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
北京四中创建于1907年,初名顺天中学堂,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学,2002年9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2002年增设国际部,2005年与北海中学合并,恢复初中招生,现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700余人(含国际部留学生)。现任校长刘长铭。
中文名称:北京市第四中学
外文名称:ThefourthmiddleschoolofBeijingCity
简称:北京四中
校训:勤奋、严谨、*、开拓
创办时间:1905年
类别:中学
现任校长:刘长铭
知名校友:陈景润、于丹、王昆仑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1、学校简介
北京四中创建于1907年,初名顺天中学堂,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学,2002年9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2002年增设国际部,2005年与北海中学合并,恢复初中招生,现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700余人(含国际部留学生)。现任校长刘长铭。
学校占地587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053多平方米。
建校百年来,四*培养毕业生近35000名。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多年来,四中从实际出发,形成了以养成教育、情感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内容的多层次德育工作体系;四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坚持全面育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
北京四中的根本所在,是始终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循循善诱且锐意进取。刘景昆、张子鄂等老师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中学生在这得天独厚的良好氛围中茁壮成长。近年来,四中每年有200余人次在市区以上各种竞赛中获奖,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多次获金牌,96%以上的毕业生高考成绩超出第一批录取线,每年有一百多人考入北大、清华两所著名高校。
北京四中的办学理念:“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办学特色:“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坚持全面育人”;校训“勤奋、严谨、*、开拓”。
2007年9月4日,*总理四中百年华诞前夕到校看望师生,对四中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把四中办成世界一流学校,全校师生正在为实现此目标努力工作。
2、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北京市第四中学的前身,可追溯至清末光绪、宣统年间的顺天四路学堂,而由此改组设立的顺天中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东路中学堂(通州)、南路中学堂(大兴黄村)、西路中学堂(卢沟桥)和北路初级师范学堂(昌平沙河)相继创办。后经顺天所属二十四州、县所举绅士会议,顺天府凌府尹福彭决定于京师另立一所中学,分选各属合格学生入堂肄业,并决定以位于西什库的宛平高等小学堂校舍开办顺属中学堂。学部议复御史张世培奏请顺天府正式开设顺天中学堂。
《议复御史张世培奏顺天府尹破坏章程淆乱定章折》部分内容如下:查顺天四路学堂创始于前府尹臣陈璧议。由各属契税项下酌加五成,专备四路学堂之用。东路设于通州城内,南路设于大兴县属黄村,每年款项均约六千两。西路设于卢沟桥,每年款项三千两。北路款项仅一千余两,已另摊派各属每年三千两,办理初级师范学堂。而东、西、南三路中学,自开办以来,或三年或二年,议者谓人数太少,程度不齐,遂有主归并中学、添设师范之说。顺天府尹凌福彭到任后,札饬二十四属各举绅士定期会议。开议之时,主归并者十有四人,不归并者十人。遂定于京师另立中学一所,三中学之学生、经费概行归并。而不主归并之说者,咸不免啧有烦言。此御史张世培所以有破坏学务、淆乱定章之奏也。……臣等公同商议,……似应照该府尹原议,先在京师设立一所,分选各属合格学生入堂肄业。查从前顺天府宛平小学堂校舍甚为宏敞,该堂移设外城,其原有校舍拟作为顺属中学堂;其现办之东、西、南三路中学堂学生并于此校肄业,北路学生有合格者亦酌量选择收录,以昭平允。
顺天中学堂成绩品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顺天府在今西什库天财库旧址(今称后库)筹设顺天中学堂,并派藩祖荫作监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是顺天中学堂正式创校之年。顺天四路学堂42名学生入学肄业(东路14名、西路10名、南路14名、北路4名),称为甲班(今称第一级,于1912年十二月毕业)。学制为四年,设国文、算术、历史、英文、社会学、国画等课程。宣统元年(1908年)正月,学堂添招乙班(英文班),学生三十一名(今称第二级,于1913年七月毕业)。宣统二年(1909年)正月,添招丙班(英文班),学生三十九名(今称第三级,于1915年正月毕业)
民国之后
第一任校长王道元题写的校碑。(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顺天中学堂由京师学务局管辖,委派王道元为校长,下设教务学监和斋务学监。同年9月29日更改校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校,并定该日为校庆日,并一直延续下来。民国二年(1913年),学校在原有英文班的基础上,开设德文班。全校共有四个班97名学生。
民国八年(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有四中学生代表前住*游行集会,途中被军警驱散,并被押送回校。同年6月,学校学生因在街头宣传,数人被捕,关押十余天。同年8月27日,有学生参加京津学生在北京的游行示威,国文老师潘云超因在《益世报》上发表支持学生运动的署名文章,被北洋*逮捕。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北平沦陷,在日军统治下,学校实行奴化教育,日本教官进驻学校,同时增设日语课程。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日伪校长王岩涛来校,遭到师生反对,后被学生赶出了校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接管四中,委派孙鹿宾任校长。此时,中国*地下组织在四中活动,并在高中学生中发展地下党员。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五月二十二日,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燕京大学的部分四中校友返校,向该校高三学生做反内战宣传。内六区警察局闻讯后派数十名警察持枪冲进学校,包围了礼堂,捆绑正在演讲的校友。在场的四中学生与警察发生争执,有几名学生被刺刀刺伤。后北平市长何思源派专人来校为校友松绑,并向学生道歉。同年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学生组织义演募捐用来重建化学实验室。
北京四中师生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底至三十八年(1949年)初,*军队占领校园,学校*停课,校舍成为为兵营,操场成为炮兵阵地,百余株树木被砍伐,课桌椅被焚烧。
北京解放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同年3月15日北京市军管会委派李复生来校接管四中任校长。同年四中建立了中国共青团团支部和中国*党支部,并成立新的学生会。校名亦被改为北京市第四中学,并沿用至今。
1995年11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视察北京四中时,曾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到这里来,真是三生有幸。”
2001年2月国际奥委会2008年奥运申办城市评估团考察北京时,北京四中作为唯一被考察的教育机构接受评估。
重点学校
北京四中自80年代末开始实行数学、英语等科目分层次教学并开设选修课,是*最早探索素质教育的高中之一,是全国重点学校之一。
北京四中拥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90多名在岗教师中有特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50名。每年有100余人次在市区以上各种竞赛中获奖。学校长期开设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和生物的竞赛班,大量培养有竞争力的学科竞赛选手。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六枚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每年有95%左右的毕业生考入国家重点大学,其中每年约有90多人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40%左右毕业生进入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也有学生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港内学校以及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海外优秀大学学习。
2002年,四中国际部设立,开始招收来自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的留学生。
2004年,北京四中合并了北海中学,将其设为初中部,恢复初中招生,短短五年中产生了不俗的教学成果,为四中校园注入了一批批富有活力的新生力量,为高中部选拔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2010年起,学校在高三开设出国留学班,专门为准备前往北美等地区留学的同学提供特殊的学习环境,和高考班分离。学校的北美AP课程也同时启动。目前为止的两届留学班毕业生都被美国或加拿大的一流名校录取,其中包括八所常青藤盟校、加州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等美国著名私立院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等著名公立大学以及阿默斯特学院、史密斯女子学院、韦尔斯利学院等著名的文理学院。
2011年,北京四中高中部开始设立道元班,专门针对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这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
3、校容校貌
民国四年(1915年),北京四中老校园教室顺天中学堂选址于位于京师后库(现北京市西城区后库)的宛平高等小学堂。校园虽经多次翻新、重建,地址未曾改变。全校占地面积为98.6亩,体育场占地40.6亩,包括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和足球场。校园内有树木1500余株,花卉100余种。校园南院有植物园地,种有农作物,并建有一个古朴的井亭,颇有田园意境。如当时校歌所描述的:“半如乡村半如城,花木苍翠四时荣”。
概述1983年北京市*决定改建北京四中校舍,并列为市重点工程。新扩建的四中校园占地46372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先进,配有现代化微机、网络、电教、美术、音乐、史地、阅览、形体训练等专用教室;可供寄宿学生200余人就餐的餐厅、浴室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400米环型塑胶跑道、4000余平方米人工草坪运动场、六个标准的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等以及小花园、观鱼池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运动、休息场所。
教学楼
北京四中的大部分的学生集中在一座教学楼。教学楼共四层,每层有教室八间。设计者摒弃常用的矩形而采用六边形平面,取得了大容量、短视距和小视角的综合效果。另外因多个六边形教室组合而自然形成的走廊空间的收放变化,既满足了交通疏散的要求,也为学生提供了多个课间交往娱乐的理想空间。
实验楼
实验楼共六层。第一层至第四层分别设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和计算机机房,供学生完成教学实验和课外活动。第五层有公开课录制室和电子教学办公室。第六层设有天文台。
办公楼
办公楼于2003年竣工,用于教职员和行政人员的办公。除此之外另设有一件大型会议室供日常会议和接待。
地下一层为理发室、库房、流石编辑部等,地下二层有乒乓球台、练健美操教室,可进行部分体育选修教学,如乒乓球、*搏击、武术、舞蹈等。
综合楼
学生食堂(一层):食堂周一到周四供应早中晚三餐。周五只供应早午两餐。另外在每个下学期,高三增加周六的“统练”后,食堂也将在周六为高三同学提供早午两餐。平日里,当三个年级同时在校上课时,午餐期间执行错峰用餐:高一高二11:35下第四节课后用餐,高三休息10分钟后上第五节课,12:25下课后用餐。高一高二12:45上下午第一节课(第五节),高三13:25上下午第一节课(第六节)。自第六节课起,三个年级作息相同。
礼堂(二层):有很多活动都会在礼堂举行,如年级会、家长会、大型讲座、卡拉ok大赛决赛、艺术节开闭幕式、初高中部毕业典礼、高三成人仪式、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开营仪式等。礼堂的后台在综合楼三层。
国学讲堂(二层):是部分社团的活动地点,也是一些小型会议的举行地点。
各办公室(二层):学校的学籍办公室、教学处、教务处等办公室在综合楼的二三层。
现代音乐社活动室(四层):现代音乐社活动室已于2014年初由办公楼地下一层搬到综合楼四层。是现代音乐社社员平日活动的地点。活动室7*24h开放。
地下车库:四中有两层地下车库供学校教工停放车辆。
体育场
北京四中设有一个塑胶室外体育场。附有标准六线四百米跑道(但跑道本身并不是标准的两弧+两线的400m跑道,而是4弧+4线的不规则环状,是因平安大道拓宽而缩小),一个中型足球场、二个排球场、六个篮球场、田径运动设施、主席台和看台。
体育馆
体育馆一及层地下为标准50*25米的6道室内游泳池,只对内开放。四中同学在毕业前必须拥有深水合格证,否则不予发毕业证书。游泳课为四中学生必修,占学分。
体育馆二层为多功能场地,设有一块标准篮球场,篮球场也可作为四块羽毛球场使用。在北京雾霾严重时,体育馆二层作为体育课室内上课地点。
初中部
北京四中初中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教场胡同4号。2004年,北京四中恢复初中招生,2005年与北海中学合并,在原北海中学校址设立了北京四中“东校区”。
东校区占地面积23008平方米,北临平安大街,南靠北海公园,是一个闹中取静的美丽庭院。
初中部的北部有两栋楼,一为“佑贞楼”,一为“盛新楼”。两楼前各有一个200米操场(实际不足200米)。
东校区西北角为大食堂,上挂与高中部综合楼上相同的校训;东南角为小食堂,与南部教学楼相连。小食堂楼内还设有阳光心社、体育活动室等。
其他特色建筑、设施
北京四中亦设有老校门、老校长室、漱石亭、天文台、总务处、国际部等。从教学楼通往实验楼的连廊也是四中的特色。
4、办学规模
现占地4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2004年在校学生人数1500余人。学校设施齐备,图书馆已实现网络化管理,有标准田径场、跑道、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游泳馆、健身器械区等,体育场已全部塑胶化。
学校校园位于北京市的老城区,距离北海公园、什刹海、景山、西什库教堂等地不远,周围人文气息浓厚。
5、全面发展
北京四中每周有两节“必修的选修课”,课程内容十分广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扩展视野。课程包括电影制作、3D动画制作、法语、摄影、战争史、英国文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工规划、生物解剖、计算机C语言、心理学、新闻、古汉语、诗歌鉴赏、数学建模、厨艺、服装设计、古典音乐等。
学校还十分注重增强学生体质,篮球、游泳、田径、桥牌等运动项目都在北京名列前茅。从高一入学开始,一直到高考之前,学校都坚持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课程安排。而每年冬天的冬锻长跑是北京四中的一大特色。四中还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学会游泳,考取深水证,否则不予毕业。学校篮球队在最新一届北京市比赛的决赛中击败密云二中夺得冠军。
北京四中的学生及社团活动也很丰富。社团数目多,内容多,有辩论社、考古社、街舞社、芭蕾社、爱心社、文学社、话剧社、电影社、桥牌社、天文社、绘画社模拟联合国、科技俱乐部等。文学社主办的校刊《流石》获第三届全国校内报刊评比特等奖。为“全国校园媒体建设与管理高级研修班”传授校园刊物工作经验。2012年3月1日,北京四中高中部礼堂座无虚席,掌声雷动,知名文化学者于丹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阅读经典,感悟人生”的主题演讲。
6、现任校长
刘长铭,男,1956年3月生于北京,湖南湘潭人。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一届西城区政协副主席,教育部第七届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教育学刊理事会理事,西城区教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现任北京四中校长。1975年起从事教育教研工作,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起担任西城区物理奥林匹克学校教练员,所教学生中有多人在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获取金牌。现任中国物理学会第八届教学委员会中学分会执委会委员。同年起编写了大量教学参考资料,开设区级教研讲座,主持教研活动,所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多次获奖。曾多次被评为市、区骨干教师,优秀园丁,全国基础教育研究先进个人。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7、名师风采
陈景润: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陈有南方方言,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
刘景昆: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生,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1920年-1962年在北京四中任教。
李直钧:北京四中毕业,北京大学毕业生。1924年-1940年在北京四中任物理教师。
马文元: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生,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1935年-1950年在北京四中任数学教师。
张子锷:河北工学院毕业,北京市物理特级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1937年-1975年在北京四中任教。
韩茂富:*第一批篮球*裁判,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篮球赛副裁判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十佳体育教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1年-199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
王镜如:辅仁大学英语系毕业生。1952年-1988年在北京四中历任语文和英语教师。
8、著名校友
建校百年(1907年建校)以来,北京四中至今有三万五千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企业家,绝大多数成为党、政、军以及各行各业的领袖或中坚。
知名的校友包括:
学术界虞福春——实验物理学家,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因1946年参与发现核磁共振现象在国际上享有声誉。1936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方励之——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1952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陈景润——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后因无法胜任教学工作调离。
何芳川——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3年至1956年在高中部就读。
王文采——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39年至1945年在北京四中就读。
丁伟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1956年至1962年在北京四中就读。
郝柏林——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46年曾在北京四中就读。
涂传诒——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1952-1958年在北京四中就读。
丁国瑜——地球物理与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刘广志——探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1942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毛二可——雷达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1946年至1948年在北京四中就读。
王壮——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神舟”飞船副总设计师。1954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吴燕生——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1981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张顺江——著名学者,决策学创始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李强——社会学家,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1968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周孝正——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钟秉林——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
文化艺术界
冯至——现代著名诗人、学者。
李敖——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历史学家。1948年就读于北京四中。
王蒙——当代著名作家,曾任*文化部部长。
从维熙——著名作家。
韩少华——著名作家。
谢飞——当代著名导演。1957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陈凯歌——当代著名导演。
曲直——当代著名导演。
刘玉山——当代著名艺术家,曾任*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北岛——当代著名诗人。
高晓松——当代知名歌手,音乐人。
戴士和——著名艺术家,*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
舒畅——著名演员,代表作《宫锁珠帘》《宝莲灯》《魔幻手机》《鹿鼎记》。
政经界
王昆仑——著名政治活动家,中国*革命委员会创建人之一,曾任民革*主席,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17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俞正声——现任*政治局常委,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63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曾任大连市委书记,大连市市长,辽宁省委常委,辽宁省委副书记,辽宁省省长,商务部部长,*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等职。2012年3月15日,**决定*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10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终止;11月4日,十七届七中全会给予*开除党籍的处分。1968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马凯——现任**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国家机关工委书记,国家行政学院院长。1959年考入初中部,1965年高中毕业后留校任教,至1971年调离。
凌青——原*驻联合国代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蒋效愚——现任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原北京奥运组委会副主席。
刘源——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陆军上将。1951年进入初中部就读。
陶西平——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前北京市人大副主任。
乔宗淮——*驻联合国副代表。
陈昊苏——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1959年毕业于高中部。
陈元——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历任*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商贸局局长兼市*改革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党组副书记、副行长。1964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工业界
郄小虎: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谷歌全球技术总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