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比贝尔
海因里希·比贝尔,波西米亚-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
1、基本信息
中文名:海因里希·伊格纳兹·弗朗兹·凡·比贝尔
外文名:HeinrichIgnazFranzvonBiber
国籍:奥地利
民族:Bohemian
出生地:Wartenberg
出生日期:1644年8月12日
逝世日期:1704年5月3日
职业:Composer&Violinist
代表作品:玫瑰经奏鸣曲
2、个人简介
海因里希·比贝尔
比贝尔生于瓦尔腾堡的一个波西米亚小镇(今捷克斯特拉茨·波德·拉尔斯肯),在维也纳师从施梅尔策学习。比贝尔早年在格拉茨和克罗梅日什工作,后来他非法地离开了在克罗梅日什的雇主并定居于萨尔斯堡。他余生都留在了那里,并在那里出版了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偶尔,他也会举办巡演。
比贝尔是器乐历史上最重要的小提琴作曲家之一。他卓越的技巧让他能在演奏中轻易地到达第六甚至第七把位,在复杂的复音段落中驾驭多重按弦,并探索变格定弦的多种可能性。他还撰写了已知最早的小提琴独奏曲目之一——《神迹奏鸣曲》(又称为《玫瑰经奏鸣曲》)中里程碑性的《帕萨卡利亚》舞曲。在比贝尔生活的年代,他的音乐被整个欧洲所熟知和模仿。十八世纪晚期,他被音乐史家CharlesBurney称颂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作曲家。二十世纪后期,比贝尔的音乐,尤其是《神迹奏鸣曲》,重新为人所重视。如今,它正广泛地被人演奏和录音。
3、生平事迹
比贝尔出生于波西米亚的瓦尔腾堡(现位于捷克*的斯特拉茨·波德·拉尔斯肯)。除了他可能在波西米亚一所耶稣会预科学校学习过以外,他的早期教育情况鲜有人知。西元1668年以前,比贝尔供职于PrinceJohannSeyfriedvonEggenberg的位于格拉茨的宫廷,其后他又在克罗梅日什受雇于奥洛穆茨主教(现奥洛穆克)卡尔二世。从1660年代早期起,他的同僚PavelJosefVejvanovsky在那里任乐团总监。比贝尔显然在这里拥有良好声望,他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备受关注。
1670年夏,卡尔二世将比贝尔送到阿巴森,靠近因斯布鲁克,与著名乐器制造商雅各布·斯坦纳谈判为乐团购置新乐器。然而,比贝尔从未到达斯坦纳,他转而受雇于萨尔斯堡大主教马克西米利安(MaximilianGandolphvonKuenburg)。因为卡尔与马克西米利安是朋友,虽然被作曲家的决定所伤害,比贝尔的前雇主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直到1676年,他们才正式解除关系。比贝尔的余生都在萨尔斯堡度过。在那里,他的音乐和社交事业蓬勃兴旺:他于1676年开始发表他的音乐作品,1677年为皇帝演奏(并授勋),1679年起在萨尔斯堡担任乐团副乐长,1684年升任乐长。1690年比贝尔被皇帝擢升为贵族,享有BibervonBibern的头衔。最后,新任萨尔斯堡大主教——JohannErnst和CountThun——任命比贝尔为内务大臣,他升至社会阶级的顶层。
作曲家于1672年5月30日结婚,他太太MariaWeiss是萨尔斯堡一个商人之女。他们总共育有十一名子女,其中四人活到了成年。AntonHeinrich(1679–1742)和KarlHeinrich(1681–1749)都在萨尔斯堡宫廷担任小提琴手,后者于1743年擢升至乐长。女儿MariaCäcilia(生于1674年)和AnnaMagdalena(1677–1742)分别在圣克拉拉、梅拉诺和诺恩贝尔格修女院成为修女。AnnaMagdalena成为了女低音歌手和小提琴手,并于1727年任合唱队总监及修道院副司祭。
4、音乐作品
比贝尔的小提琴音乐一方面受到意大利MarcoUccellini和CarloFarina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也受到了德国复调音乐传统,尤其是来自约翰·海因里希·施梅尔策的影响(施梅尔策可能曾经当过比贝尔的老师)。比贝尔的成就包括进一步发展了小提琴演奏技巧(他能够到达第六或者第七把位),他的左手和运弓技巧远远超越当时最先进的意大利作曲家。
他还善于运用对违法,时常写下包含很多多重按弦技巧的复音作品。另一个比贝尔做出了重大贡献的领域是变格定弦的艺术,即变化调弦的器乐曲。最后比贝尔的音乐多采用各种形式的数秘符号、音乐情感理论、标题音乐等手段。例如,神迹奏鸣曲中复活奏鸣曲所使用的象征性调弦。
在整个十七世纪下半叶,比贝尔是(连同德累斯顿音乐学院的作曲家们——JohannJakobWalther和JohannPaulvonWesthoff——一起)欧洲最优秀和最有影响力的小提琴家。然而,他死后不久,德国的小提琴家们开始跟风阿尔坎杰罗·科雷利及其的模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