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自治县,下辖1镇5乡2个社区39个牧委会,135个牧业合作社,6997.45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3万,县*驻优干宁镇。
中文名称: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行政区类别:自治县
所属地区: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辖1镇5乡2个社区39个牧委会,135个牧业合作社
地理位置:位于青海省东南部
邮政区码:811500
电话区号:0973
面积:6997.45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属高原气候
*驻地:优干宁镇
1、县情概况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河南县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生态保护最好的草原,堪称“亚洲第一,青海最美”。全国三大名马之一的河曲马,青海优良畜禽品种欧拉羊是自治县“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优势畜种;具有西倚*,东襟甘陇,北通宁海,南望川康的区位优势;黄河、洮河、泽曲河贯穿境内,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境内草原辽阔,水草丰美,天池、湖泊、瀑布众多,黄河大峡谷两岸松柏苍翠、峭壁陡立,仙女洞幽深奇特、神秘莫测;蒙元文化与藏文化融合,使河南县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藏区环绕之中的河南县是您领略青藏高原、美丽草原,感受蒙元文化、独特民族风情的神地。
这里是欧拉羊的家园,河曲马的故乡;这里是藏区赛马之都,是天然有机畜产品的发祥地。
2、历史沿革
早期
秦汉以前,属羌人牧地。东汉景帝建发十九年(214年)归附汉朝。西晋时为吐谷浑辖地,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地属北周廓州总管府辖。隋朝前期属吐谷浑辖,后期属西海郡赤水县(治今兴海县境)地。唐高宗始为吐蕃管辖。唐玄宗天宝12年(753年)属唐洮阳郡。五代十国时期为吐蕃、吐谷浑、党项、羌等*各霸一方,无以统属。北宋时属中原王朝。南宋时属金国。元为吐蕃等处宣慰司辖地,属河州必里万户符。明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辖地,万历后属河州必里千户符。清属循化厅,为和硕特前首旗(俗称河南亲王)牧地。民国初由“青海办事长官”及“蒙蕃宣慰使”管辖,民国廿四年(1935年),和硕特南左中旗划同德县,其余“河南三旗”由河南亲王统领,隶省直辖。
建国后
1954年10月成立河南蒙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6月改称河南蒙族自治县,由省直辖。1959年由黄南自治州代管。1964年,更名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200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辖6乡,县府驻优干宁(智后茂乡辖地)。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226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智后茂乡7580宁木特乡8132托叶玛乡3827赛尔龙乡3177柯生乡2705多松乡2180优干宁地区未批镇4649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青政函21号文批复:撤销智后茂乡,设立并命名为优干宁镇(镇*驻地不变)。
2001年底,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辖1个镇、5个乡,38个村(牧)委会:优干宁镇、宁木特乡、托叶玛乡、赛尔龙乡、多松乡、柯生乡。年底全县总人口3.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8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2.06%。
优干宁镇:驻优干宁,辖9个牧委会(智后茂、参美、秀甲、荷日恒、多特、直龙、纳其、阿木乎、吉仁木)。
赛尔龙乡:驻牙塘,辖5个牧委会(赛尔龙、尖克日、尕欠、尕克、兰龙)。
宁木特乡:驻曲格寺,辖11个牧委会(宁木特、作毛、周龙、卫拉、德旦、浪琴、苏青、夏拉、赛尔永、梧桐、尕群)。
托叶玛乡:驻托叶玛,辖6个村委会(托叶玛、曲海、夏吾特、曲龙、文群、宁赛)。
多松乡:驻上多松,辖3个牧委会(多松、夏日达哇、拉让)。
柯生乡:驻香扎寺,辖4个牧委会(柯生、毛曲、尖克、次汉苏)。
2005年,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辖1个镇、5个乡:优干宁镇、宁木特乡、托叶玛乡、赛尔龙乡、柯生乡、多松乡。
2006年8月,撤销托叶玛乡,并入优干宁镇。
3、行政区划
自治县目前下辖1镇5乡2个社区39个牧委会,135个牧业合作社
4、地理气候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河南县气候为高原大陆性气候,属高原亚寒带湿润气候区。由于海拔较高,地势复杂和受季风影响,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每年5月份至10月份温暖、多雨,11月至次年4月份寒冷、干燥、多大风天气。春秋时日短,四季不分明,无绝对无霜期。年均气温在9.2℃--14.6℃,年降水量597.1毫米--615.5毫米,降水总量41.8761立方米,平均每亩降水398.96立方米。平均年蒸发量为1349.700毫米。常年风向西北风,最大风速达到23.7米/秒,年平均风速2.6米秒。年均积雪55.3天,最大积雪厚度31厘米。日照率为57.58%--58.15%,略低于省内西部地区。
年平均气压671.8毫帕,空气密度为812.0克立方米,年0均雷暴67.6次。年均沙暴1.25次。年均雾障36.1次。
5、人口卫生
人口
2001年底全县总人口3.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8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2.06%。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4.65‰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52%。计划生育率94.13%,计划外多孩率为5.87%。河南县支柱产业为畜牧业,全县天然草场面积6471.8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2.49%。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5998.29平方公里,占草场总面积的92.68%。截止2001年底,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不变价)18232.9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3097.88万元,第二产业1339.18万元,第三产业3795.86万元;各类牲畜存栏75.64万头(只),其中绵羊属藏系羊种优良品种“欧拉羊”,占全县牲畜总头数的74%,牦牛占牲畜总头数的24%,马占牲畜总头数的2%。母畜比例达到57.79%。实现工业增加值345万元,乡镇企业产值119.3万元,个体工商户382户,私营企业7家,注册资金达668万元,上交税费200万元,市场成交金额达到1600万元。财政收入达到635万元。银行存款余额达5051万元,贷款余额4219万元。全县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3500万元。
卫生
2001年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4所;幼儿园1所,全县适龄儿童在校生308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88.4%,中学在校生338人,中小学巩固率为99%,专任教师0317名,幼儿园教师10名。
2001年底,全县共有医疗机构11个,建成村卫生室38个,村级合作医疗点25个,覆盖29个村,覆盖率达76%。全县卫生系统共有职工21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3名;拥有病床162张,总建筑面积15626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8145平方米。拥有大型设备4台。
6、地方特色
河南县有四大优势和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草原生态优势。河曲草原属典型的高寒草甸型草场,地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带。上世纪90年代,被评为“全省无地面鼠害县”,2004年被列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范围。全县拥有913万亩可利用草场,古有“香汤沐浴地”之美誉,优良草场连片分布,是全省乃至全国生态保护最好的优良牧场之一,是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理想之地。二是畜牧业优势。河南县是全国三大名马之一的河曲马、2005年被评为“青海省名优畜禽品种”的欧拉羊、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三大优良畜种,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和有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水电资源优势。境内水电资源丰富,黄河、洮河、泽曲河等大小河流27条,水能蕴藏量达129万千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证,是调整经济结构和培植财源的关键所在。四是蒙藏药独特疗效和专家名医效应之优势较为突出。境内有丰富的中藏药材资源,县蒙藏医院经多年发展已具备省内外享有名望的专家群体和采集药材、制造药品、销售一条龙服务的基地和技术优势。除这四大资源优势外,具有两个明显的地域特点。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河南县地处青甘川三省结合部,离西宁320公里,九寨沟400公里、兰州460公里,成都700公里,是青甘川三省津要之地,全省、全州“南望九寨”黄金旅游线路的希望在河南县,突破口在公路。二是蒙藏文化融合点的特点。我县地处藏区包围之中,蒙古族先民进入河曲地区后,由于历史、地理、宗教、婚姻等因素,长期与当地藏族同胞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共同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和民族贸易,是蒙藏文化融合最典型的地区。
自治县自然风光雄奇壮美,旖旎迷人,既有青藏高原特色,又是蒙藏民族文化融合留存的典型地区,民俗风情别具一格。李恰如山景区周边山峰耸立,许多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物种在这里生长繁衍。李恰如山天池气象万千,天然一绝;圣湖、仙女洞幽深奇特,神秘莫测;黄河大峡谷,全长30公里,两岸峭壁陡立,水流,气势磅礴,视之心旷神怡、豪气顿生,是旅游探险的好去处;双鱼湖湖水与黄河水有土坝阻隔独成一体,湖中心有一小山将湖水分成两块,瞩目远眺,如两条鲸鱼相伴游弋在蓝天下,景象尤为壮观;夏拉、柯生、代富桑、尕玛日等滩地一望无际,水草丰美,每当盛夏,蓝天、白云、草地构画出一幅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有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是游人休闲、避暑、旅游的理想之地。
7、经济情况
201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3亿元,比2009年增长8.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12亿元,比2009年增长17.95%,为年度目标的109.7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5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1.28%,比2009年增长17.86%;牧民人均纯收入4012.03元,比2009年增长15.61%。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县委、县*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5亿元。牧民人均纯收入7392元。商贸经济的空前繁荣,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日臻完善,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畅通河南、有机河南、生态河南、活力河南、健康河南、平安河南”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河南县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与时俱进。奋发向上,为再创山川秀美、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河南县而努力奋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