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
延河,昔名区水、去斤水、洧水、延水等。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为延安市第二大河。也是陕北第二条大河,全长286.9公里,源于白于山附近,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延河发源于靖边县白于山赐湾周山,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志丹、安塞、延安,于延长县南河沟凉水岸附近汇入黄河,全长286.9公里,流域面积7725平方公里。由于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根据地,延河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宝塔山和延河水是延安最具体的形象。
中文名称:延河
全:长:286.9公里
流经地区:志丹、安塞、延安,于延长县
平均比降:3.26‰
流域面积:7725平方公里
旧:名:区水、去斤水、洧水、延水、清水
平均径流总量:2.93亿立米
发源地:靖边县白于山赐湾周山
所属水系:黄河的一级支流
1、流域概况
延河
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形态明显地表现为三种类型。河源至真武洞的上游,为峁梁丘陵沟壑区,梁多而峁小,河床比降大,植被稀少,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真武洞至甘谷驿的中游,为峁状丘陵沟壑区,梁窄峁小,河谷宽阔,阶地发育,侵蚀不如上游严重;甘谷驿至河口下游,为破碎原区,原面窄小,冲沟发育,水土流失不如中上游严重。
延河属于中游发达的河流,河道特征有下述特点。上游山大沟深,坡陡谷窄,滩多水急,河床比降平均为4.4‰,下蚀强烈,河谷主"V"字型,河道弯曲,仅大沟村至镰刀湾村之间,14公里的距离就有72道弯,河床最窄处仅10米左右。
真武洞至甘谷驿的中游,河谷开阔,呈"U"字型,河谷平均宽约800米,最宽可达1200米,河流两岸阶地宽广平坦,支流众多。
甘谷驿至河口,河流深切基岩,构成谷窄、岸陡、滩多水急的曲流峡谷。从火焰山到河口的20公里距离,两岸悬崖陡壁,谷宽只有20~30米,逐渐变为线型河谷,著名的险滩有张家滩、阎家滩,跌差可达4~5米。
延河水系结构呈树枝状,主要支流有杏子河、平桥川、西川河、南川河、蟠龙川等,特别在中上游明显,河网密度为3.4公里/平方公里,较大支流均分布在此段。下游支流短小,呈羽状水系。流域平均宽度为29公里,最大宽度80.2公里,河口段宽度最小,仅有7公里。
延河长度在2~10公里的小支沟155条,其中左岸有93条,右岸有62条,0.5公里以下的支毛沟共达7706条。长度在1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22条。
2、主要支流
延河
2.杏子河俗名"西川水",又名"浑洲川水",发源于靖边县大路沟乡关圣塌。由王窑乡井庄入境,经王窑、招安、沿河湾3个乡(镇),至沿河湾镇黄崖根汇入延河。全长106公里,流域面积148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93%。本县河段长40公里,为延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610.7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41%。有常流水支流26条,年平均径流量0.23亿立方米,河床宽度25至35米,流速0.7米/秒,常流量为0.8至1.5立方米/秒。境内杏子河主要支流有岔路川主河道,长20.17公里,流域面积137.19平方公里;长尾河主河道长32.88公里,流域面积247.65平方公里;碾盘沟主河道长10.99公里,流域面积34.28平方公里;谢屯沟主河道长19.95公里,流域面积74.33平方公里;灰堆沟主河道长20.37公里,流域面积76.45平方公里;周屯沟主河道长10.54公里,流域面积33.84平方公里。
3.西川河位于本县南部,因在延河西部而得名,发源于志丹县曹新庄。由西河口乡的李盆窑子入境,由西向东流经西河口、砖窑湾、高桥、至郭家砭出境,于延安市兰家坪汇入延河。年平均流量为0.20亿立方米,县境内河长4.13公里,流域面积644.9平方公里,河宽15至20米,流速0.8米/秒,有常流水支流19条。
4.小川河位于本县北部,因在小川而得名。发源于王家湾乡郝家圪台,由北向南流经坪桥、郝家坪至剑华寺沟岔汇入延河,全长39.3公里,为延河支流。流域面积337.8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0.17亿立方米,常流量0.5至0.6立方米/秒,流速0.4米/秒,河床宽18至22米。
5.小沟河位于县城以北偏东,属延河支流。发源于郝家坪乡大理沟,由东北向西南流经该乡9个村,至剑华寺入延河。全长10公里,河宽15米,属常流河。
3、水文特征
径流量
延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93亿立米,径流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从上游到下游,径流量是逐渐减小的。上游多年平均径流深大于45毫米,中游地区介于30~45毫米之间,延长以下低于30毫米,径流主要来源于上游。城峁径流模数为1.48升/秒·平方公里,延安为1.44升/秒·平方公里,甘谷驿只有1.26升/秒·平方公里。
延河径流的年内分配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于夏季,夏季径流占年径流的51%~60%;冬季径流最少,只占年径流的6%~7%,秋季径流略多于春季。秋季径流从上游到下游增加,冬夏径流则相反。各年流量过程线明显的表现出夏汛突出,春汛不显,两汛之间,有冬季枯水和夏季枯水。夏季枯水短暂,冬季枯水较长。最大月径流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最小月径流通常出现在1月。
延河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大,变差系数为0.37~0.47,最大年径流与最小年径流的比值为2.9~4.2,最大年变率为1.93~2.14,最小年变率为0.51~0.68。
泥沙量
延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很大,各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244~311公斤/立方米,延安站实测最大含沙量1300公斤/立方米(1963年6月17日),阎家滩实测最大含沙量为1100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7160万吨,占黄河陕县站16亿吨的5.0%。
延河泥沙来源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含沙量和输沙模数都是从上游到中游减少的,延安站多年平均含沙量284公斤/立方米,输沙模数为12400吨/平方公里。从延安到甘谷驿,含沙量减少到243公斤/立方米,输沙模数减少到9270吨/平方公里·年,到阎家滩输沙模数略增加到9730吨/平方公里·年。延安-甘谷驿之间的输沙模数为5764吨/平方公里,甘谷驿-阎家滩区间的输沙模数为11588吨/平方公里·年。说明延河上、下游水土流失严重,中游相对较轻。除了暴雨因素外,与上游坡大沟深的丘陵沟壑地形,土壤抗蚀力差;下游农业行动频繁,又缺乏植被保护;中游植被较好,特别是延安以南地区梢林广布等因素有关。
4、洪水灾害
延河干流的洪水灾害较多,这在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述。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七(8)月,延洲水丈余入城,坏仓库庐舍;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八(8~9)月,延洲南北两河水溢入城,坏官寺民舍;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六(7)月,延安大雨3日,洪水发三关尽没,死者百余人;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六(7)月初四大水入城,冲漂北门;清嘉庆五年(1800年)七(8)月内,河水涨发,冲塌城身、堤数十丈,水流入北门,至北什字并北仓外。本世纪以来,延河发生了数次洪水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尤其是1977年7月6日延河洪水淹没了延安城,造成房屋倒塌,人畜伤亡。
延河水系洪水主要发源于白于山区,由于受地形及水汽来源的影响,暴雨走向大部分为西北东南向,基本上与河流方向一致,暴雨常常笼罩比较长的河段。加之延河上游水系网呈扇形展布,容易造成洪水集中。干支流洪水经常发生相遇,如1917年、1933年、1944年、1977年几次大洪水,都与各支流洪水相遇有关。
1977年延安特大洪水,暴雨中心位于招安以北附近,暴鬲呈西南-东北向。中、上游各河几乎同时涨水,使延河干流出现一个洪峰后,紧接着又是一个更大洪峰,过程线上呈明显的双峰型,形成延河流域自1800年以来的稀遇洪水(200年一遇)。延安市洪峰流量达到8960立方米/秒,淹没、冲毁耕地18万亩,倒房屋5000多间,死亡134人,冲毁小水库200多座,洪水流进延安城。
5、水利工程
延河
1958年,国家投资680万元,建成了灌溉万亩多耕地的配套工程延惠渠。为了解决水源问题,在支流上又修起了八一、马寺川等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20世纪末期延惠渠灌溉面积12500亩,已成为亩产千斤的灌区。
1959年,又开始全面治理延河及其支流,经过20多年的治理,共砌威石堤34.6公里,造地0.34万亩,保地0.7万亩,共移动土石方494.4万立方米,投劳286万个工日,投资498.6万元。
1991年,在联合国的资助下,延河流水治理工程正式启动,解决泥沙问题。
1.王窑渠1972年10月动工修建,1974年7月建成,位于杏子河中游,引水于王窑水库。干渠总长27公里,流经王窑、招安、沿河湾3个乡镇,至云坪村进入杏子河。干渠渠道设计流量1.05立方米/秒,实引流量0.6立方米/秒。流程内5次横跨杏子河。有支渠5条,总长13公里。全渠设计灌溉面积0.8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62万亩,保灌面积0.5万亩。干渠全部浆砌为石渠,有斗渠26公里,与12个村委会相连。
全渠有大小建筑物278座。其中桥式倒虹4处、大小渡槽50座、排洪桥81座、人行桥16座、石隧洞1处、分水闸5处、暗洞14处、跌水37处、涵洞15座、退水29处,其它建筑物27座。
全渠兴建用工94.2万工日,投资12.64万元。
2.真武渠真武渠始建于1957年,1958年竣工。渠首位于县城北约7.5公里西营村,采用筑坝截引延河水入干渠以施灌溉。坝高4.84米、长80米,干渠长20公里。流经真武洞和沿河湾两镇,至沿河湾的范家沟退入延河。干渠设计流量1.0立方米/秒。有支渠7条,长3.6公里。全灌区设计面积5373亩,有效灌溉面积4949亩,受益范围为23个自然村。
渠道有大小建筑物203座,其中倒虹13座、渡槽6座、排洪桥49座、退水15处、跌水11处,其它建筑物109座。
全渠投工45.4万个,投资131.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30.8万元。
该渠供水后于1961年开始向受益者收费。因渠道水源受干旱等影响,且渠道走向复杂,致使灌区下游用水无法保障。
3.杏子渠1956年3月动工,1958年7月竣工。渠首位于沿河湾镇茶坊村山下,干渠全长10公里,取杏子河水入渠,渠经沿河湾镇的云坪、候沟门、闫家湾、黄崖根、碟子沟5个村委会、15个自然村。设计流量0.67立方米/秒,实引流量0.5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和设计灌溉面积均为2200亩。该渠有干渠1条、支渠1条、斗渠28条,大小建筑148处。筑拦河坝1座,有进水闸、冲沙闸各1座,渡槽11座,倒虹2处,退水16处,排灌桥38座。
1971年和1977年,该渠进行过两次大的维修。第一次是因河床升高而加高大坝;第二次是1977年7月因水毁大堤而重建大坝。
该渠共投资53.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8.02万元,受益区群众集资5.68万元。投工6.784个,完成土石方1.25万立方米,建成后效益甚好。
4.沐浴渠又名谭惠渠,位于本县谭家营乡境内,渠首设在孟新庄村,取水于延河。1955年8月兴建,1961年10月竣工。干渠全长7公里,流经孟新庄、沐浴、乔家窑、龙安等4个村委会、6个自然村。设计灌溉面积450亩。共有大小建筑物35座,包括滚水石坝1座、大小渡槽5座、倒虹2处、排灌设施15座、跌水12处。
该渠共设资29.1万元,完成土石方30万立方。因设计不周等原因,效益不佳。虽经1965年、1971年两次维修,均未取得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