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河县
梁河县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德宏州东北部,辖6乡3镇、66个村委会、397个自然村、674个村民小组,面积1159平方公里,县*驻遮岛镇。
中文名称:梁河县
行政区类别:县级
所属地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辖6乡3镇
地理位置:位于德宏州东北部
邮政区码:679200
电话区号:0692
面积:1159平方公里
特产:梁河帮盖酒、梁河绞股蓝、梁河回龙茶等
气候条件: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南甸宣抚司署、李根源故居等
*驻地:县*驻遮岛镇
1、简介
梁河县
2、历史
梁河,古名南宋,又名南甸,傣名勐底。西汉时属益州郡不韦县,东汉时属永昌郡哀牢县。从元置南甸军民总管府起,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区。明设南甸宣抚司。清袭明制。民国时期土流并治,先后设置八撮县佐和梁河设治局。从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设军民总管府至1950年,南甸土司历史长达661年。1950年5月,梁河解放。1952年始设为县。195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梁河县,并入腾冲县。1961年4月1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梁河县建置。全县辖7区、1镇、61个乡。1969年4月,改区乡为公社、大队,全县辖7个公社、43个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改革结束后,全县辖1个区级镇、9个区,9个乡级镇、52个乡(含7个民族乡)、2个办事处。1988年1月,撤区建乡*改革结束后,全县辖9乡(含2个民族乡)、1镇、61个行政村(含7个民族行政村)、2个办事处。2000年村级*改革结束后,63个行政村、办事处改为63个村民委员会。2002年,勐养、芒东2个乡撤乡设镇。2004年1月,遮岛镇撤销下属的遮岛村,成立团结、勐底、振兴和南甸4个社区。2005年11月,实施撤并乡镇工作,杞木寨乡被撤销,分别并入芒东镇和遮岛镇。至此,全县所辖6乡3镇62个村民委员会和4个社区。
3、行政区划
2008年,梁河县辖6乡(含2个阿昌族乡)3镇、66个村委会(含社区4个)、397个自然村、674个村民小组。
4、人口民族
2008年末,梁河县总户数40646户,总人口160886人(常驻人口),其中城镇人口36199人。人口出生率12.63‰,死亡率6.89‰,自然增长率5.74‰。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38.8人。有少数民族人口5504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21%,其中傣族35517人,占22.08%;阿昌族13294人,占8.26%;景颇族1928人,占1.2%;德昂族799人,占0.5%;傈僳族1502人,占0.93%;其他少数民族2000人,占1.24%。
5、地理气候
梁河县
地理
梁河县地处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西南端、高黎贡山西麓坡阶地中的峡谷地带,位于德宏州东北部,介于东经98º06’~98º31’、北纬24º31’~24º58’之间。东北与腾冲县接壤,东南与龙陵县交界,南与潞西市、陇川县毗连,西与盈江县为邻。县城遮岛距省会昆明690千米;距州府芒市,经潞盈公路114千米(经腾龙线160千米)。梁河县是半山半坝县。全境有中山、低山、火山锥、台阶地、河谷平坝5种地貌类型。入境的大盈江、龙江将全县分割为两山夹一坝。较大的坝子是遮岛坝、萝卜坝、勐养坝。境内地势由北向南渐低,最高点是北部的瘌痢山顶,海拔2672.8米,最低点是南部的勐养镇老芒东,海拔860米。县境南北纵距49千米,东西最大横距45千米,总面积1159平方千米,其中坝区面积14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2.42%;山区、半山区面积1015平方千米,占87.58%。全县耕地面积为21.47万亩,其中,水田10.30万亩,旱地11.17万亩。境内有温泉17处,其中水温90ºC以上的沸泉1处,80ºC以上的4处,50ºC以上的12处,较大的温泉群有勐蚌温泉、热水塘温泉、丙赛温泉和龙窝寨温泉;有蓄积量较多的思茅松用材林;有药材类、芳香类、竹类等野生经济植物55科、101属、400多种;有锡、铁、硫、煤、铝、锌、铀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锡和煤的储量较大。
气候
梁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明显特点是:一、四季不分明,雨量充沛。历年平均气温为18.3ºC,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ºC,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1ºC;历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436毫米。二、立体气候明显。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少,递减率平均为0.6ºC/100米。三、冬季寒冷天数少,春夏秋季时间长。全年有10天左右的冬季,150天左右的夏季,200天左右的春秋季。四、日照时数长。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379小时,年平均积温为6515ºC。五、农业灾害性天气种类多。一年四季有干旱、洪涝、低温、大风、冰雹等灾害重叠交错出现。2008年年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32.5ºC(4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0.5ºC(1月6日);年降雨量1313.3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009.6小时。
6、文化节日
梁河县地处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端,高黎贡山西麓坡地中的峡谷地带的民族边疆县,居住着汉、傣、阿昌、景颇、德昂、傈僳、佤等20余种少数民族,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历史悠久。
阿昌阿露窝罗节
2001年末,梁河阿昌族人口为12093人,占全县总人口157532人的7.7%。属中国两个阿昌族聚居区之一,全国有3个阿昌族自治乡,仅梁河就占两个,即九保和曩宋阿昌族自治乡。据史书记载,阿昌族是最早活动在青海、甘肃高原的氐羌民族,其中一部分很早就迁徙于川西至滇西一带。约于公元十三世纪开始有一部分沿云龙、保山、腾冲迁陡,最后定居于梁河地区。
古代阿昌族就是一个善歌好舞的民族,阿昌族的歌声清亮,阿昌族的舞蹈庄重凝朴。阿昌族最隆重最富于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是“窝罗节”。1983年德宏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阿昌族人民的要求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正式决定阿昌族的传统节日为“窝罗节”。1995年改为“阿露窝罗节”,节庆时间定于每年的3月20日,节日标志为弓箭和青龙白象。为了感谢传说中遮帕麻和遮米麻的创世之功和多次挽救人类的大恩大德,每年的初春或桑建花开的时候,阿昌人都要舞狮舞象,跳着阿露窝罗举行祭祀活动表示纪念。
梁河县阿昌族阿露窝罗节活动首先是选神树。全寨男女老少要到山上选一棵标直的栗树作为神树,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祀后,才将该树砍下,不能肩扛,而是用无数条绳子栓着树身,由全体参加人员拖到寨子。其次搭建祭台。再次开始祭祀,神灵附体的大活袍(巫师)将五谷茶酒和鲜花水果摆上祭坛后,便挥舞起鹰尾大扇高声颂经,传唱遮帕麻遮米麻的创世史诗,赞颂人类始祖的大恩大德。接着狮子舞队和大象舞队,一齐参拜神座,向创世始祖致敬。之后,全体村民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鲜花绿叶,蘸着清清泉水,围着神座唱起则勒歌,跳起阿露窝罗舞,表示对祖先深深的谢意。节日活动可以持续几天至半月,这期间是阿昌姑娘充分展示自己美丽和聪明智慧的时节,也是男青年追求恩爱伴侣的大好时光。由此演绎出了许许多多感人的爱情故事,成就了无数美满的姻缘。
德昂浇花节
德昂族(原称崩龙族),主要居住在梁河的勐来村“二古城”和勐宋村“白露头”两个自然村,位于亚热带半山区,住房多为竹木结构楼房。浇花节(也称泼水节)是德昂族的传统节日,于清明节后五至七天开始,历时三天。浇花节与傣族“泼水节”内涵相同,但活动内容差异较大。“浇花节”的来源传说有多种:一种是古代时,天庭有七个仙女下凡,在湖水中沐浴,被崩龙人发现,即飞回天庭,仙女临飞时,告诉崩龙人说:若是思念她们,可塑佛像,每年替她们泼水沐浴;一种是释迦牟尼为关怀天下民间疾苦,见老天久早不雨,便告之崩龙族每年在堆沙节,各信徒提一桶水,泼于佛身,天即降甘露以拯救百姓;一种是释迦牟尼佛飞回天庭时,留下经书,要求崩龙族百姓每年举行堆沙节,便给佛泼水,佛会保佑崩龙人民清吉平安,五谷丰登.德昂族的“浇花节”便这样一代代地流传下来,节日前,德昂人民准备丰富赕品,做糯米糖粑粑,造旋转喷水筒、搭小佛寺,赶制新服饰。过节时,全村男女,前往山中采摘鲜花,青年们敲着象脚鼓、芒锣在前引路,将鲜花采回,插满小佛房,表示献给神,然后男女集体舞蹈,节日还邀请各民族大联欢,增进了解,互相交流。泼水开始,人们手拿竹筒、水桶齐集小佛房前,听佛爷诵完经之后,用清水洗涤佛寺佛像和神坛,然后将清水倒入水龙槽内使水转动旋转花筒,将水喷洒于四周小佛像,人们喝口洗佛的清水,曰“吉祥水”。泼水仪式后,男女间即可互相泼水祝福,广场中锣鼓之声不绝。
傣家泼水节
清明节后七天,既是迎新送旧的日子,又是傣家人民富有历史意味和浪漫色彩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的来历有“小洗血迹”、“纪念穆姑”、“浴佛”等不同的传说,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互相泼水祝福。傣家人认为,水是圣洁的,它能冲刷一切污秽、驱走一切妖魔怪、消灾除病,给人以吉祥幸福。泼水节是欢乐、隆重的节日。节日前夕,许多傣家人都要做“泼水粑粑”送人,表示欢迎。节日前一天,人们修缮佛寺,建龙亭,组织万人采花队伍,敲起象脚鼓,穿着节日盛装到野外采花。采来鲜花,插在龙亭四周。老人、中年妇女送来泼水粑粑和鲜果,安放在龙亭四角。节日期间,城乡各地处处水花飞溅,互相泼水祝福,成为水的世界;村村寨寨,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笑语连天,一片欢腾。节日期间,还举行赕佛、堆沙、丢包、跳孔雀舞、“嘎央”舞、象脚鼓舞、放孔明灯、唱傣戏、民族武术比赛等文体活动和经贸活动。
目瑙纵歌节
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的主要传统节日。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日为节庆之期。梁河的景颇族主要以浪速(罗俄)支系为主。目瑙纵歌(浪速语称迨臧歌)是大家一起跳舞的意思,也即“万人之舞”。节日盛会于广场*,高竖目瑙柱,人们排成长长的队伍,由头戴兜鍪、用孔雀羽毛为顶饰的男子在前领舞,男人边跳舞边挥大力,个个英姿飒爽,女人抖动着彩帕和扇子,身上装饰的银泡和银链唰唰响、闪闪亮,似彩蝶起舞,象孔雀开屏;舞蹈排列成阵,队形变换有序,时如彩练漫卷,时而似瑞霭轻飘;人数众多、规模盛大,气势壮阔,舞步刚健明快,在木鼓、芒锣、“洞巴”、笛子等乐器的伴奏下,“哦热啊”的歌唱旋律飞向高空,响遍景颇山乡。
7、旅游名胜
南甸宣抚司署
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是德宏州唯一独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打算,将成为:“中国土司制度陈列专馆”,让土司制度的活化石永久传于后人,我们将遵循“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加强管理和修复。南甸宣抚司署,建筑群按汉式衙署式布置,由五进四院,47幢,149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10625平方米(约等于10亩多土地),按土司衙门等级分为公堂、会客厅、议事厅、正堂、后花园、五进四院,逐级升高。
南甸宣抚司署,梁河最早的古名叫南宋,元代设南甸军民总管府,南甸这个地名从此叫起。为什么要叫南甸呢?因元、明、清时代我县隶属腾越州(今腾冲县)节制。“南”是指位于腾冲南部而言,“甸”是指郊外坝子,所以叫“南甸”。宣抚使是封使时代*政权在边疆设置的统治政权机构,分宣慰司、宣抚使、安抚司三等。宣抚司是武职,他具有生杀大权,相当于地方的土皇帝。南甸宣抚司平时级高七品,即县官之职,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随官而升,如接待上司或邻邦交住,可随对方官衔而提高,最高可达四品官,也就是当地老百姓说的“见官大一级”。一进公堂后有麒麟屏风,就是四品官之象征。所谓司署,就是衙门,署内除了办公处外,兼有住宿及所需要的附属建筑物等。傣语称:贺弄召发勐底,意即勐底头人的大房子。
这家土司姓龚,原籍南京应天府上元县人。元大德五年(1301年)皇赐姓刀,所以又称刀龚氏,民国元年复姓龚,正式称龚姓仅四代有余。刀氏先祖明初随师征讨云南,因屡建战功加封为宣抚使,定居于此,从一三九八年到一九五O年五月,历时五五二年,世袭为官共二十八代。南甸宣抚司署第一大院
李根源故居
位于县城以北3公里处的九保街,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爱国*主义者、辛亥革命名将、民国元老李根源于1879年4月17日诞生于此。他在九保街的两幢故居,于1999年9月14日,由他的后裔移交给梁河县*所有,即将被辟为李根源故居纪念馆。镇中有为纪念李根源而立的辛亥革命纪念碑一块,有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书写的“太平寺”石刻,有宋朝时植的一棵古榕树,至今雄姿犹存。因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南逃缅甸时曾住此古镇,故还立有“永历帝跸驻处”古石碑一块。1956年3月在古镇附近发掘的“安南州印”(黄铜制造,重1.75市斤),经专家考证,就是永历帝奔缅时遗失之物。古镇附近还有元代小梁江(今曩滚河)古战场和历任都师练兵演习的场地先锋营(又名鳌山),昔日战壕遗迹依稀可见。1993年李根源故里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德宏州旅游胜地之一。
太平寺
位于河西瘌痢山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诗句“云铺香作海,一寺隐烟霞”即寺名含意。寺依山而建,凡三进,奉诸佛圣像。咸同年间毁其半。光绪七年(1881年)复建。后观音、弥勒两殿又被毁。今存皇太极殿。殿前尚存光绪初年所植古梅两株。原名珠涌寺,位于九保镇西南角的珠涌山上,建于清康熙年间。因古时边地戎事频繁,人民渴望安居乐业,曾改九保为太平城,珠涌寺亦命名为太平寺至今。原有寺二进,奉三教圣像;寺内外林木丛荫,素以幽静著称。“*”中,佛像及其他陈设被捣毁—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方公众又筹资修寺塑佛。现在,太平寺又恢复了当年“幽静中闻鸟声、树声、泉声、钟声、磬声”的景象,成了各族群众游览的好地方。
先锋公园
位于县城。内有勐底佛塔、傣家奘房和观音寺,均塑有栩栩如生的诸佛圣象。先锋公园虽居闹市,但树木葱郁,清静别致,是县城*、职工节假日及工作之余休闲的好地方,也是外地游客到梁河观光的游览景点。
龙窝温泉
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温泉涌量为6公斤/秒,水温80℃以上,还有大面积的蒸气地面。泉水中除含有适度的硫磺外,还有各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量稀有元素,对风湿病、神经系统病等有特殊疗效。许多患风湿、皮肤病甚至瘫痪在床、久治不愈的病人,经到这里一段时间的蒸浴后,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加之这里风景秀丽、清执幽雅,现已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8、社会事业
【教育】2008年,梁河县共有各级各类162所,在校学生25648人。具体情况为幼儿园10所,其中私立幼儿园8所;小学66所,教学点73个,比上年减少12所;普通中学10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生情况:全年在校生总数为25648人,其中幼儿园在园儿童2886人;小学在校生14371人,入学率100%,年辍学率0.08%;初中在校生6716人,毛入学率94.7%;高中在校生1303人;职业中学在校生372人。
全县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8.8%;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6.31%。教职工总数2041人(含民办83人),其中专任教师1790人(含民办3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幼儿教师96.4%,小学教师96.15%,初中教师98.94%,高中教师95.56%。校舍建设:全县学校占地面积7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7.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7.77万平方米,校舍面积中D、C级危房12.2万平方米,危房率59.50%,其中D级危房率为53.68%。
【文化体育】2008年,梁河县成功举办梁河县2008年葫芦丝文化广场宣传活动;举办“缅怀葫芦丝演奏、制作大师——哏德全”专场晚会;组织业余演出队、丝竹洞经乐队在4A景区南甸宣抚司署戏楼进行文艺表演;完成了梁河县“文化三下乡”活动,开展电影放映8场;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活动;策划了“2008年迎奥运、迎新春游圆活动”;组织第十二届南甸杯运动会闭幕文艺演出;筹备梁河县2008年傣族“泼水节”、德昂族“浇花节”开幕式文艺展演节目及文艺晚会节目演出;协助九保永和阿露窝罗文化中心主体工程落成典礼活动;承办“德宏州第二届广电杯职工运动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举办了梁河县纪念改革开放30年文艺晚会;创编健身舞《舞动青春》荣获一等奖,辅导小品《电度数与小点数》荣获一等奖,辅导云锡梁河矿业公司3个节目参加个旧云锡马矿“七一”建党节职工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辅导快板小品《和谐电力进万家》;辅导云锡梁河矿业公司《云锡明天更美好》;辅导九保乡*舞蹈《快乐的阿昌媳妇》;辅导梁河地税小品、舞蹈、合唱共7个节目,辅导人数30人;进村进行文艺辅导150天,辅导培训2500多人;辅导农民画家参加题为“神彩云南”第二届农民画展览,其中芒东镇农民画家蚌有万、王彩林的作品分别荣获铜奖、优秀奖,作品《出洼节》、《傣家寨》、《深入集体林权改革发证》被收录在云南省第二届农民画展览画册中;举办“梁河县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廉正文化文艺展演”、“军民鱼水情,携手迎奥运”八一文艺联欢晚会,其中群口快板《歌唱新农村》、葫芦丝乐舞《欢乐的嘎光》分获州级一等奖和三等奖;加快葫芦丝培训,壮大葫芦丝演奏队伍,赠送大厂乡小学40支葫芦丝,开展各类葫芦丝培训,人数100余人,共有35人获得葫芦丝登级证书,开展葫芦丝销售,销售达到9000多支,较同期增长10%,在云南省第七届农运会期间,无偿提供200张葫芦丝VCD《丝竹琴韵》,开展老年人葫芦丝培训课程,春节期间对全县23位民间艺人进行慰问,协助云南大学教师进行民间文化调研,深入河西乡勐来村二古城收集德昂族民族民间文化资料,配合*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上海金牛影视公司到梁河拍摄民风民俗大型文献纪录片《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积极支持乡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先后支付40000多元。
【广播电视】2008年,梁河县广播电视局积极宣传*、省、州、县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报道了县委九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县*2008年全会、政协梁河县十三届一次会议、我县抗震救灾及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新农村”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林权改革、禁毒防艾等重要内容、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家及当地的节日庆祝活动,宣传各种法律法规。
【卫生】2008年,梁河县各医疗机构共诊疗病人138469人次,入院7796人次,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分别为68.81%、27.78%、0.31%,病床使用率为54.91%,病床周转率为31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6天。医疗总收入2465.13万元,总支出2197.8万元。实施乡镇、村一体化管理,覆盖率分别达88.89%、79.03%。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建立了居民家庭健康档案8893人份,建档率达41.2%;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管理865人,建档率达71.13%;并对184名残疾人员及865名慢性病病人进行建档和系统管理。装备县、乡医疗设备48台件,合计金额324.15万元;
【红十字会】2008年,梁河县红十字会积极开展社会募捐,人道主义救助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人道主义救助工作,利用各社会团体的优势积极开展募捐工作,共募集到救灾资金453481.1元,其中418582.1元上交州红十字会汇往四川灾区。收到中国红十字总会下拨的涤纶毛毯750床;省红会下拨帐篷100顶;州红会下拨棉被1000床;资金3万元(指定采购大米),其余捐款全部上交县财政局,由县*统一安排使用;共发放涤纶毛毯750床、借出95顶帐篷、850床棉被、拨付的3万元购买大米10吨,全部发放到各乡镇,余下物资转为应急抢救物资。与县关工委一起,对我县50名孤儿发放助学款2.5万元。动员保山玉辉房地产有限公司向县民族寄宿制小学捐赠120套高低床,价值7.8万元。积极开展项目工作,本年开展的项目工作有:一、第五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于1月1日在我县开始实施,9月30日顺利实施完成。此次疟疾项目共计发放蚊帐20210顶,宣传折页20200张,海报10000张,项目资金达80多万元。二、加拿大红十字会援助梁河县孤儿助学关怀项目,开展艾滋病知识及心理健康服务同伴教育培训,对辍学孤儿开展技能培训服务。三、芒东镇笋子洼村滑坡重建项目(民房)芹菜塘博爱新村,于1月开始动工,6月峻工并投入了使用。四、假肢项目有2人接受了假肢安装,投入经费0.16万元。五、支持新农合项目从省红会争取到8万元资金,用于贫困及弱势群体的大病医疗补助。此项目实施方案已报县人民*批准实施。六、正在申请的项目两项:分别是小厂乡友义村的大塘子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及象塘村人畜饮水工程,其项目申请资金分别为31.46万元和31.41万元。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年,梁河县共有已婚育龄妇女31971人,已采取长效避孕措人数25332人,农业人口一孩家庭5634户,0—14周岁一孩家庭5016户,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155户,一孩家庭办证率38.24%,0—14周岁一孩家庭办证率42.96%;出生1177人,比去年同期增29人,其中计划内出生1167人,计划外违法出生10人(违法多生育1人),违法生育比去年同期增加2人,人口出生率7.30%,计划生育率98%,优选节育率79.23%,避孕及时率达75%以上,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96%,群众满意率97%,统计台帐运转合格率达98%,宣传率达98%以上,叶酸服用率达95%以上。
【民政】2008年,梁河县民政局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及时组织发放救灾款物,共接收上级拨款311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拨入10万元,累计下拨、发放棉被523床,粮食103吨,食用油580瓶,方便面400件,救灾帐篷524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4842人,及时下拨发放2206人“三无”人员90天的生活补助金198.54万元,发放临时生活救助金6万余元,下拨各乡镇冬令救助和应急经费55万元;积极做好地震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制定了《梁河县“8.20、8.21”地震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灾后民房恢复建设户4691户,其中统建点4个261户(即:九保阿昌族乡上白露头自然村31户、九保阿昌族乡安乐自然村27户、河西乡对面坡自然村53户、平山乡界端自然村150户),拆除重建139户,重点加固修复586户,一般加固修复3705户,已动工建设960户,完成建设850户,400户民房恢复重建户已动工建设80户,已备料未动工240户;积极组织开展社会捐赠接收工作,共接收到社会各界向盈江“3.21”、“8.20、8.21”地震和四川汶川“5.12”地震捐款617176.33元,价值5000元的捐赠物资,衣物50件;切实做好“三荒”期间的救济工作,下拨发放各种救灾救济、医疗救助及其它民政事业资金432万元,以各种形式发放救济粮231吨,发放棉被763条,衣物2万余件,救济灾民和困难群众82600人次;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措施,积极组织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共接收到捐款12112元,衣物653件、蚊帐3顶,踏花被38床。
【扶贫】2008年,梁河县共立项申报争取扶贫项目7个,扶贫资金1998.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298.5万元、小额信贷扶贫资金指标700万元,具体项目有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61个845万元、九保安乐樊家寨易地扶贫75万元、安居工程项目60万元、科技产业扶贫项目150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100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0万元、小额信贷扶贫到户贴息资金35万元、小额信贷扶贫指标700万元、其他资金13.5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项目覆盖9个乡(镇)27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3945户17134人,其中省级扶持37个,投资555万元,州、县重点扶持14个,投资140万元;易地搬迁扶贫开发项目,完成了2006年及2007年芒东镇洒坞70户322人和平山乡梁子街50户246人的三通一平工程,总项目完成投资250万元,选定了对九保乡安乐龙田村27户150人进行易地搬迁,财政扶持资金75万元;完成了2006年度663户安居房建设项目及资金兑付扫尾;省级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在平山、大厂、小厂、河西、九保5个乡镇进行,选定了16个村民小组作为第一批试点,试点资金100万元,分为四类标准进行;在平山、大厂、小厂、囊宋、芒东5个乡镇组织实施优质茶园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25.95万元,完成新植无性系良种茶园3052.19亩,扶持农户763户3052人;发放小额信贷资金700万元,扶持贫困户570户;投入定点扶贫资金360.48万元,深入扶贫挂钩点蹲点人数169人,到扶贫点开展帮扶823人次,受益贫困人口14545人。
9、经济情况
【农业】2008年,梁河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4220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8.2%,比上年增16.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01546亩,比上年减1.8%。主要农作物情况为:一、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155761亩,比上年增1.3%;单产274公斤,比上年增3.8%;总产量42636吨,比上年增5%。二、油料播种面积22490亩,比上年增19%;单产96公斤,比上年增21.5%;总产2151.2吨,比上年增44.8%。三、甘蔗面积85941亩,总产354079吨。四、水产养殖面积43615亩,其中池坝塘、水库养鱼3600亩,稻田养鱼40015亩;水产品总产量2520吨,比上年增235吨,增10.3%。五、蔬菜瓜类播种面积14489亩,比上年增4.4%%;单产728公斤,比上年减6.5%;总产10546吨,比上年减2.4%。六、茶叶生产计划超额完成。新植茶园9574亩,超计划3308亩。年末全县实有茶园面积50837亩,比上年增17.8%;单产29.5公斤,比上年增4.5%;总产1501.2吨,比上年增12.5吨。全县共有143初制茶场(所),其中:初制茶所135家,获QS认证精制茶厂8家。全县有各种小包装品牌10余个。现有茶农15000余户,涉及人员6万余人。七、其他作物面积、产量有所增加。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2843亩,比上年增9.3%;单产557公斤,比上年减8.5%;总产7158吨,与上年持平。
【畜牧业】2008年全县完成肉蛋奶总产量7018.2吨,比上年增长425.2吨,增6.4%;其中:肉类总产量6654.3吨,比上年增长397.8吨,增6.3%;禽蛋产量212.9吨,比上年增长2.9吨,增1.4%;牛奶产量151吨,比上年增长25吨,增19.8%(其中:水牛奶产量95吨,比上年增长57吨,增150%)。实现畜牧业收入1.4932亿元,比上年增长0.3936亿元,增35.8%;畜牧业产值1.1778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0.1853亿元,增18.7%;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7.91%,比上年提高0.45个百分点。全县人均占有肉蛋奶42.9千克,比上年增加2.3千克,增5.7%。生猪、牛、羊、禽存栏量分别达10.54万头、2万头、0.55万只、24.45万只,分别比上年增16.6%、减0.8%、减4.2%、增16.2%;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5.95万头、0.39万头、0.36万只、31.55万只,分别比上年增5.6%、20.7%、1.3%、1.8%。
【林业】2008年,梁河县林业局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县林业部门主要开展了九方面工作: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县66个村委会(社区)中涉及林改任务有65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外业作业,完成林地确权68010宗,确权面积71.05万亩,确权率达98.65%,确权到户率达86.46%;完成微机数据录入40565宗,打证11467宗5300本,打证面积11.21万亩,发证率达16.86%;完成图纸转绘63个村委会(社区);成功调处林权纠纷3769起,纠纷调处率96.25%。二是强化资源林政管理,木材采伐实行“采、运、销”三总量控制,完成商品材审批22269立方米,未突破上级下达的80900立方米的指标;签发云南省木材运输许可证29460.76立方米,德宏州木材运输许可证20503立方米,边贸材运输许可证5153.95立方米;林地管理坚持先审批后征(占)用原则,上报征(占)用林地工程建设项目3起,其中已批办2起;对木材经营加工户进行年检和换证管理,涉及经营加工户58户,其中新增16户。三是受理查处各种林业案件176起,处罚210人次,其中刑事案件21起,处罚涉案人员33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40余万元;林政案件155起,处罚人员137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四是营林绿化,全县6个育苗点完成培育合格苗木178.73万株,其中核桃苗24.99万株,西南桦122.74万株,旱冬瓜31万株;购置石斛种苗1750千克;引进石斛种植技术较好的3家企业进行规模化基地示范种植面积达3000平方米,农户零星种植13户面积5000平方米;完成永和民族生态村建设项目400亩西楠桦种植及阿露窝罗广场绿化任务,并通过了州级验收;完成上级下达2.5万亩退耕还林任务,任务完成率100%,同时完成补植补造6000亩,兑现2007年退耕还林政策补助442万元。五是继续抓好森林消防,加强《森林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出动宣传车50辆次,利用各种会议宣传24次,发放张贴布告1000份,发放户主通知书2.5万份,台历500本,进行广播电视电影宣传80次,刷写宣传标语700条;在清明节期间发放宣传单2000份,在林区中小学给学生上森林消防课164个课时;在防火戒严期间实行入山申报登记制度,严格火源管理;全年发生森林火警4起,火灾1起,过火面积47.74公顷,受害面积2.2公顷,投入扑火车辆66辆次、扑火人员362人次;成功破获4起火案,刑事拘留3人,行政处罚1人,县内通报批评护林员3人。六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10个测报站发布9次测报,累计监测面积171.93万亩,监测覆盖率达100%;零星发生病虫害3971亩,发生率6.3‰,成灾率为0;组织群众零星防治作业面积3700多亩,防治率为100%;累计检疫调运木材31957立方米,竹材534吨,活树433株,石斛11吨,苗木调运32.85万株,复检木材800多立方米,检疫率100%;检疫苗圃面积10亩,苗木174.96万株。七是继续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全年完成沼气池建设433口,其中省级项目320口,其它项目113口;完成节柴改灶304座。八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得到强化,随着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宣传的深化,民众的保护意识加强,野生动物大量发展,野生动物肇事越来越多,全县有8个乡镇11个行政村,发生野生动物肇事200多起;发放野生动物肇事损失补偿金2.5万元,为受灾群众挽回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九是搞好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全县有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面积21.09万亩,聘请管护专职护林员82名,本年新聘集体林管护人员33人对72万亩集体林重点林区进行管护。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三岔河林区大娄子防火公路18公里和西山了望塔建设,启动了茂福后山了望塔建设。
【工业】2008年,梁河县工业总产值完成36442万元,比上年增29.2%(按现价计算,下同),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2498万元,比上年增1.7%,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944万元,比上年增长1.3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食糖47785吨,比上年减5.3%;酒精3897千升,比上年减9.9%;发电量17112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3.7倍;魔芋精粉4吨,比上年减少71.4%;原煤10241吨,比上年减少21.7%;锡精矿含锡量614吨,比上年增长8.3%;硅3145吨,比上年增长74倍;中成药161吨,比上年增25.8%;松香616吨,比上年减少27.3%;精制茶130吨,比上年增58.5%;工业产销率达100.2%,比上年增8.6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2008年,梁河县有非公经济户数2730户,比上年增10.6%;从业人员4683人,比上年增4.6%;营业收入73165万元,比上年增8%;全年非公经济注册资本金21466万元,比上年增12.73%;上缴税金3323万元,比上年增8%。
【招商引资】2008年,梁河县“发改”、“经济”等部门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主动寻找客商,借助“昆交会”及省、州组织的其他洽谈会等平台,宣传梁河经济、人文、资源等基本情况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热情接待外来投资者,做好跟踪服务。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188万元,完成投资42643万元;外来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33万元,上交税金194.5万元,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476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