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府学文庙
济南府学文庙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北临大明湖,临近芙蓉街等老城街巷,主要建筑有大成门、棂星门、泮池、大成殿、明伦堂和尊经阁等。1992年成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开始进行大修,残存的古建筑被修复,被拆除的部分也得到复建。修复后的文庙,将恢复祭孔的功能,并成为济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部分。
名称:济南府学文庙
始建:北宋熙宁年间
地里位置: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建筑分类: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文物保护:属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简介
济南府学文庙
济南府学文庙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北临大明湖,临近芙蓉街等老城街巷。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始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到民国时期,不同规模增建、重修达三十余次。建筑群坐北朝南,布局严整,规模宏大。主要建筑有大成门、棂星门、泮池、大成殿、明伦堂和尊经阁等。
*成立后,文庙被小学、工厂等占用,许多建筑被毁。1992年成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开始进行大修,残存的古建筑被修复,被拆除的部分也得到复建。修复后的文庙,将恢复祭孔的功能,并成为济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部分。
2、历史
济南府学文庙於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仿照山东曲阜孔庙的规制而建立,是始建年代較早的孔庙。金贞祐年间(1213~1216年),庙宇毁于战火,到元末更为颓败。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成化十年(1474年),知府蔡晟增两庑像龛,建坊树屏,十三年(1477年),巡按御史梁泽拓大殿、两庑,建戟门、棂星门、明伦堂等。以后又重修数次。清代也有修葺,但基本格局未改。
1931年的泮池旧照,远处为大成门
1946年,山东省立第二实验小学创建,使用文庙作为校址。*成立後,改称芙蓉街小学。1964年,学校拆除明伦堂等建筑,新建三层的办公教学楼,并将校門改到大明湖路248号。1965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大明湖路小学。
2003年2月,在济南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市文化局副局长崔大庸向大会提交《关于迁出大明湖路小学等单位修复府学文庙的建议》。同年9月,山东省文史馆馆员蔡凤书、韩明祥等九人联名给省领导写信建议修复府学文庙。2004年,济南市相关部门开始制订修复方案。2005年9月10日,府学文庙的“千年大修”工程终于启动,修复尚存的大成殿、泮池、大成门、影壁与更衣所,并重建其他建筑。2006年10月,大成殿的修复基本完成。2007年6月9日,大成殿以南的建筑群基本完工,并向公众开放一日。2007年底,随着大明湖路小学搬迁结束,大成殿以北原教学楼的拆除及文庙建筑重建工作正式展开。2009年2月,尊经阁木结构完工。
根据长期的远景规划,还将在文庙以北重建启圣祠、节孝祠、文昌祠、学属、魁星楼、射圃等古建筑;在文庙以南,则保留原有街巷,恢复旧有文化氛围。文庙西侧的建筑得到拆迁后,还将复建名宦祠与乡贤祠,形成平行于文庙主轴的西路布局。
3、地理位置
济南府学文庙位于老济南城内西部,大明湖以南。目前划定的文庙保护范围,面积较鼎盛时略小,大致为明湖路以南,文庙影壁以北,西花墙子街、府学西院街、府学西庑街以东,庠门里、东花墙子街以西。文庙周边的街道多因文庙而得名,例如东、西花墙子街得名于文庙院墙所使用的砖砌图案花样(俗称花墙子),东花墙子街北段的短街因地处文庙东旁门而称为“庠门里”,庠门里东侧的短街因地处文庙东墙外而称为泮壁街。
4、建筑布局
济南府学文庙
按文献记载,府学文庙规模宏大,长247米,最宽处66米。建筑群围绕南北中轴线修建,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影壁、大成门、棂星门、泮池和石拱桥、屏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环碧亭和尊经阁等。
影壁位于庙门南面,为一字形。进入庙门向北,有棂星门一座,门前东西两侧分别设方亭和圆亭各一座,方亭名“中矩”,圆亭名“中规”。向北为半圆形泮池,石拱桥飞架正中。向北为屏门,门前东、西院墙分设“钟英”、“毓秀”两座牌楼,门后东侧有更衣所,西侧有牺牲所。向北为戟门。戟门近东墙处有一水池,池中有扇面亭一座,名“飞跃亭”。进入戟门,即为文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加之东西两庑殿,组成一封闭院落。大成殿建于月台之上,月台前东西两侧各有御碑亭一座。大成殿以北为明伦堂,堂前东西两侧各立两斋:分别为志道斋、据德斋、依仁斋和游艺斋。再向北为尊经阁,阁前设水池,池中有亭名为“环碧亭”。尊经阁以东还有射圃斋,以北有教官宅和儒学门。
文庙泮池之水与济南城水系相通。大明湖水由文庙东北进入,经飞跃亭之水池流入泮池,又出泮池向西北经西廊庑后墙外,绕至尊经阁前水池,转向东流出,名“玉带河”。玉带河西还建有文昌阁等建筑。
5、主要建筑
济南府学文庙的主要建筑有大成门、棂星门、泮池、大成殿、明伦堂和尊经阁等。
6、匾额和碑刻
1950年代,文庙内尚存明、清碑碣27通,包括大成殿内匾额七块,明伦堂匾额一块及其它石刻数种。*期间,这些文物大部分被毁。到1982年普查时,仅剩清同治间“重修济南府学文庙碑”和道光间“济南府学教授训导为禁约事碑”等寥寥几块幸存。
此外,1991年大明湖路小学维修校舍,出土了一块重要的石刻,即“宣圣遗像”碑。此碑原立于大成殿附近。碑额题小篆“宣圣遗像”四字,碑题记为“吴维岳摹吴道子笔宣圣像”,正中阴刻孔子行教像,右侧中部下刻隶书“吴道子笔”四字。现存济南市博物馆。
7、修缮保护
2005年,济南市正式启动府学文庙的修复工程,对其进行整体修复。其间,共修葺或恢复包括大成殿在内的大小古建数十间,部分恢复了历史上府学文庙中轴线上建筑群。
在修缮保护工程中,专业人员对于现存建筑,按照文物保护的办法进行修葺;需恢复历史上存在的古建时,依托历史资料以及考古发掘,并按照传统建筑的构建办法施工。但有时候,专业技术人员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拿出更科学的保护方案。如在维修大成殿时,由于多年来大成殿外的地面升高,一旦降雨,大成殿内地面将被淹没,不利于文物的保护。针对这种情况,专业技术人员将原建筑编号拆解,整体抬高1.55米后,按照原样重新构建起来,这就解决了雨水浸泡的问题。
在恢复古建环节,专业人员搜罗大量与文庙有关的图文资料,对这片古建的历史面貌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通过图片和发掘,确定了拣门、东西廊庑、东西御碑亭以及钟英坊、毓秀坊等历史古建的原貌。进一步探究发现,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尊经阁就已经只剩下遗址,埋藏在明湖路的路面下,而明伦堂还在。为此,技术人员赴山西等地,参照当地孔庙内的尊经阁样式,恢复了这座古香古色的古建筑。
据介绍,大成殿内的天顶彩绘,也是按照官式彩绘来绘制的,使用旋之金线点金技法,这种彩绘技法尽管与故宫彩绘相比尚低两个档次,但“点金”本身已属较高规格。
8、举办活动
2014年11月9日,由山东兰花协会、济南市府学文庙管理处联合主办,济南泉友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山东济南第三届泉友国际兰文化艺术节在府学文庙开幕。
兰,为百花之英,花中君子,叶姿优美,花香幽远,几千年来,兰花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文人雅士爱兰、植兰、咏兰。兰文化早已成为我国一种独特而悠久的传统文化。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形容兰花:“兰当为王者香”、“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为兰花赋予了许多人文内涵。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本月14号,文庙免费开放。将有50余种200多盆兰花进行现场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孔子像章展览、茶艺展示、古琴表演、兰文化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泉城市民呈现一场兰花艺术的盛宴。这是府学文庙连续三年举办国兰文化节、展览将儒学文化与兰花文化相结合,必将受到市民的再次关注。
上一篇:分宜县博物馆
下一篇: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