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花荚蒾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当年小枝、芽、幼叶下面、叶柄及花序均被黄或黄白色簇状毛。叶纸质,卵状椭圆形、卵形或宽卵形,稀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5-)6-10(-15)厘米,有牙齿,上面疏被簇状短毛,下面初被绒毛,后毛渐稀,侧脉5-11对,与支脉均直达齿端;叶柄长1-2(3)厘米。聚伞花序径3-6厘米,总花梗长1-2.5(-7)厘米,第1级辐射枝(4)5-7(-9)。萼筒被n色簇状毛,1.5-3毫米,花冠筒等或为其2倍;花冠白色,辐状,径约5毫米,筒部长约1.5毫米,圆形,长约等于或略超过筒;高出花冠裂片。果红色,后黑色:核椭圆形,扁,长5-7(-9)毫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中文学名:聚花荚蒾
拉丁学名:ViburnumglomeratumMaxim.
拼音:juhuajiami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川续断目
科:忍冬科
属:荚蒾属
1、形态特征
株: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叶:叶纸质,卵状椭圆形、卵形或宽卵形,稀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5-)6-10(-15)厘米,有牙齿,上面疏被簇状短毛,下面初被绒毛,后毛渐稀,侧脉5-11对,与支脉均直达齿端;叶柄长1-2(3)厘米。
花:聚伞花序径3-6厘米,总花梗长1-2.5(-7)厘米,第1级辐射枝(4)5-7(-9)。萼筒被n色簇状毛,1.5-3毫米,花冠筒等或为其2倍;花冠白色,辐状,径约5毫米,筒部长约1.5毫米,圆形,长约等于或略超过筒;高出花冠裂片。
果:果红色,后黑色:核椭圆形,扁,长5-7(-9)毫米。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当年小枝、芽、幼叶下面、叶柄及花序均被黄或黄白色簇状毛。叶纸质,卵状椭圆形、卵形或宽卵形,稀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5-)6-10(-15)厘米,有牙齿,上面疏被簇状短毛,下面初被绒毛,后毛渐稀,侧脉5-11对,与支脉均直达齿端;叶柄长1-2(3)厘米。聚伞花序径3-6厘米,总花梗长1-2.5(-7)厘米,第1级辐射枝(4)5-7(-9)。萼筒被n色簇状毛,1.5-3毫米,花冠筒等或为其2倍;花冠白色,辐状,径约5毫米,筒部长约1.5毫米,圆形,长约等于或略超过筒;高出花冠裂片。果红色,后黑色:核椭圆形,扁,长5-7(-9)毫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2、产地分布
分布:缅甸北部
产地:甘肃南部、宁夏南部、陕西、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南部、四川、云南西北部及*东南部
生境:山谷林中、灌丛中或草坡阴湿处
海拔:(1100-)1700-3200米
3、分类文献
ViburnumglomeratumMaxim.inBull.Acad.Sci.St.Petersb.26(inMel.Biol.10:656):483.1880;Hemsl.inJourn.Linn.Soc.Bot.23:352.1888;Rehd.inSarg.TreesandShrubs2:110.1908;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312et930,图6037.1975.——V.veitchiiC.H.WrightinCard.Chron.ser.3,33:257.190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