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文明戏

科普小知识2022-09-09 08:04:00
...

文明戏起源上世纪30年代末期,由天津曲坛上演十样杂耍演变而成。内容不仅包括鼓曲和相声,而且有杂技、戏法和魔术。“文明戏”是早期的京剧改革。文明戏的剧目都是以清末民初期间民间流传的时事故事为主。

中文名称:文明戏

别称:新戏新剧

英文名称:crudestageplay

出现场合:戏曲

代表人物:林雍容、张俊生、张笑影等

代表剧目:《宦海潮》《渔家女》和《锯碗丁》等

1、名词解释

文明戏起源上世纪30年代末期,由天津曲坛上演十样杂耍演变而成。内容不仅包括鼓曲和相声,而且有杂技、戏法和魔术。“文明戏”是早期的京剧改革。文明戏的剧目都是以清末民初期间民间流传的时事故事为主。

2、艺术特征

(1)都是着时装(包括清装和洋装),分行当;

(2)剧情有头有尾,多采用平铺直叙、章回小说式的手法;

(3)戏中偶或有一特殊的"言论"人物出现,类似化妆表演;

(4)均配有文武场,带唱;

(5)其唱腔大体上依主要演员的特长来决定是唱皮簧、梆子,抑或二者同台并存,形成"两下锅";

(6)唱腔板式都袭用传统戏曲的板式;

(7)都是继承了戏曲的以幕外戏(过场戏)贯穿剧情的传统方法,同时又吸收新剧的分幕,用明场的编剧方法;

(8)都是以不断编演新戏为主,并都善于迅速将时事新闻编撰成戏等等。

3、起源发展

文明戏产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末期,而且内容、念白、唱词也反映那个社会的趣味形象。要说技巧,就是念白讲感情,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干板垛子有情、有韵。特别是念白功夫讲究,故事也能贴近生活。打段唱念都是演员即兴自编,舞台效果往往是十分强烈的。爱美剧“五四”文学革命开展了对中国旧剧的讨论,批判堕落的文明戏,翻译介绍欧美话剧。在此基础上,一些戏剧家提出了“爱美”的口号(英文Amateur的音译,意为非职业戏剧,不以营利为目的。)

辛亥革命以后欧阳予倩、洪深、顾仲彝等人创办了“戏剧协社”等业余剧团,时称“爱美剧”,是根据“业余”的英文译音而来的。那时候,这是最时尚的事,牵着年轻人的崇拜和*的心。而最最领风气之先的是那些在台上演出的演员。他们自己写剧本,改编别人的剧本,甚至编导客串角色,他们的乐趣首先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喜欢的东西——倘若现实中还没有,或还不成熟,就去创造它完善它。他们用才智和热情创建着“时尚”,可对此他们当时并没有多少在意。

4、甲寅中兴

1914年是甲寅年。这一年,已经沉寂下去的上海新剧忽然又热闹了起来。剧团之多,演出规模之大,观众之痴迷,比起原来的新剧活动,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次突如其来的“繁盛”,被称为文明戏的“甲寅中兴”。


文明戏

这次“中兴”首先得力于郑正秋。1913年秋,一个美国电影片商来华拍片,中途因胶片告罄而陷入困境,演员的生活无着落。郑正秋就编了两出新剧《苦丫头》和《奶娘怨》供他们排演。8月,以新民社的名义在兰心大戏院和谋得利剧场演出。原来只想糊口,不料却卖座空前。于是又陆续编了几本戏往下演,凑成十本连台戏《恶家庭》,一时轰动上海,新剧界为之一震。

郑正秋(1888——1935),原名芳泽,号伯韦,广东潮州人,早期话剧与早期电影事业的开拓者。青年时期思想倾向进步,编演过《窃国贼》、《蔡锷》、《孙中山蒙难记》等反对军阀统治、拥护革命的剧作。但在革命低潮时期也不免屈从于商业化要求,编演过一些低俗的剧本。他熟悉市民的生活和心理,同情下层人民,剧作通俗易懂,颇有剧场效果。

1914年4月,上海六大文明戏团体(新民、民鸣、启民、开明、文明、春柳)组成新剧公会,进行联合公演。著名剧人集中,阵容空前强大,演出了《遗嘱》、《情天恨》和《女律师》(即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一场下来,获利700元,盛极一时。

文明戏在商业上的成功,刺激了它的畸形发展。1914年间,上海的职业文明戏团体相继开锣登场,剧团有数十个之多,职业演员在千人以上,演出剧目数百个。这就是所谓“甲寅中兴”的局面。

5、题材介绍

如《宦海潮》《渔家女》和《锯碗丁》等。剧情大多是抑恶扬善,好人好报,恶人恶报,以大团圆结局。文明戏以京剧的文武场伴奏,采用京剧的唱腔,对话用京白不用韵白。唱与白三七开,已向话剧方向发展了。文明戏的剧目不多,大概只有十几出。可是每出戏都分几集,每日只演一集,所以上演一个月也不会重复。为了使戏演得持久和火暴,剧中夹杂不少插科打诨式的笑料,看起来类似现在的喜剧小品。

文明戏里还有许多类似笑料,影射当时社会黑暗。虽然文明戏深受观众欢迎,但终归剧团庞大,包银有限难以维持。到了上世纪40年代,出现了以话剧或笑(喜)剧作为曲艺的大轴。因为演剧者都是前场的曲艺演员,所以双栖演出一举两得。这也是津门曲苑的独特土产。

6、代表演员

小生林雍容、张俊生、名旦角张笑影、老生张笑生、丑角王度芳(天津八大家王庆坨财主的少爷)。有“八口剑”:尹剑兰、王剑梅、红剑丹(后改红牡丹)、朴剑秋、周剑蓉、黄剑芬、武剑州、碧兰竹。“八口剑”都唱旦角,也各有拿手戏。分悲旦、彩旦。碧兰竹专演悲剧,红牡丹专演风流彩旦,朴剑秋演闺门旦,王剑梅演花旦,尹剑兰演青衣。

7、存在局限

家庭剧的泛滥

乘革命之浪潮而兴起的文明戏,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逐渐衰落。辛亥革命的果实为军阀所篡夺窃取,中国社会现实一如既往,黑暗而腐败,贫困而虚弱。为革命所鼓舞的从事新剧的人士,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从*走向消沉;有的则把戏剧作为生存之手段;有的则去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

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于是,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到1914年,按中国旧历为甲寅年,此类家庭戏居然十分兴盛,故被称为“甲寅中兴”。


文明戏演出

其实,在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危机。看似新剧从业人员增多,表面上壮大了队伍,实际上鱼龙混杂,降低了素质。只顾赚钱,曲意媚俗,使本来没有站稳脚跟的文明戏艺术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反倒失去了观众。

后来的家庭戏,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恶,把玩男女私情,如《雌老虎》、《贪色报》、《妻妾争风》之类纷纷登场。很快,观众厌弃了这种戏,自此走向一条自毁的末路。

幕表制的局限

导致文明戏衰落的原因,除了思想的贫乏,还有演出的粗疏。许多剧团在商业演出中,多采取幕表制的方式。所谓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没有剧本,演出组织者只是提供一个人物名单、出场次序、大致情节或主要台词,便由演员自行排演,有时连必要的排练也没有,或将故事梗概画成连环画,或缩写在纸条上,张贴于后台,供演员上场前看上几眼。至于到了台上怎么办,那全凭临场发挥了。

显然,这种“台上见”的做法,根本无法保证艺术质量,甚至也无法保障戏剧情节的整一性。一些“言论正生”的即兴演说,常常是天马行空,信口道来,而一些丑角则是插科打诨,卖弄噱头,总之皆为片面追求剧场效果。一位新剧的倡导者欧阳予倩,曾经回忆当时的演出情景:一次他扮演的小姐与一位先生正在花园里倾诉爱情,小姐由于婚姻无法自主而痛心低泣,此时两个扮演丑角的人,在场边肆意耍丑,闹得观众哄笑不止。小姐与先生的爱情戏没法演下去,弄得扮演先生的演员挥舞文明棍,把两个丑角追打到后台去。

幕表制的盛行也反映了戏剧文学的薄弱,文明戏的衰落同戏剧文学的未能确立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后来的新剧,到1928年,经著名的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定名为“话剧”。从此,这个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剧种,才有了一个大家认可的正式名称。

8、没落与教训

甲寅年间,文明戏的畸形繁荣,隐含着深刻的危机。这种危机,在商业资本的刺激下,愈演愈烈。

1914年8月,上海出现了一个以男女合演相号召的新剧团——民兴社。民兴社的男女合演,并非男演员饰男角色,女演员饰女角色,反而是女演员反串男角,男演员则演女角。

民兴社开场戏编演的《果报录》,充满色情、凶杀、迷信、因果报应、宿命轮回等封建糟粕;而男女合演则沦为刺激观众感官的手段。文明戏的堕落,已是赤裸裸的了,引起舆论界的严厉批评。

继民兴社之后,在文明戏舞台上色情唱春,下流胡闹,耍蛇杂技,滑稽无聊等竞相出现,糜烂之风一发而不可收拾。

当时还有一些好闲之辈,看到文明戏不要剧本,只凭小聪明便可上台演戏,也混到新剧界来,大大降低了演出水平。

作风一向严谨的春柳同仁也受到这股糜烂之风的影响,在艺术上出现了倒退。1914年初,陆镜若带领新剧同志会赶回上海,挂出了“春柳剧场”的招牌,4月15日在谋得利戏馆演出。许多看客慕名而来,却嫌剧本太严肃,没有滑稽、刺激、台词也不够俚俗。春柳同人为了挣扎生存,适应观众的口味,只好三天两头换剧目,放弃了原来的艺术宗旨。他们根据中国的古今小说题材,改编了几十出戏。其中取材《红楼梦》、《聊斋》的一批剧目,虽属名著,但改编极为潦草。后来则改编通俗小说《天雨花》、《凤双飞》之类的剧目,为迎合观众,艺术水平大为下降。一年间,春柳剧场上演的剧目一百个,粗制滥造、朽木充栋之作在多数,除了少数剧目可供保留换演外,大部分演一两场就再无人问津了。即使如此,也难以维持。1915年9月,陆镜若因贫病交加猝然身亡,春柳剧场即告解体。

文明戏由日渐堕落而走向没落。“甲寅中兴”以后,虽然还有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剧目出现,如顾无为在汉口演出的《张勋复辟》,痛责反动军阀;郑正秋的《蔡锷》,颂扬了“讨袁”斗争。但是,这些零星的演剧活动终究无力挽回文明戏衰退的大势。1916年9月宋春舫著文《世界新剧谭》,慨叹道:“吾国新剧界,每况愈下,春柳后,广陵散盖绝响矣。呜,呼,靡靡之音,足以亡国。”后来,“文明戏”竟成了充满蔑视的贬义词。


刘艺舟

商业资本家见文明戏已无利可图,便拒文明戏于剧场之外,文明戏艺人流落到游艺场(如先施乐园、永安天韵楼、大世界等),靠在其他舞台艺术演出的间隙安排一小段插科打诨,以图糊口。文明戏的盛世一去不复返了。在这以后,文明戏虽未绝迹,仍存有少数职业团体在活动,抗战时期有文明戏艺人组成抗日救亡演剧队,解放后也还有“通俗话剧”即文明戏的演出,但这只是文明新戏的余音而已。

从晚清至五四运动前后,中国萌生、发展的新戏曾流行一时。在它发展的三四十年间,经历了自成体系的一段兴衰史。新剧的萌生不是偶然的,它首先是时代的需要。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大变革中,*革命运动需要新的文艺武器,于是在引进西方近代戏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的早期话剧。但那个时代的新剧家们,在废弃了中国戏曲唱、念、做、打等歌舞性的舞台形态后,并没有真正掌握西方演剧的艺术方法。新剧在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下,主要是通过艺术实践摸索前进的。

作为一种新的戏剧形态,与中国的传统戏曲相区别,它力求运用西方的分幕分场的编剧方法,采取非歌舞化的语言、动作,运用写实的布景、灯光、化妆。由于当时对西方戏剧的演出形态既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没有亲身实感,于是根据演出的需要,不得不搬用一些戏曲表演程式,形成了文明戏的一种特殊形态,即以幕表制、即兴表演、角色分派制,生活化与程式化混杂为特点的演剧形态。

在新剧的发展中,也出现过一些有才能的艺术家,不乏舞台的魅力;新剧团体在各自的艺术实践中,也有不同特色。但作为新型戏剧的创建,在戏剧的文学价值上,在舞台艺术的综合性与科学性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中国早期话剧的兴衰,反映了艺术发展的规律,它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适应时代潮流兴起的新剧,传达了人民的心声,在革命运动中发挥了作用;而当革命退潮,新剧脱离了时代走向商业化,在迎合小市民的趣味中,虽一度畸形繁盛,却埋下了没落的种子。

中国早期话剧毕竟是新生的事物,是开放国门、“采用西法”的产物。早期话剧的曲折历程,为“五四”以后现代话剧的兴起,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成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先导。

9、称谓变化

1906年到1916年为第一个阶段,特点是以“新剧”为主,兼称“文明戏”。

1917年到1930年为第二个阶段,特点是“文明戏”、“新剧”混称,以“文明戏”为主。

1930年到40年代末为第三个阶段,特点是“新剧”、“白话新剧”、“话剧”、“文明戏”混称,后期以“话剧”为主。

上一篇:四大徽班

下一篇:舞台艺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