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
将乐县是福建省三明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西北部,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共有135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17.3万人,县*驻古镛镇。
中文名称:将乐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福建省三明市
下辖地区:13个乡镇,135个行政村、5个社区
地理位置:位于福建省三明市西北部
邮政区码:353300
电话区号:0598
面积:2246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玉华洞、龙栖山等
*驻地:县*驻古镛镇
现任领导:县长池芝发
1、地理位置
将乐县
县境东西宽59公里,南北长71公里,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将乐山多地少,水系发达,耕地面积20.6万亩,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
2、历史文化
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县,因“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东越王乐野宫在是”,得名“将乐”,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七个古县之一。将乐是全国26个原*苏区县之一,朱德、*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
将乐人杨时是北宋著名大理学家,他被尊奉为“闽儒鼻祖”、“程氏正宗”,并为世人留下了“程门立雪”刻苦求学的历史典故;《李寄斩蛇》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将乐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擂茶、龙池砚、西山纸并称“将乐三绝”,均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擂茶广场“擂钵铜雕”和玉华洞导游图“玉华洞志”入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3、行政区划
辖6个镇、7个乡:
镇:古镛镇、万安镇、高唐镇、白莲镇、黄潭镇、水南镇。
乡:光明乡、漠源乡、南口乡、万全乡、安仁乡、大源乡、余坊乡。
4、人口民族
将乐县总人口16.7万人,县城人口约5万人。有1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9.82%。
5、自然资源
林业方面,有林地面积283万亩,林木蓄积量1690万立方米,毛竹林面积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1%,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和“中国毛竹之乡”。矿产方面,已探明的矿产有石灰石、煤、方解石、铅锌矿、萤石等36种,其中石灰石储量约10亿吨。水电方面,全县共开发水电装机容量24.37万千瓦。
6、交通网络
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福银高速公路的开通,形成快速便捷交通网络,经高速公路到福州、南昌250公里;在建的向莆快速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城郊设有客货两用车站;在建的三明机场距离县城仅40分钟车程,县委、县*精心谋划、持续运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7、旅游名胜
玉华洞
8、民风民俗
将乐擂茶
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擂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将乐擂茶源远流长,据考证,它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传入的。
擂茶用料讲究,制作独特。器具有:口径35厘米、内壁有辐射状纹理的陶制擂钵,一根70厘米长的茶树枝或白蛇藤作成的擂茶棍,捞滤碎渣的竹制笊篱等。擂茶的原料:以芝麻、茶叶、陈皮为主,并根据需要变换不同配料,如鱼腥草、川芎、藿香、凤尾草等。制作方法:将配制好的原料放进擂钵里,加些凉开水,两手握住擂茶棍,沿着钵壁有节奏地作惯性旋转,待钵内之物被擂成细浆,将滚烫的开水徐徐倒入搅泡,用笊篱滤去渣滓,反复研磨二、三次,一钵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
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据验证,常喝擂茶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是极佳的保健饮品。
将乐南词
将乐南词又称“八韵南词”。它的源头来自浙江的婺剧,由浙江的流浪艺人经江西传入我县,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将乐地方韵味的剧种。南词的道白采用“土官话”(将乐方言腔普通话)。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名。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乐器使用扬琴、琵琶、三弦、苏笛、京胡、二胡、板胡、云霄、笙、镜锣、铜鼓、渔鼓等。南词唱腔种类繁多,声腔齐全。除基本唱腔正板、紧板、北调正板、数板外,还有众多辅助唱腔,如弦索、昆腔、北叠、外调。完整的基本中还有曲头、曲尾及串子调等。
接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万物苏醒,大地充满了生机。春,在将乐人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城乡各地的接春风俗,寓意深刻,颇为有趣。
板凳龙
将乐县安仁乡的泽坊村每年正月十七有游板凳龙的习俗。原先不叫“板凳龙”,而称“桥灯”,游的是蛇而不是龙。那时的泽坊人以户为单位,各家自备一块二米长十公分宽的杉木板作为烛桥架,状如长条板凳面。每条烛桥上安2至3个斗,斗为木框,白纸糊面,斗内插蜡烛。木板两端各挖一个小圆洞,可用木棍穿洞连接。数百条烛桥连接起来在田埂上行走就像长蛇一样游动,甚为壮观。
9、经济情况
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97亿元,比2006年(下同)增长1.6倍,人均gdp接近6900美元;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65亿元,增长2.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增长3.2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增长3.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增长1.3倍。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五年翻番,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均水平与三明市主轴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追赶主轴的态势和成效更加明显。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从2005年全省第38位跃升到2010年全省第28位。
10、获得荣誉
获得*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县、科技进步县、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和省级平安县城、文化先进县、双拥模范县、卫生县城、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先进县、科技强警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推荐阅读