立陶宛宾馆、旅店、疗养院等旅游机构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02.2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118.3万人次,占58.5%,主要来自俄罗斯、波兰、德国和拉脱维亚等国。2014年,立公民赴国外旅游88.5万人次,同比增长1.4%,主要目的国为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拉脱维亚。截至2014年底,立共有各类宾馆、酒店等1400家,客房24251间。主要旅游景点:维尔纽斯老城、特拉盖古堡、凯尔纳维遗址、尼达沙丘、帕兰加、希奥利艾十字架山、德鲁斯基宁盖等。

财政金融

立陶宛*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月,立黄金外汇储备200亿立特(57.92亿欧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

立陶宛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立*和地方财政收入共计75.72亿欧元,超过财政预算2.37亿欧元,相当于预算的3.2%。其中增值税收入低于预算1%,消费税超出预算2.5%,企业所得税超出8.3%,个人所得税超出4.8%.

截至2013年12月,立国家债务(含**、地方*及社会保障基金债务)总额469.68亿立特(约合180.6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4%,其中国内债务142.03亿立特,同比增加28.51亿立特,国外债务327.65亿立特,同比减少24.6亿立特。同期,*长期债务440.91亿立特(约合169.5亿美元),占93.9%,短期债务28.76亿立特(约11.06亿美元),占6.1%。

截至2013年,立共有7家注册商业银行、9家外国银行分行和2家外国银行代表处,外国资本超过80%。此外还有立*信用社及其他67家信用社,另有174家欧盟国家银行虽在立无代表机构,但可处理跨国业务。

对外贸易

据立陶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进出口总额为473.35亿欧元,其中出口总额226.08亿欧元,同比下降1.3%,进口总额248.35亿欧元,同比下降2.2%。

主要出口商品为矿产品、机电设备、电气设备、木材等,主要进口商品为矿产品、机电设备、电气设备、化工产品、蔬菜及水果等。

立主要出口目的地仍然是俄罗斯,占出口总额的13.5%,其次为拉脱维亚(9.9%)、波兰(9.1%)、德国(7.7%)。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占比14.4%,其次为德国(12.1%)、波兰(10.8%)以及拉脱维亚(8%)。

外国资本

截至2014年年底,立陶宛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28.6亿欧元,较上年增加1.14%,人均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4404欧元。主要投资国及所占份额依次为:瑞典22.1%,荷兰11.3%,德国8.7%,挪威6.3%,波兰、塞浦路斯各5.7%。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批发零售、机动车和摩托车维修、信息通讯等领域。

对外投资

截至2014年年底,立陶宛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3.3亿欧元,较上年减少1.76%。对外投资总额中90.8%投向欧盟国家,8.2%投向独联体国家。主要投资对象国及所占份额依次为:荷兰20.4%,波兰12.8%,拉脱维亚、塞浦路斯各11.3%,爱沙尼亚8.5%。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教学、科研和技术活动、制造业、批发零售、机动车和摩托车修理、金融保险业。

9、军事

1992年11月19日组建军队,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立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国防委员会是协助总统处理国防事务的决策机构,由总统、议长、总理、国防部长和三军司令组成。现阶段实行行政领导与作战指挥相分离的军政、军令双轨领导*,即由国防部文职人员控制军队,由三军司令及其领导的国防参谋部指挥部队执行各种作战训练任务。现任国防部长尤奥扎斯·奥莱卡斯(JuozasOLEKAS),三军司令阿尔维达斯·波丘斯(ArvydasPOČIUS)中将。立国家安全政策是公开、透明和非对抗性的,认为目前国家安全未受到任何直接军事威胁,不视任何国家为敌人。2011年,立军共有1.6万余人,编为陆军、空军、海军、特种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军事教育训练机构和部队等,其中陆军约6000余人,空军约1000余人,海军约600余人,还有8000余名预备役人员。目前,立军在阿富汗等地派驻200余人参与北约军事行动及协助当地重建工作。

2016年度国防预算5.75亿欧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48%。

10、外交

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5月1日加入欧盟。奉行务实的对外政策,重视睦邻友好合作,努力扩大在波罗的海地区乃至欧盟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已先后加入6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大力发展与乌克兰、摩尔多瓦、外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国家的关系,支持其加入欧盟和北约。2007年12月21日,立正式成为申根协议成员国。截至2013年12月,立陶宛建交国总数为174个。2011年,立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轮值主席国,积极推动该组织在应对跨国威胁、维护地区安全、发展与地中海国家关系等方面的合作。2012年担任波罗的海与北欧八国区域合作机制协调员。2013年下半年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进能源安全与“东部伙伴关系”作为主要任务。2013年10月,当选2014-2015年度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首都维尔纽斯

同中国的关系

1991年9月14日中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2012年,中立关系发展顺利,各领域合作日益深化。4月,*总理在波兰华沙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会晤的立陶宛总理库比留斯。5月,立陶宛议会副议长塔马绍斯卡斯率立中*小组访华,7月,**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将访立。9月,立陶宛总理库比留斯来华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新领军者年会,*总理会见。立经济部长日留斯来华出席第16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并访问山东省。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张建南访立。10月,商务部副部长陈健访立。2013年中立关系续有发展。11月,国务院总理*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会晤的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2014年8月,立总统格里包斯凯特、总理布特克维丘斯、议长格劳济涅内、外长林克维丘斯分别就云南鲁甸地震向*主席、*总理、张德江委员长和王毅外长致慰问信。12月,*总理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会晤的立总理布特克维丘斯。2015年2月,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主持联合国安理会公开辩论会期间会见立外长林克维丘斯。6月,张高丽副总理访立,分别同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总理布特克维丘斯会见、会谈。11月,*总理在苏州会见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会晤的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2016年6月,杨晶国务委员访立,同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会谈。2017年4月,张德江委员长访问立陶宛,同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总理斯克维尔内利斯、议长普兰茨凯蒂斯分别会见、会谈。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双边贸易额14.5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其中中方出口12.9亿美元,同比增长6.6%,进口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9%。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魏瑞兴。馆址:维尔纽斯市阿尔吉尔多大街36号(Algirdog.36,LT-03218Vilnius,Lithuania)。电话:(3705)2162861;领事部电话:2162972;传真:2162682。网址:www.chinaembAssy.lt。经商处地址:维尔纽斯市布林捷街34号(Blindžiųg.34,LT-08110Vilnius,Lithuania)。电话:(3705)2722375;传真:2722161。网址:http://lt.mofcom.gov.cn。

立陶宛驻华大使:伊娜·玛邱罗尼塔(InaMarciulionyte,女)。馆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18号京润水上花园B区30号,邮政编码:100016。电话:(010)84518520;传真:(010)84514442。

同美国的关系

1991年9月6日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立独立以来,一直与美保持密切关系,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基本支持美方立场,积极参与美领导的军事行动。与北约互动频繁。

同俄罗斯的关系

1991年10月9日与俄罗斯建立外交关系。受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立俄关系发展缓慢,高层往来不多。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立俄关系有所恶化。

同波罗的海邻国的关系

立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在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等众多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传统联系,三国之间除设有国家元首、*首脑及部长级定期会晤机制外,还建立了波罗的海大会、波海地区国家经济论坛、三国首都会议机制等。此外,三国还就推动建立波海三国统一能源市场、修建波海联合铁路等问题上取得一定进展。

同欧盟的关系

支持欧盟应对欧债危机相关举措,呼吁各国严肃财政纪律。认为欧盟应积极解决促进经济增长、就业、改善商业环境、中小企业发展等问题。积极推动波海三国在能源、欧盟财政分配、地区安全等问题上统一立场,力争欧盟内话语权,维护共同利益。

11、交通

交通体系完备,铁路网与欧洲及独联体国家连成一体,可直接或转车前往有关国家;公路网发达,有E28、E67、E77、E85、E262、E272等6条欧洲公路干线经过;克莱佩达港是立最大海港,与世界200多个港口通航。国内交通运输以公路、铁路为主。

2014年,立全年货运总量为1.27亿吨,较上年增长3.3%。客运总量为4.26亿人次,较上年增长3.6%。

主要国际机场:维尔纽斯机场、考纳斯机场、帕兰加机场。

12、文化

教育

教育管理机构主要是教育和科学部、议会教科文委员会和国家科学委员会。重大教育问题由议会或*与国家科学委员会协商决定。采取10年基础教育制度,即初等小学(1~4年级)、基础中学(5~10年级)。基础中学毕业后,学生可选择进入高级中学(2年)、职业学校(3~4年)、音乐学院(6年)或职业教育中心。高级中学毕业后可进入高校进行为期4~5年的本科学习。此外,立还设立强化高中(通常为私立中学)(4年)、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儿童而设)和青年学校等。

2012~2013学年,立共有各类学校1242所,注册学生总数为373900人。全国共有大学23所,在校大学生113800名,教师9809人。主要高等院校有:维尔纽斯大学、维尔纽斯师范大学、盖迪米纳斯理工大学、考纳斯维陶塔斯大学、考纳斯理工大学、考纳斯医学院和立陶宛军事学院等。维尔纽斯大学创建于1579年,是立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也是欧洲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现有学生2.2万名。

新闻出版

2011年,立定期出版558种杂志和期刊,年发行总量6170万份;报纸262种,发行量1.76亿份。主要报刊有:《立陶宛晨报》、《*报》、《晚间消息报》、《商业新闻》、《考纳斯日报》、《西部快报》、《人物杂志》等。

主要通讯社有:立陶宛通讯社(ELTA)、波罗的海通讯社(BNS)等,均为私营通讯社。

主要电视台有:国家电视台——立陶宛电视台(LTV)、*独立频道(LNK)、“TV-3”电视台、“TV-4”电视台等。

主要电台有:国家电台——立陶宛电台、“M-1”电台、“*电台”、“*之波”电台、俄语电台“俄罗斯广播”、波兰语电台“ZNADWILII”等。

13、旅游

值得游览的地方包括St.Anne教堂、GatesofDawn、圣三一堂、Basilian修道院、Vilnius大学、Vilnius座堂、Gediminas塔、十字架山等。


圣安娜教堂

十字架山

最令人难忘的是十字架山(HillofCrosses)。十字架山是一个非常细的山头,上面插了上万个型型式式的十字架,每一个十字架背后都印证了立陶宛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立陶宛开国以来的战争及革命都一一完整地保留在这些十字架上。

圣安娜教堂

圣安娜(St.Anne)教堂,位于维斯杜拉河坡最高、华沙最美的克拉科夫斯基普热德梅济(CrakowskiePrzedmiescie),由圣安娜公主(MazowszeDuchesAnne)和她的儿子博莱斯瓦夫四世,1454年为贝纳迪(Bernardine)教派的教士而建,1515年及1657年教堂曾遭回禄之灾,仅剩现在所见的哥德式圣坛(Chancel)部分为最早的建筑。最值得参观的是教堂内部一律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设计及陈设,满布着一七四○年代的名家绘画、天花板下垂的水晶灯、反射在包着金箔的雕刻及圣像,照得整个教堂光辉灿烂。

在圣安娜教堂旁竖有1683年完成的巴索玛丽圣母像(BlessedVirginMaryofPAssau),这也是在波兰大动乱中未被波及的塑迹,塑像双手抱着圣婴,慈辉流露,令人感动。

上一篇:拉脱维亚

下一篇:摩尔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