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无定河

科普小知识2022-09-09 09:47:41
...

无定河,黄河一级支流,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陕西榆林地区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红柳河,流经靖边新桥后称为无定河。全长491公里,流经定边、靖边、米脂、绥德和清涧县,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上游红柳河源于定边东南长春梁东麓,东南流向,沿途纳榆溪河、芦河、大理河、淮宁河等支流,在清涧县河口注入黄河。无定河粗沙输沙量多,是陕西输出粗沙最多的河流。流域修建有织女渠、定惠渠、第二定惠渠、绥惠渠等灌溉工程。

中文名称:无定河

古:称:生水、朔水、奢延水

分段别称:上流称红柳河

发源地:定边县白于山北麓

地理位置:陕西省北部

流经地区:定边、靖边、米脂、绥德到清涧县

全:长:491.0公里

流域面积:30260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纳林河、海流兔河、芦河等

1、流域概况


无定河

  无定河,古称生水、朔水、奢延水。唐五代以来,因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清浊无常,故有恍惚(忽)都河、黄糊涂河和无定河之名。是陕西榆林地区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上游叫红柳河,流经靖边县新桥后称为无定河(也有把流经内蒙古巴图湾后称为无定河之说),经过米脂、绥德到清涧县川口以南20公里处注入黄河。全长491.0公里,流域面积30260平方公里,陕西境内河长442.8公里,流域面积21049.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8‰。

2、流域特点


无定河

  无定河各段河道特征有明显的差异。

河源段的红柳河,河谷宽200~500米,河床宽30~50米,割切剧烈,新桥附近的谷口地带切深40~50米;小滩子附近切深达60米以上,比降1.0‰,河谷呈凹形,谷内发育有一、二级阶地。在进入内蒙古不久的跌哨沟湾附近,河流切入基岩,形成高约20米的集中跌水。沿河崩塌严重,并多牛轭湖。

巴图湾至芦河口段,河床切入在岩20~30米,总落差131米。芦河口至鱼河堡段,河谷开阔,谷底宽达2000米,水流分散。响水堡附近进入砂岩峡谷,落差30米。

鱼河堡至崔家湾段河道较顺直,曲度半径一般200~400米,比降1.43‰,谷宽300~2000米,特别是绥德到米脂及党岔、鱼河堡一带,形成狭长的宽谷平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榆溪河汇入处形成沙洲,沿河有沙丘。沿河漫滩发育,由粉、细沙及亚沙土组成。滩面宽处1000~1500米,一般宽300~500米,高出河水面0.5~6米不等。一级阶地由厚约6~8米的砂砾及黄土状土组成,米脂、绥德、镇川及主要村镇坐落于此。二级阶地在鱼河堡、党岔一带的北岸及上盐湾、四十里铺一带分布较广而完整,一般宽约200~300米。

崔家湾至河口段为基岩峡谷,顶部残存有薄层黄土,岸高谷深,河床比降大,流水较急,流路曲折,阶地发育差。苏家塔—薛家沟段、安则畔—崔家塔段以及王宿里至河口段最典型,曲流系数2.5,滩险较多。本段谷宽一般为100~300米,河道固定,水流较集中。

无定河从白于山北麓向北流,到巴图湾转向东流,过镇川堡后折向东南流入黄河,其流路形似马蹄形向北凸出,这种不自然的转弯与构造运动有关。

3、水文特征

年径流量


无定河

  无定河多年平均流量15.3亿立米,占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流量628亿立米的2.4%,流域面积占黄河流域面积的4.2%,因此该河的径流量是比较贫乏的。

无定河水以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在沙漠区由于地面渗漏强烈,地下水补给占比重较大,一般达80%~90%以上,海流兔河可占到77.6%。黄土丘陵沟壑区,以降水补给为主,地下水补给只占年径流的30%左右。

无定河径流的区域差异明显,从东向西减小。榆林以东年径流深大于80毫米,横山以东大于60毫米,靖边以东大于40毫米,西部边缘只有20毫米。从径流模数看,也反映出东南部大于西北部的特点,原因在于东南部距窟野河暴雨中心较近,降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东南部为黄土区等。

径流变化

无定河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使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年径流变差系数介于0.16~0.40之间,最大年与最小年平均流量之比值为1.8~3.4。由于受下垫面的影响,径流多年变化的程度有所差异。沙漠区变化较大,年径流变差系数0.16~0.27,最大年与最小年的比值为1.8~2.1。黄土丘陵沟壑区变化较小,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30~0.40,最大年与最小年的比值为2.4~3.4。

径流的年内分配各地不同。沙漠区相当均匀,海流兔河的年径流分配是夏占26%、秋占26.2%、冬占24.4%、春占23.4%,一年四季差别不大。最大月径流只占12.1%,最小月径流也有6.1%。

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河流,径流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夏季径流最多,约占年径流的46.2~53.4%,冬季最少,只占8~10.7%,春秋径流比较接近。最大月径流可占到全年总径流的25%,最小月径流还不到3%。最大月径流一般出现在8月;最小月径流沙漠区在6月,黄土区在1月。

河流泥沙

无定河川口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71亿吨(另说为2.098亿吨),其中风沙区占6%,黄土区占94%。含沙量以芦河上游最大,靖边站可达380公斤/立方米,海流兔河最小,韩家峁站仅为4.12公斤/立方米。输沙模数以大理河最大,绥德站为12600吨/平方公里·年,海流兔河最小,韩家峁站为167吨/平方公里·年。河流泥沙以黄土区最大,沙漠区最小。

无定河从上游到下游,由沙漠流经黄土区,水土流失由轻到重,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赵石窑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52.4公斤/立方米,丁家沟站为62.9公斤/立方米,川口站为122公斤/立方米。而支流芦河的情况相反,由上游到下游从黄土区到沙漠区,河流含沙量是减小的,如靖边站含沙量为380公斤/立方米,横山站减为136公斤/立方米。

河流泥沙的动态与径流变化相一致,具有水大沙大、水小沙小的特点,泥沙的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汛期,尤其高度集中于1~2个月内,如大理河青阳岔,最大月输沙量占年输沙量的51.2%,最大2个月(7~8月)占83%,最大4个月(6~9)占93.7%,最小月等于零。沙漠区泥沙年内变化较黄土区均匀,如榆溪河榆林站,夏季输沙量占全年的32.8%,而冬季也占到15.7%,最小月也有4.4%。

无定河泥沙的年际变化较大,川口站最大年输沙量为4.4亿吨(1959年),最小年输沙量只有0.316亿吨(1976年),两者相差13.9倍。支流芦河横山站,最大年输沙量为5320万吨,最小年输少量为34.1万吨,两者相差156倍。

洪水

无定河绥德历史调查洪水最大流量9500立米/秒,发生在1919年8月6日。据丁家沟水文站实测资料,最大流量发生在1966年7月17日,为3630立米/秒。本世纪以来,无定河洪水在绥德漫川两次。

4、主要支流


无定河

  无定河流域水系分布不均匀,基本为一风倒树状水系。风沙区河流稀少、短小,黄土区河网发育、支流众多。全水系有10公里以上沟道50多条,5公里以上沟道140多条,主要支流有北岸的纳林河、海流兔河、榆溪河和南岸的芦河、大理河、淮宁河等,并有南岸支流长而多、北岸支流短而少的特点。

榆溪河,发源于刀兔海子附近,于鱼河堡附近注入无定河。河流含沙量小,水量稳定,有“清水河”之称。平均比降3.07‰。上中游经毛乌素沙漠及第四系黄土梁岗区,部分河段切入砂页岩层中。谷岸低,水势缓。孟家湾和岔河则以下,两岸地势较坦荡,河道较宽。王则湾至红石峡段谷宽1000多米。红石峡一带河流切入基岩,形成峡谷。红石峡以下河谷又复宽坦,水流分散,多心滩,谷宽1500~2000米,河漫滩及阶地发育,是榆林主要的农业区。

芦河,发源于白于山地,于横山吴家沟附近注入无定河。上游山梁起伏,沿河两岸有宽窄不等的川台地和川道,部分河床切入基岩。河道平均比降2.66‰。杨米涧以下谷宽200~1000米,河床宽20~60米,切深20~60米,间有跌水陡坎。阶地仅在镇靖以下至桥口湾一段比较发育。一级阶地宽处300~500米,高出河水面2~5米,由全新统粉、细砂及黄土状土组成。二级阶地高出河水面15~20米,上覆全新统黄土状土。新构造运动对芦河中、下游河道有较大影响,沿河有多处瀑布,还有下降泉出露,个别泉眼高出河床5~10米,形成悬挂泉,说明芦河河道受地壳上升、河谷下切的影响是明显的。

大理河,发源于白于山地东侧,于绥德县城附近湮入无定河。该河有小理河、槐树岔沟、驼耳巷沟等11条主要支流,河道平均比降2.56‰。河道穿行于砂页岩中,沿岸黄土深厚,沟蚀强烈。石湾以下河谷略开阔,河道变宽,阶地发育。一级阶地沿河断续分布,前缘高出河水面8~10米,阶面宽50~300米;二级阶地不发育,前缘高出河水面25~30米,组成物质具二元结构,因遭后期破坏,多呈条楔状。

义合沟,是无定河东岸的一级支流,全长42公里,沟道平均比降6.86‰,流域面积427.0平方公里。据郭家坪水文站短期实测资料,最大流量1600立方米/秒,发生在1966年。1982年实测清水常流量为231.46公升/秒。有135条有水沟道注入义合沟。

5、水利工程

到解放时,无定河上最大的灌溉渠道是织女渠,于1938年修建,从镇川堡对岸引无定河水到米脂县窦家圪,渠长18.5公里,灌溉近1万亩,放水一年就被山洪冲毁。1949年4月至1950年5月,进行修复,完成了整修工程。1950年以后,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无定河流域先后又修建了定惠渠、第二定惠渠、绥惠渠等灌溉工程。

6、河流历史


无定河

  无定河,也是一只远古的摇篮,陕北高原的生命之河。早在若干万年以前,它就哺育了陕北大地最初的告别树上生活的先民,让他们在自己的庇佑下去繁衍生息,去创造开拓。在1922年一个美丽的黄昏里,一位叫作桑志华的法国神父,沿着无定河漫步。他以一个地质古生物学家的慧眼,在一大批古脊椎动物的化石里,拾起了一枚门齿。这枚门齿化石经北京协和医院解剖部主任步达生研究,确认它是3.5万年前的晚期智人的门齿。四十年代,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裴文中在他的一部专著中首先使用了“河套人”和“河套文化”这两个中文概念。这样,在无定河畔沉睡了几万年的“河套人”、“河套文化”,终于被昭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人类文明史上放射出了夺目的光辉。

在无定河两岸,还遍布着难以计数的新石器时代尤其是龙山文化遗址,其密集程度几乎和现代的村落一样。面对这些丰富的远古文化遗存,你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一群群裹着兽皮的男人和女人,他们举着磨制的石刀、石斧、石镰、石石奔,以勤劳的双手,制造陶器,修盖房穴,饲养家畜,刀耕火种,进行着人类童年时期的最初拓荒。他们以群体的力量和智慧,开发着陕北高原这块蛮荒的土地。

公元前两千多年,当我国的原始社会解体,进入奴隶社会后,据史书记载,这里生活着鬼方、犭严狁、狄等游牧民族及他们建立的小方国。在无定河与黄河的交汇处不远的清涧县李家崖村的山间,至今还屹立着一应当时的小方国城池。城依山势呈葫芦形,面积约七万平方米,沿悬崖筑石为墙,下临滔滔无定河水,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的房穴遗址和一些属于*民的墓葬里发掘出戚、斧、等青铜器。还有云雷纹、绳纹的夹砂陶器罐、鬲的碎片和大量的牛、马、羊、猪、鸡、兔等动物骨骸,大量的遗物无一不在说明他们所创造的文明几乎与中原达到了同步发展的程度。

无定河所孕育的古代文化到了秦汉之际,进入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那时的无定河流域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牛马衔尾,有着碧水青山的自然景观和兴旺发达的农牧林生产。解放后,在绥德、米脂等县的无定河流域出土了大批的汉代画像石,就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风貌。它以众多的牛耕、拾粪、收割、放牧、饲马等画面,以强烈的韵律感和饱满的生活气氛,表现了对劳动这一伟大主题的歌颂;那些车骑出行、策马狩猎、迎宾谒见、聚会宴饮场面.则是汉代社会上层阶级奢侈生活的写照;众多的奏乐、舞蹈、百戏、六博、投壶等图象,逼真地反映了汉代文化艺术繁荣的原貌;还有杀猪宰羊、庖厨烹调、汲水、庄园庭院、门;购楼阁等画面,使人们多侧面地窥见了陕北高原古代生活、民情风俗和建筑风格。更有那绚丽多彩的神话传说的题材和形象,西王母、东王公、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臂背生翼的羽人、辟鬼驱邪象征祥瑞的铺首衔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独角兽等等,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神秘怪异,斑斓夺目的浪漫世界。这一幅幅由民间无名匠师们的天才、智慧和辛勤劳动而创作出来的伟大作品,不但使你感受到了迷人的艺术魅力和永久的生命力,同时也使你看见了一条充满活力的、美丽富饶的无定河形象。这一繁荣一直延续到五胡十六国时期,当时的大夏国王赫连勃勃还对这一带湖泊密布、清流潺潺的景象失声赞叹,于是在无定河畔大兴土木,营建国都统万城。

由于历代连绵不断的战乱,屯军开垦,毁灭森林,破坏植被,到了唐代,无定河就再也不是“清流”了。无定河这个名称就是到了唐代中叶才始见于记载。它浊流滚滚,泥沙沉淀于河床,使河身也难以稳定,故称“无定”。两岸的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很大变迁,逐渐形成了风沙滩地、河塬涧地、黄土丘陵沟壑三种类型,呈现出一派荒凉。


无定河

  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到: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凄凉的诗句,是对无定河漫漫历史的真实写照,而陈佑的《无定河》一诗,又抒发了多少悲凉,多少惆怅:

无定河边暮笛声,

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

一夕秋风白发生。

宋代著名军事家、科学家沈括曾在陕北一带率兵抗击西夏,也对无定河流域作过详细的考察。在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曾对无定河作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描写,他说:“余尝过无定河,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外皆动,倾倾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则人马拖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子遗者。”写出了无定河泥沙滚滚,飘忽无定,车陷人没的情景。

作为历史的见证,无定河还是一条历经磨难的红色的河流,它的两岸还留下了中国革命的足迹。从陕北最早的闹红开始,无数*人的鲜血就洒在了这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就在1933年8月3日,在陕北米脂县城南十里铺的无定河畔,王兆卿、毕维周、崔明道、高禄孝、王守义、高庆恩等六位*员,面对反动派的屠刀,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高呼“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倒在了哺育他们成长的陕北大地上,殷殷鲜血汇进了无定河水,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这就是著名的“无定河畔六烈士”。

动乱的社会,频繁的自然灾害,使无定河流域的地面越来越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土壤沙化,气候干旱,成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它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2.2亿吨之多,占三门峡以上输沙量的16%,仅流失的氮、磷、钾每年就有500多万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陕北高原大地日见贫瘠,蓄水抗旱能力降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同时,大量泥沙的下泄,给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常重视无定河的治理,开展了持久的征山治水活动。1982年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又把无定河列入全国水土保持八大重点治理区之一。现在,陕北人民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开始营造比“榆溪旧塞”更加宏伟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带。无定河,这条历尽磨难的河,如今正在翻开新的一页历史。它将喷银吐玉,流彩溢金,唱着欢快的歌,从硕果累累、美丽壮观的陕北高原上流淌而过。

无定河发端于陕西省白宇山,途经毛乌素沙漠南缘,最后注入黄河,是鄂尔多斯市境内一条最大的内陆河。无定河是灿烂的鄂尔多斯文明的发祥地。1922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地质生物学家桑志华,首次在这里发现了一颗河套人的门齿,此后我国考古学家又多次亲临实地考察。发掘出的大量文物证明,早在35000年前,“河套人”就在这里生活着。解放后无定河得以舒展它的美丽,经过对无定河流域治理,建设水电站,营造高产良田。现在整个无定河流域,桃红柳绿,碧水映日,林茂粮丰,香飘四季,人称“塞外小江南”,它居高原大漠之中,但它可以种植水稻,还是内蒙古自治区一流的苹果生产基地。无定河是鄂尔多斯的掌上明珠。

上一篇:沁河

下一篇:延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