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科普小知识2022-09-08 12:54:57
...

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的西南部,地处徐闻县境内,分布在角尾、迈陈、西连的西部海区,北纬20°10′36″-20°27′00″,东经109°50′12″-109°56′24″之间。东起蓬莳港,至灯楼角为折点,向北经苞西盐场、放坡村、谭鳌、东场、承梧、田西、水尾村、金土、石马角一线,以石马角为折点向东延伸至龙耳、大井修船厂,沿途海岸线长35公里。保护区总面积14378.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356.1公顷,缓冲区面积4665.2公顷,实验区面积5357.2公顷,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珊瑚礁及其海洋生态资源。

中文名称: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广东省雷州半岛的西南部

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14378.5公顷

景点级别:*自然保护区

设立时间:2007年

1、历史沿革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海洋养殖业的兴起,徐闻珊瑚带上曾出现众多珍珠养殖场,珊瑚礁受到严重破坏。


1999年,徐闻县成立了徐闻珊瑚礁县级自然保护区,加强该区珊瑚礁自然资源的保护,并于2002年经湛江市人民*批准提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6月,广东省人民*批准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徐闻珊瑚礁被评为广东省“最美的地方”之一。

2007年4月,国务院批准升格为*自然保护区。

2、地理环境

保护区滨临的角尾乡和西连镇为滨海地区,三面临海,地势低平,北部稍高,南部较低,地质多为沙壤和沙质土。保护区海岸和潮间带基本上是沙滩和岸礁,主要为滨海-浅海相砂泥质碎屑岩和湖泊相含膏盐碎屑岩构造,岩性特征以浅灰绿色粉砂岩、棕红色泥岩和灰黑色玄武岩为主。长在灰黑色玄武岩上的珊瑚较多,也较茂盛。

保护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较高,四季不明显;降雨充沛,年际变化率较大;雨热同季,干湿季较分明。

潮汐:徐闻海岸带潮汐现象主要是太平洋潮波进入南海后形成的。徐闻县与海南岛南北相对,之间的琼州海峡东西走向,略似条带形的内陆航道,东西两个出口分别连着七洲洋和北部湾,加上每年东南、西南、东北的季风和海峡沟底凹凸不平地形的影响,形成无规则的混合潮。保护区主要受北部湾不规则全日潮控制。

潮流:保护区内的潮流分布不均匀,南端与琼州海峡相连海区及水尾角西部海区的流速较大,而在湾内东场以西一带海面,流速很小,甚至不明显。

保护区的表层环流主要受北部湾表层环流的控制,冬季受琼州海峡西向的表层环流影响较强,其环流方向以北向和西北向为主。夏季受西南季风吹送和琼州海峡东向环流的影响较强,其环流方向以东南向和南向为主。

保护区海域最低水温在每年的1月,约为18℃左右。最高水温出现在7月,约为30.5℃,年平均水温为26℃左右。

主要受热带气旋及台风、冰雹、龙卷风和寒潮影响。

3、保护对象

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共3目19科82种。其中,软珊瑚目7科27种,在软珊瑚目中,有柳珊瑚类5科23种,软珊瑚类2科4属4种;群体海葵目1科1属1种;石珊瑚目11科54种,石珊瑚全部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并列入世界CITES公约。礁栖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Annelida11个科12种,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6个科7个种,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7个科19个种,软体动物门Mollusca19个科33个种。渔业资源种类共发现经济鱼类、头足类、甲壳类、贝类等,共43科84种。


4、管理状况

广东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设局长一名,副局长一名,内设办公室、资源环境科、技术研究科3个科室。

办公室职责: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党务、纪检、文化、宣传、组织人事、政策法规,对外联系与协调,文字档案、信息、财务、资产管理、劳动工资和后勤管理等方面工作。


资源环境科职责:负责监测保护区环境生态因子变化,监管区域内各种活动、制定资源管护计划和资源的日常管护工作、宣传并执行保护区法规。

技术研究科职责:负责对珊瑚进行种群监测,研究珊瑚的习性,影响因素和培育技术,承担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和合作研究项目或保护区立项的科研工作,负责科技档案、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管理。

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目标是在抓好保护、科研、宣传教育三大任务的前提下,将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稳定、环境良好、物种基因库丰富、生态旅游发达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制定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

3、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4、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5、进行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教育;

6、在不影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1、设置6个固定样地,保留、利用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设置的6个珊瑚礁生态定位观测点。通过现地观测和采样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分布、生长和恢复等各项指标以及珊瑚礁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等。

2、进行保护区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鱼卵仔鱼和游泳类生物渔业资源等生物种群监测,为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

3、珍稀、濒危物种监测。监测区内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为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生态环境因子监测。通过对保护区海区水质、沉积物等因子监测,提供、分析影响生态环境的主导因子的基础数据,为自然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珊瑚病害发生研究。

6、珊瑚资源恢复研究。将遭受破坏而各方面都适合珊瑚生长的典型地段作为科研示范区,通过进行珊瑚无性繁殖养成,有性繁殖,幼体附着、培养,成体移植等试验、研究方法,进行珊瑚资源的恢复研究,提出珊瑚资源恢复的最佳方法和手段。

7、主要经济水产品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繁育技术研究。研究、探索繁育方法、苗种培育技术、养成技术等。

8、经济海洋生物和药用海洋生物综合利用的研究。

9、每年定期开展珊瑚普查活动,对保护区内的珊瑚礁生态资源状况进行调查。

10、开展珊瑚礁分子生物学研究。

上一篇:柴天佑

下一篇:红色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