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
海港,原名《海港的早晨》,创作于“*”期间,即八个革命样板戏之一,由上海京剧团演出,主要演员有李丽芳、赵文奎、朱文虎、艾世菊,该剧于1973年10月在全国公映,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名称:海港
类型:京剧
创作时间:“*”期间
演出:上海京剧团
主演:李丽芳、赵文奎、朱文虎、艾世菊
国家地区:中国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1973年10月
1、简介
海港
2、创作背景
海港,原名《海港的早晨》,原本是上海京剧院1964年排演的一部反映码头工人教育下一代体裁的淮剧。由著名淮剧演员筱文艳在剧中饰女主角、党支部书记金树英。这出戏演出后受到码头工人的热烈欢迎,*和周总理也都给了肯定和鼓励,并亲切接见了筱文艳等演员。1964年冬,正致力于京剧现代化的*在上海观看了这出戏也很感兴趣,并产生了将其搬上京剧舞台的想法。他对陪同她前来看戏的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张春桥说:“《海港的早晨》体裁不错,也可以编成京剧嘛!”
*既有此想,素来视*话为“圣旨”的张春桥二话没说便亲自挂帅,组织上海京剧团一班人马将淮剧《海港的早晨》改编成了京剧,并将剧中主人公名字由金树英改为方海珍,剧名也改成了《海港》。1969年夏,张春桥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召开《海港》创作修改会议,因了*阶级斗争的新需要,给戏中反面人物钱守维定调便成了《海港》此次改编的重头戏。1971年11月,革命现代京剧《海港》经张春桥和上海市委的精心修改以及全剧组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进京在首都剧场演出了。
3、特色
“样板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政治性非常强,这当然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痕迹。政治性强难道不对吗?其实是完全正确的。一切文学艺术都离不开政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永远不会过时。现在,有一位获奖的人士说了一些话,大致的意思是说什么“文学爱人,政治爱打仗”,他把文学和政治完全对立起来,不知他是真糊涂还是真无知。
“样板戏”把工农兵搬上舞台,这就是政治。反映*建设时期工人生活的现代京剧《海港》是样板戏中唯一的一出歌颂工人的戏,既有爱国主义精神,又有国际主义精神,深受广大工人群众的欢迎。
现在,歌颂工人的戏不多了,而一些垃圾作品却不断出笼,更有甚者,一些汉奸文学(如把大汉奸胡兰成搬出来)、卖国文学等垃圾甚嚣尘上,这难道是应该允许的吗?请问那位获奖者,那些垃圾文学也爱人吗?
《海港》这出戏塑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方海珍、高志扬、马洪亮等典型形象,尤其是党支部书记方海珍,高大完美,丰满生动,是一个典型的*员的形象,这是那个火红年代的艺术特色。
《海港》的感人之处很多,戏一开始就把上海港一派繁忙景象展示给观众,高志扬唱出“真是个装不完卸不尽的上海港,千轮万船进出忙。装卸工左手高举粮万担,右手托起千吨钢。”歌颂上海港、歌颂装卸工。这样的戏,是多少年来绝无仅有的。紧接着退休老工人马洪亮上场,他看到上海港的发展变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唱出:“看码头好气派,机械列队江边排,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它轻轻一抓就起来!”这段唱朴实大方,至今让广大群众耳熟能详,戏迷还在经常演唱。
通过天气变化映射出工作关系和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里面既有人民内部矛盾,也有敌我矛盾,方海珍作为一名党的基层*把这些矛盾处理的非常得当。
《海港》除了有同其它“样板戏”共同的特点以外,也有它自己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音乐最美,交响乐伴奏,突破传统的京剧伴奏三大件,很有气魄,非常动听。唱腔设计标准高、难度大、起伏跌宕,是“样板戏”里最难学的一出。
4、演员挑选
李丽芳
“*”期间上海京剧院从淮剧移植《海港的早晨》,改名为《海港》,从全国京剧演员中挑选一号人物党支部书记方海珍的扮演者,李丽芳入选,1967年,李丽芳调入上海京剧院,在《海港》中成功地塑造了方海珍的艺术形象。她演的方海珍庄重大方,光彩照人,她的唱腔新颖独特,突破传统旦角唱法,吸收了一些小生和花脸的演唱技巧,演唱铿锵有力,气势磅礴、以声带情,声情并茂,极富有感染力。她的唱腔难度极大,别人很难模仿。一出《海港》,使李丽芳的名字响彻全国。
京剧界有一句老话,叫做“男怕西皮女怕二黄”。“想起党眼明心亮”二黄唱段,是方海珍的主要唱段,充分体现出方海珍高度的党性,“党啊,党啊!行船的风,领航的灯,长风送我们冲破千顷浪,明灯给我们照亮了万里航程!想起党眼明心亮顿时振奋,坚决听党的话顽强挺进,听党的话顽强挺进,这一仗一定要全胜收兵!”铿锵有力,酣畅淋漓。表现出方海珍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任的崇高精神世界。这段唱难度很大,现在,就是一些专业演员也很难唱出李丽芳那种演唱气氛。
“忠于人民忠于党”也是二黄,是方海珍另一个主要唱段,是教育青年工人韩小强,也是教育所有的青年工人,充满阶级感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教育年轻工人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入情入理,有如春风化雨。也表现出方海珍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动人心弦。当唱到“有多少烈士的血……渗透了这码头的土壤”的拖腔时,伴奏停止,方海珍眼里充满泪水,具有无穷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打动观众。
“细读了全会的公报”是西皮唱段,其前奏很长,完全是西洋乐演奏,曲调优美,非常好听。开唱时却激荡高昂,气势磅礴,特别是最后一句“我这里早已是壁垒森严!”斩钉截铁,有雷霆万钧之势。
李丽芳在2000年3月28日参加了上海京剧院成立45周年的演出,时年68岁,她清唱“忠于人民忠于党”。那时她已身患绝症,但功力不减当年,加上交响乐队伴奏,气势恢宏,荡气回肠,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两年后她溘然去世,那次演唱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登台,留下了最美好的绝唱。
5、改拍电影
电影《海港》
6、影响
“样板戏”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是,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并且还在继续证明,“样板戏”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老百姓始终没有忘记“样板戏”,现在,50岁以上的人哪个不会唱几句“样板戏”,足见其深入人心。这里面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它的政治性强、思想内容好,故事情节深入人心。然后是容易普及,谁都能看得懂,而且好学好唱。而传统戏则不然,有好多传统戏,不懂历史的,你看不懂,不懂湖广音、中州韵、尖团字,你听不懂。“样板戏”用的是京腔普通话,没有湖广音、尖团字,因而通俗易懂。“样板戏”永远是样板,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今天看来也不过时。看“样板戏”可以使人不忘本,可以催人奋进,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尤其对当代年轻人更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